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五天,终于看到了前方丰州的界碑。剑侍转身对着一袭白衣的李广元说道:二公子,已至丰州境内。丰州位于大承的东南方向,此去南方必过驰州,因为丰州阻断了南方诸多小国迁向东面的可能性,且靠近毗邻大海,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因为东西方向都有大承城池的阻挡,掐灭了南方诸多小国继续壮大的可能性,因此南方诸国对抗野心勃勃的大承的唯一方式便是联合起来。然而,几年前的失败让一切功亏一篑。不少反贼乘船出海,劫掠过往的商船,大承也一直派兵剿匪,但收效甚微,最终只能为出海的商船提供一段路的护航,多数情况也只能是商队自己花钱请江湖高手坐镇,进行贸易。
进入丰州,地势平坦。很多耕地相连,大承的粮食三分之一便是从这里产出。平整的官道上,尽是来来往往的农人。此时正值秋收,农活繁忙,不少小孩子在田地里追逐打闹。周边村庄林立,不远处,一座城横亘在前。高耸的城门前写着“粮城”二字,城门口进出的都是些商队。再过一段时间,丰州各处的粮食便要大丰收了,商队早些过来,提前打点关系,以便到时能顺利的买上粮食。通过城门口士兵的盘查,二人终于是进了城。顺着主路没走多久便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只见前方的一个客栈,进进出出好不热闹。二人对视一眼,牵马向前走去。待至楼下便见招牌上写着“来福客栈”四字,招呼小儿将马安置,二人便抬步进入。此时正值中午,客栈基本上座无虚席,李广元扫了一眼大都是穿着锦罗华缎的商人,有几个拿着武器,面色严肃的江湖人士应该是他们聘请的保镖。一个店家伙计连忙上前,招呼二人在角落的一桌坐下后热情的问道:二位客官需要点什么?剑侍开口道:你们这儿有什么特色菜吗?店小二挠了挠头道:不好意思客官,粮城小地方。吃的都是些面食。要说特色嘛!咱店里的阳春面倒是在附近有点名头。说罢,笑眯眯的看着剑侍,剑侍看向李广元,见李广元点头后说道:两碗阳春面,记得份量要够!小儿一声好嘞随后对着柜台前的掌柜吆喝道:两碗阳春面,大份的!说罢,连忙招呼其他客人去了。见小二离开,剑侍转头向李广元问道:二公子,需要在这里住一晚吗?李广元微微思索后,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小二端着两碗阳春面笑容满面的过来,笑道:客官,您要的阳春面!放下后刚欲离开,却被剑侍拉住问道:小二,我们今晚需要借宿一宿。你们这儿还有空房吗?店小二笑着说道:巧了,客官。我们这正好还剩两间空房,不过条件一般,两位要是不嫌弃的话...剑侍抬手打断了店小二的话,问道:总共多少钱?小儿面色一喜,笑道:客官,您稍等。说罢脚步轻快的跑向柜台,不一会便回来说道:客官,两间中等客房,总共一两银子。剑侍掏出一两白银放桌上后,二人便吃了起来。不一会儿,连汤带面便已经下肚,李广元取出袖中的手帕擦了擦嘴,看向剑侍。剑侍点头后二人起身便向楼上走去,小二见此连忙上前带路。片刻,二人便到了三楼。在离楼梯不远的地方,小二掏出钥匙打开了两间客房的房门。看着有些简朴的房间,剑侍皱了皱眉,走了进去。扫了一眼后除了一张桌子,一张床,一张板凳,便没有其他东西了。不过倒也打扫的干净,看到李广元点头后,剑侍对小二点了点头。小二嘱咐了几句城内宵禁的时间和几个比较出名的地方后便离去了。
李广元进入屋内,打量着一切,片刻后来到窗户旁边打开了窗户。顿时一阵清新空气进入,剑侍紧缩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问向李广元:二公子,要在城内转转吗?李广元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就这样站在窗前看着街道上来往的人群。不一会,天便阴了,雨点也随至。街上的行人少了很多,不时匆匆走过几个打着伞的行人。就这样到了傍晚,雨终于停了,李广元仍然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剑侍已经关好了另一间房门回来后,静静的站在李广元身后。
又不知多久,李广元终于回头看了一眼剑侍,剑侍笑着说到:二公子只管睡觉不必在意,我守在这里就行。李广元沉吟片刻还是坐在了桌前,示意剑侍坐下后。用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写道:你叫什么名字?剑侍笑着回道:二公子叫我剑一就行。李广元看了看剑一,继续问了问剑一来自哪里?啥时候在剑心湖学习?怎么成为了剑侍?这几个问题。剑一看着桌上的字,沉吟了半晌后笑着回道:我生在西边的一个村子里面。小时候只能帮家里放牛,干点农活。村里的几个比较富有的孩子总是跟我们讲江湖上的故事,那时的我和现在的公子你一样对江湖充满了向往。但是奈何家里穷,比不得公子家,一直没机会去江湖。十岁的时候母亲离我而去,直到我十六岁父亲卧病在床,家里只能靠我一个人养活。那时我也算能吃苦、力气大,村里人都愿意给我一份活干,也算是能养活住父子二人。但是随着我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村里的郎中已经治不了了。我无奈只能卖了家里的老牛和新生的牛犊。攒了点钱准备去附近的县城中寻个好大夫开个方子治好我爹。说到这,剑一顿了顿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可是我爹不愿意让我浪费这些钱。说对不住我,没能赚到钱现在还成了病秧子,连累了我。让我拿着这些钱去江湖上走一走,看看能不能闯出个名堂。那时的我哪里肯听爹的话,还是拿着钱去了城中。待我拿着药高兴的回家后却为时已晚。安排完我爹的后事,我便卖了宅子进了城里寻了份打铁的活计。那老铁匠看我性格敦厚便教给我一门呼吸的法门,顺便教了我几套拳法。四年后,我也算是迈入了武夫的行列,老铁匠也让我去别处寻求更广阔的天地。靠着四年的积蓄,向东在一个城内进了镖局。接触到的高手越多,我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了。又三年,在接了一趟去风波城的镖后,行至半路遭遇了一伙劫匪。镖队的人拼死反抗,奈何对方人多势众,还有三个功法怪异的高手坐镇,最后全都战死剩我一人。刚欲上前拼命,却不想被赶来的一队剑心湖师徒所救。几个照面便干净利落的解决了那一伙劫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剑如此出神入化,被深深震撼到的我都忘了自己当时身负重伤。不时便昏迷过去,再醒来时已至风波城内。总镖局已经派人将镖物安全送到,而我被剑心湖众人所救后送到了风波城内。这件事后我才察觉到或许找到了一条属于我的正确的路。之后,我便写信离开了镖局,去往了向往不已的剑心湖求学。
说完,看向目光有些闪动的李广元,只见李广元伸手想写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动作。等了一会儿,剑一又缓缓说起了在剑心湖内求学的日子,因为年纪不小了,还走的武夫路子,不被剑心湖教习的老师看好。但是剑一仍旧坚持练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被当时的湖主谢清看中,重点培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剑侍。说完,转头看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沉沉睡去的李广元,剑一淡淡一笑将李广元抱到了床上,盖好被子。肚子来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黑夜喃喃道:我这一生只相信一个道理’勤能补拙’。话罢,看着窗外的黑夜,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中年人的面庞上坚毅已经褪去,只留下了无尽的苍凉。
翌日,天还没亮,李广元便醒来。二人匆匆收拾后便继续出发前往丰州的州郡“丰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