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又去城里给三姥爷做衣服啊?”
村口的洗衣婆总是笑着和早上出门的裁缝打招呼,整个箐头村就这么一个会裁衣服的,所以所有的妇女都对他态度很好。
“粟粟,你瞅瞅你家男人,天天往城里跑,啥时候有时间给咱们姐妹做身衣服啊,这都临近年关了,我这新布料都准备好了。”
“越是近年关他那里才越忙,这样,你把料子放我家来,我找时间让他做一做,可别和别人说。”
洗衣服的的女人听到李粟粟这么说,立刻放下了手中湿答答的衣服,脸上满是溢出的喜悦。
“真的啊?哎呦真是谢谢粟粟了,前两天我男人刚去山里挖了两根铁根,回头我给你送去,裁缝天天在外边,你俩肯定没时间好好亲近亲近。”
“哎呀,张姐,你说什么呢。”
被调侃的李粟粟羞红了脸,每次来溪边洗衣服都会被几个洗衣服的大姐调侃几句,比起满手糙茧皮肤黝黑的大姐们,李粟粟真的就像是城里的大小姐。
当初嫁给裁缝时,村里可是几乎所有人都来围观了,这位皮肤白嫩身材高挑的新娘子瞬间成为了村子里男女老少的谈论对象。
“粟粟,王婆最近身体可好了些?”
“婆婆身体好多了,这两天都能试着自已下床了。”
王婆是裁缝的老娘,当年战乱,被马踩断了腿,从此就再也没下过床,裁缝家有两个孩子,除了他还有个弟弟,只不过弟弟参军常年在外,只有裁缝自已照顾老娘,直到李粟粟的到来才减轻了照顾老娘的压力。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说你是个福星,自从你来了不仅裁缝的生意更好了,王婆的腿疾也有好转,就连村子的收成都比之前多出不少。”
说着,张姐还不忘伸手摸摸李粟粟露在外边修长又洁白的双腿,都是在家干活的,咋她的皮肤就这么光滑白净呢。
“别闹了张姐,你要是再闹我可就不帮你讨衣服了。”
“好了好了,不摸了就是。”
收回手的时候,张姐还恋恋不舍地拍了一下李粟粟的大腿,哪有女人不爱美,即使那种美不长在自已身上,有人会嫉妒有人会欣赏。
“粟粟!你家叔叔回来了!快回家去!”
听到村内传出的喊声李粟粟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眼神变得明亮起来,裁缝的弟弟常年不在家中,自已更是嫁过门后一次未见,只是经常听裁缝提起,没想到今天竟然回来了。
“张姐我先走了。”
“去吧去吧。”
李粟粟赶紧收起来盆里的衣服,一路小跑朝着家里跑去。
大门被推开,发出吱呀呀的响声,厚重的木板由于常年的风吹日晒变得轻巧不少,家里还是老样子,甚至比自已离开时还要整洁许多,想必就是自已那嫂夫人日夜打扫。
箐平背着自已厚重的行囊走进了阔别已久的家,来时就听人说自已的大哥娶了一个贤惠漂亮的嫂子,自已的老娘身体也转好许多。
“娘!我回来啦!”
“嘭”的一声将行囊扔在地上,箐平一把推开虚掩上的房门,家中还是那么熟悉,三两步走到自已老娘的房间,炕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平儿,是平儿回来了吗?”
早在听到声音的时候王婆就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门口,直到那高大的身影走进了房门,她终于确定这些都是真的。
“是我,我回来了娘,这些年受委屈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阔别已久的母子相拥在一起,没有悲伤的哭泣,只是默默的一个拥抱。
“这次啥时候走啊?”
之前箐平回来都是待个一天就要离开,一走又是很长时间。
“这次不走了。”
“不走了?”
“对啊,我和队长提了解甲归田,拿了不少军饷回来,以后就能天天照顾您了。”
还不等王婆接手,外出洗衣服的李粟粟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叔叔回来了,这一路可辛苦吧。”
李粟粟放下手中的盆子,看箐平衣衫破旧,就要去房间里找些裁缝的衣服先给他穿上,但是看了看箐平魁梧的身材,估摸着裁缝的衣服他应该穿不下。
“叔叔稍等,我去城里给叔叔买些好酒菜,顺便做一身合适的衣服。”
悦耳的声音让箐平回过神来,纵使自已也算是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但是能和自已这位大嫂比肩的美女也并不多见,放在箐头村那绝对是没有对手的美貌。
“嫂嫂不必麻烦,以后叫我箐平就行,叔叔的叫着我听得不习惯。”
“好,既然我是你嫂嫂,我就叫你一声平弟吧。”
“行,没有问题,我这回来还要麻烦你们,这样,我包里有不少银两,一会我去城里买些好酒好菜,等大哥坏了一家人好好聚一聚。”
“要是等你大哥那还去买什么,今天就让平弟尝尝嫂嫂的手艺。”
说完李粟粟就转身朝院里的厨房走去,腰肢一扭一扭的,她的存在让朴素的茅屋生出一种违和感,而王平也只能无奈摇了摇头,不知道为何,每次余光看到大嫂都会和传水中的鹳凰楼花魁做对比。
“平儿你坐过来。”
老太太拉着箐平的手坐在炕沿上,两人分别时间太长,互相都有说不完的话想说,所以箐平也就没有去厨房帮忙打下手。
很快屋内聊的热火聊天,厨房也同样热闹非凡,锅碗瓢盆的碰撞,火焰燃烧木杆发噼里啪啦的声响。
李粟粟一边跺着砧板上的肉,一边回忆自已叔叔的身材,跟着裁缝生活这么久,虽然对于怎么做衣服还是难为她,但是若只是量量尺寸,李粟粟已经能看过就很快分析出各个身体部位的尺寸了。
“衣服得做宽松一点,要不然肯定会不舒服。”
“敌袭!敌袭!快戒备!所有人不要轻易出门!”
路上一个状态疯癫的乞丐跑过去,边跑边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搞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