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夫子
几个弟弟们既然已经来了。
把学堂得事情要赶快搞定了。
无论几个男孩子这一晚上是如何的激动的,第二天一大早桃花就带着县太爷给的举荐信带着一串小朋友去了县学的学馆。
学馆的馆长是县令大人的老熟人。
看到县令大人的举荐信的时候还是有点吃惊的。
毕竟他的这位老友,家境富裕,这就导致了他不可能为了一点点的好处就随便接受别人的好处。
自从他来了这堰平县,很少能有人真正的走关系走到他那里去。
所以此刻看着手上的老友的亲笔举荐信,他原本是准备让人安排下去的。
想到此处,他决定见见这几个孩子。
想看看他们身上有什么值得他这个老友特别关照的。
桃花哪里想到不过是县令大人的几封举荐信而已,竟让人带着她们七拐八拐的进了学馆后面的一处院子,见着了一个留着美髯的帅大叔。
桃花他们不觉得,而眼见他们进来的方成阅确是感受到了点不同。
按理说他在这个学馆任馆长已经很多年了。
见过的学生少说也有几百号人了。
可进来这几个孩子,包括前面的女孩子身上都有一种不一样的精气神。
特别是走在第二的男孩子,身上是少有的中正平和,一般这种会在年龄大一点的年轻人身上出现比较正常。
后面两个虽然眼神活泛,看似好奇,却没有初见夫子时的紧迫感。
这几个孩子身上都很放松。
放松?
按理说他执教了这么多年,虽然没有秦教员那般的面容严苛,可平日里路过他的学子们可都是捏着嗓子跟他说话的。
就是那最皮的孩子看到他也是会缩缩脖子的。
而这些孩子身上没有。
他们和他之间就好像是平常人,是平等的关系。
其实这一点桃花自己都没发现,不管是工坊的婶子们还是买来的乔大乔二,或者是李东他们这些原来的乞儿。
在桃花家里的氛围就是放松的,包括家里的下仆,有客人的时候桃花让他们礼貌一点,平日里家里就那么几个人,事情做完就可以休息。
李长水和孙氏都不是那等苛待别人的人,因此她家的工作氛围很轻松。
反而这种状态下,大家都把李家当成了自己家。
工作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
对于李家这几个孩子,大家是真的喜欢。
青木几个学堂放学回来后,陪玩的人大把。
大家都没将对方当成外人。
工坊里的婶子们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是熟人。
这就造成了青木几个待人一视同仁。
包括陈家沟学堂的夫子。
平日里和夫子之间尊敬有加严肃不足,导致了他们以为所有的师生之间关系都是这么轻松的。
而这一点也是方成阅诧异的原因。
至于沉稳?
自从上学堂以后,几个小的还真是日渐沉稳。
家里的事情不用他们操心太多,可该知道的事情他们都知道。
这个家以后是要几个男孩子撑起来的。
桃花可不想让他们变成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
旬假的时候桃花会让他们下地去干点活。
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锻炼一下身体,另一个也是为了让他们知疾苦。
这一点李长水虽然没有和桃花商量过,可他俩默契的一起施行了。
这也就导致了青木几个身上的气质如此的与众不同。
桃花没有阶级之分,所以其实三个弟弟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因为她。
一个转脸的功夫夫子心里暗暗点头。
桃花几人一无所觉。
先行给夫子施完礼后,得到允许,几人分次坐下。
见他们如此出众,本来就是单纯的见一见人的方成阅忽然想见识一下他们的才学。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桃花在边上喝茶,四个小的在下边、考试。
桃花把这次测试当作入学考试,其实在夫子心里,已经收下他们了。
只不过他们几个年龄不一,刚好也想见识一下他们的功底如何。
毕竟桃花刚刚介绍的时候说过了,四个里面有三个都是去年才入学的。
可他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去年才读书的人。
这让方馆长更加好奇了。
说是测试,其实是方馆长正在出的学堂放假前的阶段测试试卷。
学馆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阶段。
按照年龄和学阶划分。
他拿出来的卷子是乙班的卷子,难度是有的,在他心里预估,几个孩子能做出来一页已经不错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这会儿他已经看到三个孩子都翻了一页了。
爱才心切的他有点坐不住了,看了看那边的小姑娘不吭声,他轻咳了一声,站起来去了下面。
桃花心里是一点都没有意外。
毕竟上辈子考试的时候谁还没见过老师站边上看过呀。
桃花今天带他们来的时候心里就有准备要被考。
昨天提过一嘴就没再说了。
反正考试的事情她帮不上忙。
桃花这边心大,那边的方成阅心里就是诧异了。
不是说几个孩子去年才入学吗?
他考的知识点已经是有点深的了。
可他下来转这一圈发现,除了那个最小的,其他的三个真的在答题。
而且答得还不错。
最小的那个虽然还没答后面的题,可前面的题但凡他答了的,都是正确的。
这个正确率说明他的基础掌握的非常牢固。
那几个答到第二页的他没细看。
可最小的都这么厉害了大的几个必然是不会差的。
想到这里,他就有点按耐不住的高兴。
恨不得把这几个孩子都收作弟子。
当然,他也就那么一想,若是真的把这四个都收了,那他会被秦玉那老头子给念叨死。
关键是念叨他还是可以忍受的,可他那张冰块脸,一直跟着的话,他觉都睡不好。
虽然不能收入门下,可他们几个的去处,他心里已经是有谱了。
在一旁喝茶的桃花自然不知,就这么短短的一瞬间,弟弟们的前路馆长已经安排好了。
她只是等几个弟弟把试考完以后,得到夫子后天来上课的答复后就带着人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