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傅家倒了。

傅侍郎和焦国大将佐川将军勾结,铁证如山,皇帝震怒,当即收押了傅侍郎。

傅相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他教子无方,纵容傅侍郎犯下大错。

况且,通敌卖国,这是灭族的大罪。

傅相自然也不能幸免,直接被革去官职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整个傅家,问斩的问斩,发配的发配。

败落,只是一夕之间。

谁也没想到傅家会忽然就败了。

半年前,傅梓隽打了胜仗,皇帝在朝堂上大肆赞扬,直接将他破格晋升为五品昭武将军。

所有人都以为,傅家在全家文官后,又将出一位武官,前途不可限量,再延续百年都没问题。

可紧接着,京城就传出留言,原来那傅梓隽竟然是傅家已故长子的儿子。

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在跟着爹娘一起外出时,出了事。

傅家长子长媳身死,这位傅家长孙流落在外,至今都不知道他是傅家长孙。

也就是说,这位傅家长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傅家长孙。

只因为定亲的姑娘是永安王流落在外的重孙女,怕自己白身配不上她,所以在边疆发生大战时,毅然决然的投军。

一为自己博一个前程。

二为能配得上心爱的姑娘。

这个传言在京城传开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不相信傅侍郎可以做出这种事。

可皇帝都亲口说的,那位昭武将军是傅家长孙。

就等于是确认了傅梓隽的身份。

可整个京城的人却都不知道这位傅家长孙的存在,这么一看,传言似乎真有那么几分可信度。

就在这时,永安王府也传出消息。

他们王爷的亲孙女找到了,亲孙女育有一子一女,女的叫白薇薇,未婚夫正是那位昭武将军。

这下子,传言又更可信了。

然后又有人去韩家打探。

毕竟谁都知道,永安王的孙女,那是已故永安王世子和已故世子妃韩家小姐韩巧巧的独女。

这消息要是真的,韩家肯定也知道。

可从韩家打探来的消息,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韩相爷甚至已经在去年秋就去了永庆府和那位亲外孙女相认了,如今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甚至,永安王和韩相爷还没回来,就已经给皇帝递了折子,求皇帝给昭武将军和他们的重孙女白薇薇赐婚。

这时候,大多数人已经信了。

可毕竟还没有真凭实据。

直到傅侍郎被抓,他供出了所有的事情,包括他对大哥大嫂下杀手,对亲侄子傅梓隽下杀手的事。

整个京城都震惊了。

就在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件事震惊的时候,皇帝却犯难了。

在他的面前有三封信。

一封是永安王的,一封是韩老相爷的,一封是他的亲弟弟七王爷肖景越的。

三封信中的内容都相差不大。

其一,求给昭武将军和永安王重孙女白薇薇赐婚的。

其二,求给七王爷和永安王孙女苏晴赐婚的。

另外就是他们分别为此事做出的让步。

永安王说他老了,干不动了,想把王位传给重孙白玉竹,同时求陛下收回他手中的苏家军虎符。

而白玉竹只有十二岁,在乡下养大,似乎并没有什么本事。

这样一个小娃娃,继承王位后,对皇室的威胁会更小。

韩相爷的让步就更简单了,只一句话,他老了,干不动了,现在喜欢上了白鹤村的那一亩三分地,如今回京只想看着外孙女和重孙女都成亲,然后他就去白鹤村种地。

言下之意,朝中的任何事情,他都不会再过问了,韩家他也不过问了。

至于肖景越,他只说了一句,“皇兄,皇弟是真心喜欢她的,想带着她到处游离,求皇兄恩准。”

言下之意,他成亲后不会呆在京城,不会参与到他的那些皇子们的争权夺利之中。

皇帝看着面前的这三封密信,神色凝重。

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去调查永安王和韩相爷在白鹤村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肖景越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就连傅梓隽也在他的调查范围之内。

而永安王和韩相爷之所以在回京之前就将这密信递给皇帝,也正是给他时间调查。

皇帝多疑,这是历届所有皇帝都有的毛病,皇帝当的越久,毛病越深,当今皇帝在位三十年,这毛病已经深入骨髓。

只有他自己调查到的东西,他才会相信。

可他不知道,他调查到的有多少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

在永安王和韩相爷写信给他之前,就做好了一切安排。

果然,在永安王等人到达京城之前,皇帝查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对于这三封信所恳求之事,也有了安排。

傅家倒了,按理说和傅家有血缘关系的傅梓隽也应该受到影响的,可是他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整个军中以及整个朝堂都知道傅梓隽的存在,知道以他这次大战中所立功劳。

这种情况下,若还因傅家之事问责于他,怕是会引得军中之人自危。

而且,傅梓隽和傅家的恩怨已经传的纷纷扬扬,在所有人都知道傅梓隽是被傅家抛弃甚至恨不得他死的情况下,再被傅家连累,也着实不妥,可能很多人都会为他求情。

如一路提拔他上来的张将军,以及军中那些看着他一场场战役下来,战无不胜的其他将领们。

再就是永安王和韩家。

他们可都在求他这个皇帝赐婚了。

只不过,他是皇帝,不能被臣子牵着鼻子走。

于是,这件事暂时被压了下来。

时间一转到了四月中旬。

白薇薇等人终于到了京城,看着和记忆中一般无二的京城,苏姥姥和苏姥爷老泪纵横。

几十年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他们终于在活着的时候,将小姐送回了这个她本就该呆着的地方。

永安王府和韩家以及七王爷府的人早在城门口等着了。

远远看到车队,三家人连忙就迎了上来。

出门一趟,他们回来的第一时间自然是要回自己府上,然后梳洗后进宫面圣的。

只是,在回府之前,两位老人家的目光齐齐落在了苏晴一家三口身上。

“先跟我回韩家吧。”

“先跟我回苏家吧。”

于是,三家来接人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苏晴三人身上,全都眼睛一亮。

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小姐,小小姐(孙小姐)和小少爷(孙少爷)啊。

原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王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