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种创新的死法“憋屈死”
赵英英又做梦了,她梦到了自己的上辈子。
她今年100岁了,长年百岁啊,吉祥如意啊!
丈夫已经去世了二十年了,她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两个孙女还有外甥女,现在重孙子都有了。
在她年轻的时候儿媳妇总说,你就建忠一个儿子,家里的东西都是建忠的,你以后还要靠他养老呢,难道还靠女儿不成。
等她年纪大了,国家的法律也完善了,法律规定儿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不过,这时候他们两口子的房子还有钱还在手,儿媳妇说,她说不管国家怎么规定,她和建忠都是孝顺的人,做不出那种不要父母的事情,会好好养着他们的。
最后,钱和房子分给他们了,立马变了一个脸。
两口子口口声声说她年轻时对女儿多好,太偏心了,既然这么偏心,那么就去找女儿啊。
最后的结果的是两边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养她。
她在这家住半年那家住半年,谁都嫌弃她。
幸好,她的身子骨好,死之前都还能动弹,用不着谁给她端屎端尿,要不然他们早就把她轰出去了吧。
“妈,你也别觉得我不孝顺,孝顺也是分人的,你年轻时候那么对我,我还能养着你就不错了。”
“今天轮到姐姐家了,我们两家离的也不远,你自己走过去吧!”
赵英英一句话都没说,她说什么都没用,最后说来说去,又是怪她。
她没用了,是个废人了,只能这么憋屈的活着。
她死的那天甚至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就被儿子赶去了女儿家,多吃他家一顿早饭都是亏了。
而女儿明知道那天轮到她家了,她也不愿意过去接她,她就这样死在了大马路上。
赵英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把日子过成这样,她真的偏心吗?
她唯一的错就是太顾及儿子和女儿了,她想要一种平衡,事实就是不可能的。十指有长短,根本不可能做到完美。
她不该早早的就把钱和房子分给儿子,她把钱和房握在自己手里多好,去世前根据儿女的表现分,她就不会活成今天这样。
………………
1991年冬,大兴镇。
老赵家乱成了一锅粥,儿媳妇苏慧琪带着娘家兄弟在大闹。
老钱的媳妇赵英英把刚出生的外甥女抱回了家,于是,苏慧琪这个儿媳妇就不满了,理由是这个年代哪有把外甥女抱回家养着的。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和外甥女都是外人,只有儿子儿媳才是自家的。
况且老了以后还要靠儿子养老呢!难道还能靠女儿不成?
赵英英也知道这个儿媳妇的秉性,她也不想把外甥女带回来闹的家宅不宁,烦都烦死了,只是女儿病得下不来床,月子里就天天吃药,上辈子到老了身体都不太好。瘦的像竹竿一样,而两个亲家都八十多了,根本没有精力带外甥女,最后没办法才让赵英英这个妈把外甥女带回了家。
赵英英冷眼看着这个儿媳妇,上辈子苏慧琪也闹了,闹到最后的结果是两人不用上交工资,并且家里的开支都是老两口花,两人是一分钱不出,还时不时的要求他们两口子补贴,就这样她还是不满,总觉得公婆在背地里帮了女儿不少,对不起他们。
两口子这一辈子赚的钱几乎都补贴在儿子家,儿子家还是觉得亏了。
老两口对于儿女一直是一视同仁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也从来没有过重男轻女的想法。但是因为儿媳妇的不满,她又担心这样下去老了以后儿子媳妇真的会不养他们,后来把外甥女养到了三岁就送了回去,和女儿家也疏远了。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对她都不满,她憋屈啊,她实在不知道要怎样两人才能满意。
她给儿子娶媳妇建房子,给女儿挑了个吃公家饭的女婿,嫁妆也给了不少,她能做的都做了,还是觉得她这个妈做的不够。
可能就后世说的不婚不育,老了住养老院才不会有这些矛盾吧。
上辈子的赵英英去世的时候100岁,活的久吧!长命百岁了吧!
不过她一点都不高兴,她觉得自己创新了一种死法。
憋屈死的。
儿子儿媳不满,两个孙女不满,女儿女婿不满,外甥女不满。
谁都觉得她做的不够好,谁都觉得她偏心。
因为女婿家的原因,她把外甥女带了回来,然后儿媳妇不满,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战争。
而女儿对她也不满,她怪她找了这样搅屎棍一样的弟媳妇,害得她回娘家都得小心翼翼的,她又一点婆婆的威风都没有。
她是两边不是人。
要说这里面谁错了,谁都没有错,也没有谁是纯粹的恶人,谁都站在自己得角度以己度人。
是她错了,她不该生儿育女,是她该死。
所以,这辈子的她可以亏欠别人,但不愿意再亏着自己,她也不想再考虑什么养儿防老,为了养老在儿子儿媳面前一辈子活的窝窝囊囊的。
爱咋的咋的吧!
