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明肱骨〔下〕
见身后的熊廷弼沉默不语,心中忐忑的曹化淳也是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嘴唇,按照脑海中几乎有些模糊的记忆,规规矩矩的引起路来。
他幼时因家境贫寒,出于生计,被迫入宫,仗着有些小聪明,很快便被选拔入"内学堂",接受教育,并得到了彼时太子心腹大伴王安的赏识。
靠着这层关系,他与彼时的"皇长子"朱由校也积攒了些许主仆之情,按理来说当是前途无量。
只可惜随着当今天子继位,更善于攀炎附势的"魏忠贤"靠着奉圣夫人的关系,很快便取得了天子的信任,并将王安迫害致死。
作为王安亲手提拔的心腹,他也遭受牵连,被发配至南京孝陵,给太祖爷守墓。
本以为此生再难回到京师,却不曾想数日之前,天子一则"中旨"将其召回京师,并直接令他取代已是"畏罪自缢"的司礼监掌印王体乾,掌管司礼监,一跃成为宫中首屈一指的大裆。
至于他为何对身后的熊廷弼这般"礼遇",一是对其近些年所遭受的"冤屈",心中有些不忍;二便是因为天子的态度。
自他昨日清晨入宫面圣以来,天子可是不止一次提及身后的熊廷弼,言辞中满是懊悔及愧疚。
他们宦官作为"天子家奴",本就最为善于揣摩圣意,遑论天子的态度表露的如此明显,他岂敢有半点怠慢。
这位深陷牢狱两年有余的熊大人,十有八九要官复原职,重掌辽东了。
...
...
"熊大人.."
约莫半柱香过后,待到一行人即将穿过偌大的皇极殿广场,行至象征着内廷所在的乾清门的时候,曹化淳的脚步便是为之一滞,随后便声音颤抖的低喃道。
闻声,同样是心事重重的熊廷弼也是错愕抬头,下意识的顺着身旁宦官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得饱经沧桑的乾清门下,早已立着一道颇为消瘦的人影,其身后还跟着一群宫娥内侍。
无需多言,这道消瘦人影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
呼。
长出了一口气,平稳了一下略显急促的呼吸,身高七尺有余的熊廷弼下意识整理起身上凌乱的衣裳,随即便是疾步朝着乾清门而去。
也许是注意到了熊廷弼一行人,原本立于乾清门下的消瘦身影也是领着身后的宫娥内侍们,主动迎了上来。
待到双方相距不过十余步远的时候,胸口剧烈起伏的熊廷弼便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脸凝重的叩首道:"罪臣熊廷弼,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此前在宫门外等候的时候,熊廷弼曾在心中做过无数次设想,天子或许对其以礼相待,但也没有料到竟如眼下这般亲自出迎,且提前等候在乾清门下。
须知,这乾清门距离大明权力中枢所在的乾清宫,尚有一段距离。
望着熊廷弼这张憔悴不已的脸庞,及其脖颈处隐隐露出的红痕,一身常服的朱由校不由得瞳孔一缩,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喉咙却干涩不已。
"熊卿,你受苦了,是朕的不对。"好半晌之后,朱由校才幽幽一叹,一脸认真的追悔道。
依着自己脑海中的些许记忆碎片,自己的前身对于熊廷弼此前之处境并非毫不知情,只是朝中党争日益焦灼,心灰意冷之下,索性对其不管不问。
"臣,不敢当.."
听闻耳畔旁响起的声音,熊廷弼魁梧的身躯便是为之一滞,胸口也是剧烈的起伏起来,好半晌之后,方才缓缓抬起头,有些涩然的回应道。
在两年多的牢狱生涯中,他内心经历过无数曲折,曾悔恨过,曾愤恨过,也曾心灰意冷过。
但此刻,望着眼前大明天子这双真挚的眼睛,熊廷弼只觉早已波澜不惊的内心为之一颤。
两年多未见,曾经"任人唯亲",毫无主见的天子好似有些不一样了。
"尽管时隔多年,但朕还清楚的记得,当皇祖父听闻老酋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正式于辽东起兵时,率先想到的便是熊卿,只是朝中东林从中作梗,这才没有第一时间起复熊卿,以至于我大明精锐于萨尔浒之战中损伤殆尽。"
"甚至皇祖父在临终之际,还不忘叮嘱先皇和朕,平辽东者,非熊卿莫属。"
"朕只悔恨昔日懵懂无知,误信谗言,猜忌熊卿,令我大明肱骨平白遭受了如此冤屈。"
"倘若皇祖父泉下有知,怕是要好生责骂朕这个不孝子孙了。"
深吸了一口气,身着常服的朱由校略有些颤抖的伸出双手,在身旁内侍惊愕的眼神中,亲自将满脸激动的熊廷弼搀起,并且很是惆怅的喃喃道。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朱由校扪心自问,假若是他由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骤然沦为阶下之囚,且朝中官员为了掩盖"东林"无能的事实,将辽东局势崩塌的原因尽数推到自己的身上,平白遭受了两年多的冤屈,绝不会因为天子的几句"宽慰"便感恩戴德。
并且朱由校虽然贵为大明天子,但与眼前的"肱股之臣"并无太多君臣情谊,纵使想打"感情牌",也无从下手。
故此在等待熊廷弼进宫面圣的路上,朱由校便决定抬出撒手人寰多年的"皇祖父",借此消除与熊廷弼之间的间隙。
果不其然,当听闻朱由校提及"皇祖父"字眼的时候,本就呼吸急促的熊廷弼眼神愈发柔和,眼眸深处的冰冷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着。
作为御极四十八年的大明天子,万历皇帝或许因为常年不上朝等缘故,引得朝中大臣颇有微词,被冠以"怠政"等形象。
但对于他熊廷弼来说,万历皇帝却对他拥有莫大的知遇之恩,并且在其担任辽东巡抚,总督辽东军政大权之后,始终信任有加。
自"萨尔浒之战"过后,他被临危受命,紧急擢升为辽东巡抚,至万历皇帝撒手人寰之前,任凭朝中御史言官对其百般弹劾,可其地位始终固若金汤。
此时听闻昔日的万历皇帝在知晓女真老酋努尔哈赤建国称汗的第一时间,便打算起复自己,熊廷弼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下意识的望向万历皇帝陵寝所在的方向,喃喃自语:"陛下,罪臣无能,辜负了您的信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