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是一个精明的小贩
苏若兰也是有些发愣,没想到竟然有人和她一同答题,甚至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
她看过去,眼睛闪过一丝异色。
这个妹妹,有点姿色啊。
还别说,一身绿衣,气质温柔,五官软萌,好似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子。
不过她总觉得这个女子似乎…有点熟悉。
苏若兰眼睛眯起,又仔细打量了一番。
突然,一个念头在她心中响起,她顿时明白了。
这女子,不就是几个月前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吗?
要知道,前几个月西厢一事,算是彻底让崔莺莺与马文才出名,天下所有女子无不羡慕崔莺莺。
她的画像与马文才的画像,也是在女子之中疯传。。
苏若兰也不例外,虽说她对西厢定情颇为无感,但自己姐妹嘴边经常碎碎念,她还是了解。
此女不仅琴棋书画精通,而且又是相国之女,又获得如此爱情,可谓人生赢家啊
“如果崔莺莺来了,那马文才…岂不是…”
苏若兰美眸看向人群之中,果然一道儒雅随和又带着几分坚毅的相貌,让她眼睛微闪。
“这就是马文才吗?”
她好奇的看了两眼,别说,和这些天她在大晋所遇到的书生不同。
那些书生都是涂抹脂粉,阴柔气息很足,但此人却云淡风轻,气质阳光,既有儒生的儒雅,又有战士的坚毅,甚至,还有让人亲和的气息。
当然,身在前秦长大的苏若兰,只是微微撇撇嘴,没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什么气质,什么外在都是虚的,只有本领才是实在的。
最让她欣赏的是,马文才的文采与智谋志向。
“马文才吗?本姑娘倒要看看,你能在我那游戏诗能找出几首诗。”
苏若兰暗暗瞥了眼自己的大手绢。
“敢问妹妹,你就是大唐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吗?”
苏若兰率先开口,她的声音轻柔起来,很好听,有一种才女的淡雅。
在外,崔莺莺自然表现的落落大方,就如同西厢她还未认识马文才那个模样。
崔莺莺樱唇微张,好奇道:“这位姐姐,你认得我?”
苏若兰抿嘴一笑:“莺莺妹妹与马公子在西厢的爱情故事,天下女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以女子都羡慕莺莺妹妹呢。”
听到两人对话,百姓们脸上露出惊愕的神色,眼神都看向崔莺莺与一旁的马文才。
“嘶,他就是一人逼退五千贼兵,文采堪比书圣,尼山书院的先生马公子吗?”
“是我眼拙,本以为两人只是神仙眷侣,没想到是强强联手的神仙眷侣,一个相国之女,一个太守之子,了不起啊。”
“马公子可是杭州太守之子,而且为人也温文尔雅,”
“恐怖如斯,静距离观看两个大佬…”
……
这下,所有围观的百姓都侧目惊叹看向马文才与崔莺莺。
两人的事迹,即使他们是普通百姓,也是知道一些。
马文才有些无奈,看来自己身份又暴露了。
不过…
他眼睛微眯打量着台上的女子,五官白皙,气质淡雅。
此女,究竟是谁?
竟然一口就道出自己与莺莺的身份。
“这个姑娘,你是何人?”
马文才淡淡一笑,开口说道。
苏若兰摇了摇头,轻声道:“马公子,小女子不过是一无名女子罢了,至于知道你的身份,是因为天下很多女子都知道。”
“姑娘,无名女子有你这样大家闺秀的气质?”
马文才眉毛一挑:“莫非以为天下普通人家都能培养出你这种气质?”
“马公子又何必执着于小女子身份呢”?苏若兰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小女子只是想猜字谜罢了,与马公子乃是过客。”
台下的小荷,看见自家小姐这模样,纯洁的眼睛睁的老大。
她很是吃惊,这是自家小姐吗?怎么会如此温文淡雅。
她什么性格,自己身为侍女可是知道的。
哦?
对外人啊,那没事了,自家小姐就是爱装。
小荷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马文才哑然一笑:“姑娘说的是,不说了,你们继续答字谜。”
这个女子,到底是谁?
马文才心中好奇,难不成又是历史哪个才女吗?他陷入了沉思。
“店家,可以答题了吗?”
苏若兰看向小贩,轻声开口。
“哦哦,可以可以。”
小贩这才回过神来,收回刚刚的震惊之色。
没想到台下的年轻人,竟然太守之子,文采比肩书圣的存在。
然而,他心中却狂喜,他有预感,自己的生意,要好起来了。
一旦宣传出去,马公子来过他这里,之后来的人,岂不是络绎不绝?
这个机会,他可一定要把握好。
小贩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了主意。
“两位姑娘,既然你们二人都要答题,干脆这样,我给你们一人一张宣纸,你们把答案写在上面,如何?”
“自然可以。”
苏若兰微微一笑,好似荷花绽放,绝美无比。
崔莺莺也是点了点头。
还别说,有这样和她一样优秀的女子,让崔莺莺心中有紧迫感与压力。
她也是一个骄傲的姑娘,自然不服输,而且她也知道答案。
小贩把宣纸和毛笔给两人,又看向众人:“诸位,在下的宣纸品质可是有保障的。”
“你们看,两位姑娘写上去,没有一丝漏墨。”
“而且马公子也是看着的。”
这下,小贩才露出鸡脚,他的目的便是宣传自己的纸张。
果然,或许是“明星”效应,马文才与两个貌美女子,自然让现场文人有些意动。
甚至不少人也纷纷围了过来。
马文才无奈摇了摇头,这家伙,还真是精明。
也罢,这点事情,他也不放在心上。
众人围观,都赞叹与两个女子的容貌,也期待两人的表现。
崔莺莺他们可不会怀疑,毕竟才女名声在那里,而另一个神秘姑娘,他们却是猜测她会对几道。
很快,两个女子纷纷写完,竟然同时落笔,抬眼一看,相互对视,都笑了。
“店家,你且拿去,看看是否正确。”
两女把宣纸交给了小贩,看到两张纸上娟秀的字,都写的一模一样。
小贩眼睛一亮,竟然全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