幽州落入齐昊手中之后,四州以齐昊为中心,开始了贸易通商,资源互相交集。

春耕夏种已经过去,兖州,青州两地的百姓到了收割的季节,日升而起,日落而归,虽然繁忙,可每一位百姓的脸上都有着光芒的笑容。

这是齐昊推行的农税十收四,极大的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让他们不再缺少粮食。

由此的代价便是,世家开始对齐昊表示不满,冀州城内的世家联合起来,背地里压低粮价,提高物价,就算老百姓家里拥有大量的粮食,想要换取生活必需品,也只能将粮食贱卖。

得知此情况的齐昊,一言不发。

世家本以为齐昊会大发雷霆,然后迫于世家的压力,最终改革政策。

可没想到的是,在秋收之后的第一天,一万大军对冀州开始了血腥屠杀,所有世家,无论男女全部屠杀殆尽。

这一招,直接让其余的世家,破口大骂齐昊冷却无情,为狼似虎!

齐昊表示谁在叫一声,他再派军队过去一趟。

顿时冀州城内的世家不敢在说话了。

冀州的百姓本来还对齐昊没什么好感,如此一来,直接让冀州百姓将齐昊拥护上台,还有甚者在家立了齐昊的长生牌。

幽州地区,收服时间太短,导致部分残兵败将时常骚扰幽州境内驻扎的曹仁士兵。

在上报给齐昊之后,齐昊下令镇压所有不服,这一次他要速通了,这个世界他待够了。

于是公孙瓒的残兵败将全部被驱逐出幽州。

手握四州的齐昊开始了招兵买马,明面发育。

一些诸侯觉得齐昊的威胁过于浩大,在袁术的号召下,结成四侯联盟。

这联盟之中,以袁术为首,刘表,吕布,陶谦三人为辅助,出兵四十万,以南阳汇合,涌入兖州。

在得知袁术率领四十万大军北上,攻打自己后,齐昊派出了夏侯渊,曹纯两名大将。

夏侯惇粮草急先军作为后援辅助。

齐昊一方出兵十五万,分别是两万骑兵,三千虎豹骑,三千铁甲军,十万步兵,搭配一千两战车,三十具投石车,弓弩手三千,斥候五百,盾甲兵一千,斩马军五百,斩首军一百,死士五十,后勤部队人数不等。

袁术这边,大将吕布,黄忠,吕公,张辽,高顺,纪灵,配合陈登,阎象,堋良等谋士坐镇。

带领四十万大军,弓弩手五万,骑兵七万,步兵二十五万,粮草后勤三万人。

从南阳出发,朝着兖州边境出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袁术联盟军,曹纯先是派出斥候观察着对方的动向,再将对方派出探查的斥候全都秘密杀死。

敌在明我在暗,借此在燕山,化了山,黄河一带形成埋伏。

夏侯渊派出一千骑兵,开着战车,拉着两千弓弩手,在燕山一带形成第一道埋伏。

这是南阳挺进兖州城内必走的官道,四十万大军想要绕远路容易耽误战机,走官道是最好的选择。

但陈登觉得应该另辟蹊径,选择另一条路前进。

双方的巧合瞬间使得夏侯渊的埋伏,没能奏效。

于是一千名骑兵带着战车拉走了两千名弓弩手。

在化了山一带,同样也设有埋伏。

只不过人数不多只有一千。

在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前进时,位于陶谦队伍的军队走了化了山一脉,遭受到曹军的埋伏,损伤七百余人,曹军在得手之后,立即撤走。

这让陶谦有些恼怒,想要追击却被陈登制止。

到了黄河一带,吕布的军队从长安的方向跨越过来,同样的也遭受了曹军的埋伏。

损伤四百人,算不上什么太大的损失。

不过这却让士气变得低落。

四十万大军耗费五天时间,来到了兖州境内的最边城,这里早就被夏侯渊肃清蔽野,寸草不生,还修建了一条护城河。

当袁术带领着他的军队来到了这里后,看到了守城的夏侯惇,城墙上还悬挂着曹的旗号。

旋即袁术下令纪灵带兵攻下这个城池。

紧接着陈登,陶谦的军队也来到了兖州的边城,这里守军是夏侯尚,在陈登的指挥下,仅仅两天便破掉了这座城池。

士气顿时高涨,反观袁术这边,攻打了三天三夜,夏侯惇一方仍在生龙活虎,袁术这一边的士气开始低沉。

综观全局,老将黄忠带领的刘表军队十分稳健的挺进了兖州境内,没有暴露自己的踪迹。

从而在半路截断了曹军的一处粮仓,一时间曹军层层败退。

就连守卫了三天三夜的夏侯惇也趁着夜色,向后收缩防线。

袁术的四十万大军齐齐挺进兖州城。

入夜,陈登左思右想都没能看穿齐昊卖的什么诡计。

四十万大军的粮草需求终归是太过于大量,于是袁术下令抢夺当地百姓的粮食,一时间大开杀戒。

陈登本想制止,可却被陶谦摇头阻止。

吕布一方在黄河受到阻击之后,心生不妙,在张辽的建议下,没有进入到兖州城内。

在半夜三更时刻,山火顿起!

无论是袁术的军营,陶谦的军营,还是黄忠的军营,全都燃起大火。

粮草全都烧毁,这让袁术大怒,经过调查才知道是当地的百姓放火烧的。

没有了粮食,推进受阻,只好原地休息等待着粮食的到来。

可没想到夏侯渊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终于是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他们趁着夜色,利用投石机,弓弩,随着袁术的阵营乱箭齐发,山石飞溅。

一个夜晚,袁术的盟军死伤无数,等想要追击的时候,夏侯渊又趁着夜色,藏身不见。

陈登出主意,打算挺进兖州城,攻打齐昊,这下他们想要躲起来也不可能了,只能出来正面迎敌。

但是这却被袁术拒绝了,没有粮草被拖久了,他们必败,袁术的自大,还骂陈登不懂计谋。

这让陈登劝说陶谦,退出盟军,离开兖州。

最终陶谦带着他的五万大军离开了。

袁术毫不挽留,在他看来,有没有陶谦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