都不伺候了!
“我是建忠的妈,也是建娟的妈,凭什么我只能养孙女,不能养外孙女?”赵英英冷笑了一声,说道。
“妈,你是老糊涂了吧?你要搞清楚,你外甥女姓王,我肚子里的孩子才姓赵。”苏慧琪好像看外星人一样的看着赵英英。
“我不介意你肚子里的孩子和你姓,你娘家妈带回去养,我也不介意。”
赵英英多活了一辈子,早就看淡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上辈子的赵英英两口子是由儿子和女儿共同抚养的,两边都觉得自己亏了,觉得自己感情上财产上都吃亏了。
年轻的时候儿媳口口声声说着他们老了需要靠儿子,而老一辈的人也都是把家产给儿子,所以分钱的时候自然都给了儿子,而等他们老了新的法律又规定儿女都有抚养的义务,儿媳就用法律压迫女儿,两家必须一起养老,所以女儿也怨她们。
最后,女儿家虽然养了她,但是一直怪她们家产给了儿子,养老的时候就想到女儿。
所以,上辈子的她也觉得对不起女儿,现在再想想,她没有对不起谁,财产谁多谁少是她的自由,她把儿子女儿养大了,他们就应该给她养老。
上辈子谁都觉得亏了,这辈子她谁都不补贴就行了。
他们两口子自己赚钱自己花,老了住养老院,谁也不需要,也别想道德绑架她。
“赵大娘,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妹妹都嫁过来了,也怀孕了,你是想把她赶回娘家吗?”苏慧琪的大哥苏军愤怒的说道。
“我没这个意思,是你妹妹用肚子里孩子威胁我呢?你觉得她一个小辈这么说合适吗?她又不是给我生孩子,她生的孩子是她自己的。”赵英英说道。
“我妹妹生的孩子是你赵家的,难道不比外姓的重要吗?”苏军都被赵英英糊涂了。
“在我这里没什么外孙亲孙,儿子女儿都是我生的,我给我女儿带孩子怎么了?”赵英英反问道。
“妈,你给你女儿带孩子你能有什么好处?你可是要靠我还有建忠养老的。”苏慧琪威胁道。
赵英英最烦的就是养老这个话题,去他妈的养老,上辈子她从年轻时就被威胁着,要是让她再过上辈子那种憋屈的养老生活,她还不如原地去世。
“呵呵,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我是你婆婆,我还没老呢,你就这种态度,我还能指望你养老?”
上辈子这个儿媳妇五十多岁时候得了中期乳腺癌,后来六十多就去世了,还没她活的久呢。
也不知道谁给谁养老。
“婆婆,你的意思是以后你老了不用我和建忠养?”苏慧琪反问道。
“我可没这么说,该你们义务你们一分都不能少,不然我去告你们弃养老人。”
“或者,你们不想养我也行,你和建忠现在就搬出去自立门户,家里的房子还有其他东西你们一分也别想拿走。”
赵英英对这个态度算是拿捏住了苏慧琪,她也就只会威胁不给公婆养老了。
“赵大娘,你是不是太欺负人了,当我们两个哥哥不存在吗?”
“我妹子嫁过来任劳任怨,你就这样对我妹子?”
“你为了女儿把儿子家搅散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苏军这个大哥看不过去了,看着赵英英愤怒的说道。
“你觉得我哪里欺负你妹子了?要是你妹子病在床上起不来,我和老头子年事已高带不了孩子,然后你媳妇不同意你老娘养外甥女,你们兄弟俩就让外甥女自生自灭吗?”赵英英反问道。
苏家两兄弟看着不按常理出牌的赵英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哪怕胡搅蛮缠也行啊,他还能动用武力,他们嘴笨,这种文绉绉的方式不适合他们。
而且今天过来的目的也就是给妹子撑场面的,再趁机要点好处。
苏慧琪看着油盐不进的婆婆傻眼了,这怎么和她的认知完全不一样。
哪有人在意女儿多于儿子?
哪有人不在意养老问题?
不然干嘛要生孩子养孩子?
吃饱撑的吗?
“爸,今天这事你怎么看?”苏慧琪转头看向了闷着头抽烟的公公。
“我怎么看不重要,你和建忠到底想怎样?”
这是钱书平开口的第一句话,儿媳这样闹肯定是有目的的,而儿子在那里杵着也不阻止,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建忠,你说吧,你们两口子到底想怎样?”
赵建忠和苏慧琪两口子向来是苏慧琪冲锋陷阵,赵建忠仿佛毒哑了一样,钱书平也看不清这个儿子心里的想法,但是他今天就想听听儿子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