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谢倾心呆呆的看着眼前穿着朝服的李青禾,片刻后轻道:王爷该去上朝了。李青禾笑了笑上前亲了亲谢倾心的额头,就被谢倾心催着出门了。太和殿门口,一堆堆的权贵围在一起小声商讨着,声音突然停住了,为首的首辅和镇南王向后看去,一袭蟒袍的平凉王出现在了众人视野中,行至百官间,微微让出一条路,随后各自拱手说着恭维的话,平凉王一一点头,走到了镇南王身旁。首辅扭头问道:你要留在京城?平凉王回了个嗯。随后说到:王公不必担心边境,大承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将军。听罢,王应明便点了点头闭目养神了。倒是镇南王道:书齐,昨晚与内人商量后,若日这次弟妹生个男娃,我们两家便结个亲家,如何?平凉王并没有急着答应,而是说道:大哥不是总说谁要是勾搭你女儿,便要打断他的腿吗?我可不敢让自己的孩子遭罪。镇南王急道:书齐,要是你孩子,那便是我侄儿。我怎能做出这般事。平凉王笑了笑道:大哥啊,我觉得嫂夫人说的挺有道理的。孩子的事还是得孩子自己选择,再说若是男孩,也得是七公主优先啊。说完便不理镇南王了。这话倒是堵的镇南王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旁边的王首辅微微一笑。此时韩公公推门掐着嗓子道:诸位大人,进殿上朝吧。随后百官鱼贯而入,各自站好。向皇帝请安后便开始朝会。朝会的内容也和平常差不多,在给李青禾加官进爵后,光武帝下诏以后平凉王上朝可不必行跪拜之礼。此事倒也只有礼部的象征性的出来反对一下,就定了下来。随后就是各个部门对这次大战的损耗报告。随后商议了北凉三城的规制和建设。随后又是各部的小问题。待到商议结束后,坐在上方的光武帝说到:朕欲对战死的将士追加奖赏,诸位觉得该怎么办?沉静片刻后,首辅站出来说到:陛下,我大承向来以武立国。对这些战死的将士奖赏要从长计议,切不能寒了众将士的心。待光武点点了点头后又说道:臣以为,首先这些将士们的名字由各郡昭告,后主持操办后事。后可以陛下的名义下诏书追加一笔抚恤金,各自进一爵位,可世袭三代。每月的俸禄随敲定的爵位而定。光武帝听后微微点头后看向平凉王道:平凉王觉得如何?平凉王拱了拱手道:全凭陛下定夺。光武帝听后说道:好,王公所言正合我意。不过朕要各郡各城皆立石碑,分别刻上其郡战死将士的名字和爵位,以告天下。闻此,大臣们都做礼道:陛下圣明。随后光武帝道:朕还有一事请众爱卿商议。平凉王此次回京后便留在京城里了。我大承可有能才去西北替朕守住三城啊?顿时朝堂上议论纷纷,有劝平凉王回西北的,有推荐镇南王的,有推荐各个王爷的。待到议论声停下后,光武帝说到:众爱卿不必着急,两日后朝会再议此事,平凉王留下,今日朝会就到此吧!随后摆了摆手。韩公公喊了声退朝后,百官皆报礼退出,只留李青禾在此。光武帝缓缓道:韩公公,你也退下吧。待韩公公躬身离开后,光武帝走下龙椅,行至台阶下,扶起了还报礼躬身的平凉王,道:书齐,此地就你我二人,不必多礼。平凉王无奈笑了一声刚想说话,却被光武帝抬手打断了。便听光武帝说到:这次去西北的将领,你可有人选。平凉王沉吟一声道:恕臣直言,自陛下登基以来,只有镇南王帅十万大军平定过南方小国的趁乱反叛。其余大将军要不镇守边疆,要不已偏安一隅多年,或许只有镇南王能担此重任。。光武帝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事需要你替朕暗中去办。平凉王想了想道:陛下所言,莫非逝者江湖。光武帝笑着点头,又听平凉王道:陛下若是想把手伸入江湖之中怕是会激起千层浪啊!光武帝正色道:江湖水深,只可徐徐图之,这件事不着急。随后缓缓道:听说天机阁的人也没有算出你的孩子究竟是男是女?平凉王苦笑了一声回道:确实如此。光武帝笑道:倒是个奇儿。随后又说:朕的小七生的倒也可人,你觉得怎样?平凉王拱手道:七公主自然天生丽质,只是儿女的事我这个当爹可做不了主。光武帝听后微微皱了皱眉道:也罢,就随你吧。今日就到此吧。平凉王拱了手道:臣告退。光武帝微微点头,平凉王便转身出了大殿。出了门,便看见挺多官员等在外边,首辅上前道:你与陛下推荐了何人?平凉王叹了口气道:陛下怕是自有决断。听后,顿了一下,首辅嗯了一声便转身回去了。镇南王急忙上前道:我女儿的事考虑的怎么样了,你可别糊弄大哥我了。看着镇南王认真的神色,平凉王叹了口气道:方才陛下与我说七公主的事,我也是同意的回答。镇南王苦了苦脸道:书齐,这是何必呢?平凉王缓缓回道:以后大哥就明白了。说罢便抬步往前走了,镇南王也跟了上去。其余的官员又是一阵恭维。平凉王点了点头后与镇南王并肩走了出去。路上不再提结亲的事后,两人倒是有说有笑的,谈论着这几年朝上发生的事情。直至上了马车,各自回家去。到家后已到吃饭时间,只见餐桌上摆满了六七道菜,都是李青禾爱吃的。