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版图的西南处,便是四川省与贵州省。

自四川叙州府叙永县向东而行,越过永宁河畔便是永宁土司的辖地了,因与贵州省接壤,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国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此地设立\"永宁宣抚司\",隶属于四川布政司所管辖。

天启元年,世代居住于此的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趁着辽镇局势崩塌,中枢无力他顾之时,自称\"梁王\",同样起兵叛乱。

经过数年的功伐,在四川巡抚朱燮元的运筹帷幄之下,四川境内的叛乱被基本肃清,\"梁王\"奢崇明也在兵败之后,与其子奢寅仓皇逃至贵州水西土司的辖地,受水西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的庇护。

而四川巡抚朱燮元在上奏朝廷,经由大明天子朱由校允准之后,便废黜\"永宁宣抚使\",将此地并入四川叙州府。

为了能更方便的掌控全局,四川巡抚朱燮元便力排众议将\"巡抚衙门\"临时搬迁至永宁,与虎视眈眈的水西土司安邦彦彼此对峙。

尽管四川战火已是被悉数扑灭,但在贵州传承了千余年之久的水西土司却是不甘寂寞。

就在去年春天,野心勃勃的安邦彦才刚刚派兵攻占了贵州绝大部分疆土,并使得官员们损伤惨重,贵州巡抚王三善以身殉国;今年正月,三省总理鲁钦在陆广河一带遭受埋伏,双方混战一番过后,各自鸣金收兵。

为了能够尽快平定这场波及整个西南大地的叛乱,经由贵州巡按傅宗龙上奏,朝廷最终决定于三个月前在贵州遵义设立总督府,由四川巡抚朱燮元担任,并节制四川,湖广,贵州,云南等五省军务。

所有人都知晓,这场波及四川,贵州,乃至云南等多个省份的叛乱,远没有结束。

...

...

总督衙门,因为是在此前\"知府署衙\"的基础上临时改建而来,故此无论是规模亦或者规格都远远不如其余的巡抚衙门那般阔气,并且布局上也与中原传统的风格颇为不同,极具当地的彝族特色。

署衙官厅正中,年近六旬的四川巡抚朱燮元身着绯袍,下首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十余名文武官员,其中武将一侧,竟然坐着一名身穿甲胄,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的妇人,与场中的男子显得格格不入。

\"诸位,\"清了清嗓子,四川巡抚朱燮元将手中七彩绫分段织成的圣旨搁置于一旁,转而将目光投向官厅众人。

\"敢问总督大人,天子何意?\"闻声,坐在右侧武将首位的魁梧壮汉便是骤然起身,拱手朝着上首的朱燮元问道,言语中隐隐有些忐忑。

自天启元年,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自称\"梁王\"起兵叛乱以来,西南各地的土司皆是蠢蠢欲动,而在贵州传承了千余年之久的水西土司更是同样起兵,水西大长老安邦彦自称\"罗甸大王\",与安邦彦守望互助。

在总督朱燮元的努力之下,朝廷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四川的叛乱,并与水西叛军彼此对峙。

这水西土司的历史足以追溯到汉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余年的历史,实力远非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能够比拟的。

大军眼下的当务之急应当是以休养生息,逐步安抚贵州境内其余土司为主,坐镇京师的天子可千万别给予求成,催促他们尽快出兵,否则便会使西南局势愈发崩坏。

\"无事,\"像是猜到眼前心腹爱将心中所想一般,被众人紧紧注视的朱燮元便是轻轻摆了摆手,主动解释道:\"天子并非催促我等即刻兴兵。\"

不待官厅中其余众人出声询问,总督朱燮元便又紧接着说道:\"天子于圣旨中叮嘱我等,水西夷人生性狡诈,畏威而不怀德,叮嘱我等不要因为其主动势弱便放松警惕。\"

言罢,偌大的官厅顿时鸦雀无声,在场的文官武将均是面面相觑,就连上首的朱燮元也是面露狐疑之色。

战机稍纵即逝。

就在五天之前,盘踞在鸭池河以西的水西叛军主动派人与他们接触,声称水西大长老安邦彦愿退回老寨,上书向朝廷请罪,并替朝廷功伐其余虎视眈眈的土司。

在场诸官员与水西叛军打过无数交道,自是知晓叛军此举不过是欲盖弥彰,在麻痹朝廷的注意力罢了,但远在三千里外的天子怎会知晓水西叛军会有如此之举?

\"天子圣明,水西夷人畏威而不怀德,大人切勿放松警惕。\"就在众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一道相比较男性粗重嗓音而言,略显尖锐的声音便是在官厅中响起。

放眼望去,正是由官厅中唯一妇人所言。

见得此人出面,在场武将均是下意识的挺直腰板,以表尊敬,就连上首的朱燮元也是轻轻颔首:\"秦淑人所言不差。\"

眼前这妇人名叫秦良玉,乃是上任石柱土司马千乘之妻,在马千乘亡故之后,秦良玉代掌夫职。

天启元年,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起兵叛乱,先攻泸州再克叙州,一路上可谓所向披靡,兵锋直至四川核心,成都府。

值此关键时刻,四川诸多土司皆是按兵不动,唯有这石柱土司秦良玉毫不犹豫,率领麾下狼兵,紧急驰援成都。

在秦良玉麾下狼兵的帮助下,成都府数十万军民百姓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并为朝廷援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经此一役,秦良玉名声大噪,而其麾下的狼兵也被称之为\"白杆军\"。

\"既如此,便传令军中夜不收,时刻注视水西叛军动向,大军就地屯田,以待将来。\"见众人都没有意见,总督朱燮元便是不假思索的命令道。

\"遵令。\"

不多时,整齐划一的附和声便是于官厅中响起,随即伴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刚刚还有些喧嚣的官厅便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上首的朱燮元愣在原地发呆。

沉吟少许,朱燮元转而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有些褶皱的书信,脸上的表情愈发深邃。

除了他刚刚当众宣读的圣旨之外,天子还专门给他下达了一封\"中旨\",但内容却是令他有些茫然。

无关西南战局,而是与他个人有关。

天子于\"中旨\"中叮嘱,若其家中发生\"意外\",无需向朝廷请旨,可直接\"夺情\",继续履职。

好巧不巧,半个月前,其浙江绍兴老家刚刚飞书一封,言称其老父近些时日生了一场大病,身体欠佳...

...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明史·秦良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