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问题解决后,赵英英很快就回了家,她快烦死厂里那些八卦的老头老娘们了,谁都要找她搭几句话。

这两天,赵建忠和苏家人闹得沸沸扬扬的,镇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苏慧琪把婆家的钱拿回了娘家,赵建忠把苏家人告到了警察局。

这在小镇上真是稀奇的事儿,够他们茶余饭后磕叨很久了。

大部分人觉得苏慧琪做错了,哪有为了娘家人掏空婆家的,自家的日子不过了吗?娘家再好你已经嫁出去了,未来是要在婆家生活的。

少部分人觉得赵建忠做的太过了,何必闹到警局,毕竟是亲家,好好的说道说道,还是会还的。

这么一闹,以后两家人还怎么相处。

还有赵英英竟然和儿子儿媳分家了,就这么一个儿子这是闹什么幺蛾子,建忠这孩子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挺老实的孩子,就算做什么什么,也不能直接判死刑吧,一分钱不分给儿子,几乎把儿子赶出了家门,真的很过分。

再不喜欢儿媳妇,儿子还是自己的,家和万事兴,这会伤了母子情分的。

以后老了儿子还能好好对她吗?

赵英英错的离谱了,老了可怎么办啊!

来来往往的人中,有的可能是真心为赵英英着想的,所以过来劝她,有的纯粹过来看热闹的,小镇生活太无聊了,来点八卦下饭。

不过赵英英也不在意,儿女都不在意了,还在乎这些人,这些闲言碎语,真是笑话!

板子不打在他们身上,当然不知道疼,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但是真的好烦啊,她要是住在大城市就好了,她好喜欢那种淡薄的邻居关系,大家关起门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多好。

这小镇虽然烟火气十足,但真的是有点屁大的事半天不到,镇上的人都知道了。

才这么两天时间,她就接送了一批一批人了,她家瓜子都快吃完了。

上门也不知道带点礼品,还把她的瓜子吃完了,真讨厌。

赵英英一边在家收拾着满地的瓜子一边吐槽着这些人,这时门铃又响了。

赵英英:……我忍。

刚去开门,发现是女儿赵建娟过来了,还算懂事,带了点水果和糕点,还带了两盒子奶粉。

不过后面的一句话直接把赵英英的脸都气黑了。

“妈,你是怎么当婆婆的,成天的被儿媳妇欺负,现在儿媳妇都敢把婆家搬空贴补娘家了,你真是太失败了。”

“我都和你说了,做婆婆要有婆婆的样子,而且他们花销都是你们老口子的,你就应该把他们的工资都要过来,这样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这回还没等赵英英教训赵建娟,钱书平这个当爹的就忍不了了。

“你怎么和你妈说话呢!你这是当女儿的样子吗?我们两口子怎么和儿媳妇相处有你什么事,自家的事还没处理好呢,还管娘家的事。”

“你要是看不上我们就别来,孩子你自己抱过去养。”

“还有,你今天既然来了就把这个月伊伊的生活费给了吧。”

赵建娟皱了皱眉,对着钱书平说道:“爸,你这人怎么这样,我才说了一句,你就骂了我十句,还有伊伊一个小孩子能花什么钱,我不是带了奶粉过来了吗?还给你们买了水果糕点,你们也太偏心了,给儿子儿媳花钱就天经地义,养外甥女就要生活费了。”

赵英英又一次的在女儿嘴里听到了对他们两口子的不满,冷脸看着赵建娟。

“建娟,你三十的人了,应该懂事了,我们对你够好了吧,我们心疼你生了孩子后身体不好,主动把孩子带回来养,为了这个孩子你弟媳妇闹翻了,我们也把儿子分出去了,你还怪我们偏心?你爸只是要了点生活费,你就不满了?你要是请保姆还不止这个钱呢,我们看在女婿一个人工作,工资又不高的份上,带回来养减轻你的负担,你还说们偏心?”

“你要弄清楚了,我们是你爸妈已经养大了你,对你的义务尽到了,外甥女我们是没义务养的。”

赵建娟脸色一会红一会白,她虽然时常说父母把钱花在了弟弟身上,父母偏心,可是她知道相比其他人家,她已经很好了,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只是同样都是父母生的凭什么弟弟是男孩就应该花父母的钱呢。

因为这个时代男孩要承担养老责任,不然为什么都想生男孩。

他是女孩,嫁人了只要回来看看父母,父母生病了在医院服侍几天,她是没有抚养父母的义务的。

所以这也是上辈子赵建娟不满的原因,对比赵建忠,赵建娟算是有一点良心,因为父母对她不错上辈子她接受了给两口子养老,只是她过不去心里那个坎,总觉得对比弟弟她吃亏了。

凭什么分财产的时候按照旧观念,养老的时候就儿女平等了。

赵英英看了眼这个女儿,心想着能不能拯救一下,如果不能就放弃。她养的是女儿,又不是祖宗,难道还要她这个当妈的孝敬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