看着桌子上的菜,李青禾哈哈大笑着坐在了凳子上,却被闻声进来的谢倾心赶去换衣服了。少顷,饭桌上李青禾、谢倾心、李广成、老杨头、谢春燕坐在了一起吃起了饭。最活跃的当属李广成,看着一桌子饭菜,说来可笑平时最多也就四菜一汤,李广成还从未见过这么多山珍海味。谢倾心给李青禾各夹了几个菜后,开始夹菜小口吃起来。李青禾吃了几口饭后放下碗筷说道:陛下想让我插手江湖之事,老杨头你怎么看?老杨头放下碗筷沉吟了一会回到:皇帝自然有皇帝的一股江湖势力,王爷若是也想培养自己的势力,当年暗中跟着王爷去了江湖的几个小子倒是可以用起来了。谢倾心也放下筷子皱眉到:夫君,你也知道江湖可是一滩浑水,一不小心便会淹了自己。夫君若是执意如此,我可让其他的三位剑侍回来,只是以后是明是暗就不好说了。谢春燕也道:我与其他三位剑侍守护了小姐多年。其他三位并未在江湖中露过面,若是暗中创建一个情报机构倒是可以。李青禾回了个嗯,随后又说道:老杨头把人找回来吧,至于夫人的剑侍,就不用了。还是藏在暗处保护王府更让我放心。先吃饭,这件事得从长计议。饭桌上又静了下来,只剩下李广成的扒饭声。二日后,朝会上光武帝下诏让镇南王前往即刻西北,紧接着拟定的加赏诏令也达到大乘各地,朝野上下一片称颂光武帝的声音。城外,平凉王牵着李广成走了过来,早已等候多时的左右副将和严阵以待的军队齐声道:见过王爷、小王爷。见此阵势,李广成吓得躲在了父亲的身后,又忍不住探出脑袋看着面前声势浩荡的黑甲军,不由的腼腆一笑。李青禾笑着摸了摸李广成的脑袋,将他推出来了,对着将士们说道:各位将士,你们跟随我李家多年。今日便要告别了,李某十分不舍,但奈何家中还有妻儿需要照顾,李某必须留在京城。以后若是还有机会一同上战场,咱们再一起上阵多割几个凉人的脑袋。今日,并没有什么王爷和小王爷,大家都是兄弟,今日李某和大家共饮一杯,以感谢诸位对我大乘的贡献。说着走至前方的营帐前,拿起酒罐倒了一杯,扫过众人后虚空一碰一饮而尽,而众将士也倒上酒干完。喝罢,左副将大声问道:王爷送来的酒好不好喝?周围一片叫好声,随后便是连绵不绝的爽朗笑声。左副将又说道:今日王爷做东,大家尽情的喝酒吃肉。又引得周围一片大笑声。随后搬来凳子放在桌前请平凉王入座。待大家陆续入座后,营地顿时热闹了起来。李广成也被拉着坐在了平凉王旁边。少顷,切好的肉和两罐酒便端了上来。看着有些扭捏的李广成,周围的不时的传来调笑声。“小王爷紧盯着桌上的酒,莫不是也想喝上几杯”“哎,我看小王爷八成是想吃旁边的肉,没看到小王爷口水都快流出来”周围顿时传来一阵笑声,随后又有人道:“小王爷怎如此扭捏,像个小姑娘似的”说罢,周围的将士笑的更欢了。听到这李广成红着脸对那个人回怼道:才没有呢,我以后一定会成为我爹一样的大将军!看着李广成奶凶的样子,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李广成还以为众人在嘲笑他呢,便埋头生起了闷气,见此又是一阵笑声。想当将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右副将及时出来制止众人道:行了,世子还小。你们一群大老爷们就别调笑世子了。吃喝了一会,便见一队人马出城而来,不是镇南王还能是谁。只见镇南王下马后笑着向李青禾这桌走来。所有人都立马起身迎接这位即将掌管西北大军的王爷。左右副将带头向镇南王行礼,下面的将士也急忙跟着行礼。镇南王向众人回礼道:诸位不必多礼,今日奉陛下诏令前往西北,以后我们都是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弟兄。说罢端起旁边的一碗酒正色道:今日先与大家共饮一杯,待以后战场上用凉人的头颅做下酒菜,再与大家好吃好喝。今日便难为大家少喝点了,他日我必定为大家补上。一个时辰后便启程北行。说完自顾自一饮而尽。周围将士也喝上一碗,再镇南王坐着喝了片刻后,大军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李青禾端起一碗酒看向镇南王道:大哥,西北以后就靠你了。镇南王也端起一碗认真点了点头与李青禾一碰后便各自一饮而尽。随后镇南王看向刚才在桌上一直未说话的李广成,捋着胡子笑道:文舒这是不认识我这叔叔了?李广成连忙往后缩了缩,害怕的说道:大胡子,不许亲我。着实在是母亲带着自己去过几次对面的王府,每次遇到这个大胡子叔叔,都得抱着自己亲两口,亲完后李广成就得大哭好久,甚至后面几次李广成用出吃奶的劲想推开镇南王,但都无济于事。如此那满脸胡子的脸给李广成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闻言,镇南王和平凉王都大笑了起来,旁边的副将也努力憋着笑。李青禾正了正色后向镇南王和将士们作揖后道:诸位,就此别过。说罢,拉着李广成便离去了。只剩后面将士们洪亮的告别声:将军,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