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避水诀,能避开世界一切雨水,用在此时,看来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白看着韩宁不再受到暴风雨的攻击,也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韩宁内心也感到一阵震撼,他也知道李白其实是学到道门法术的,在李白的诗歌中,有不少就是游仙诗,应该都是根据自己拜师学道后写出来的。

一想到这里,韩宁这才反应过来,李白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造诣匪浅的。

他朝着李白拱手说道:“早就听闻太白老祖宗学习过道法,但是由于你的诗歌写得太厉害,把你原本的那些方面都掩盖了,看来今日一见,并非浪得虚名啊。”

李白被韩宁赞扬,只觉得心头美美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次,终于在十四万万子孙面前,帅气了一回。

韩宁趁热打铁,继续问道:“请问太白老祖宗,您不光诗写得好,听闻您的剑术也是相当了得,是不是真的?”

李白微笑点头,看着韩宁,眼神中透着光芒。

“那是自然,你以为,侠客行中描写的诗句,都是我李白凭空捏造的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虽然写的是战国侠客的故事,但也是我李白的真实写照。”

“我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仗剑出蜀,辞亲远游,后来遇到了大唐剑圣裴旻,被收为弟子,练就一身豪气,可惜,我的剑术,终究没能达到师傅裴旻的境界……”

听李白默默说来,韩宁的心理其实充满了羡慕与向往。

其实,像李白这样的人,几乎集齐了现代人对于一个风流剑客与文人的所有浪漫想象。

诗写得浪漫豪放,又爱好喝酒,人生理想也很与众不同。

就这些也算了,但他还会剑术,拜过道门宗师,学习过道法。

不光此时的韩宁感到无比羡慕和崇拜,那些在大屏幕面前观看直播的华国人民更是感到无限的神往。

会议室中,秦老无比专注的盯着画面里的李白,眼睛仿佛要发出光来。

在他看来,尽管李白没有帝王将相的那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但李白身上那种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才能,却恰恰也是华夏如今最需要的精神。

没有了这些天才,华夏的历史,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

而韩宁更加明白,李白不光有以上技能,他还会很多东西。

那就借着这次机会,全部给他曝光了吧。

心中一笑,韩宁继续点头说道:“看来,您不光诗写的好,剑术也一流,还好饮酒,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理想,更是和别人不同,像您这样一个人,在后世看来,您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吗?”

李白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先前忍不住喷了两次酒,他就已经懊恼不已了。

现在有机会,他一定要把损失的形象拿回来。

“你说说,我李白在后世是什么形象?”

韩宁看了一眼自己身上散发出一层层淡淡的光芒,保护着他不受到外界的暴风雨侵袭,心中对于李白,也更加崇拜了一些。

“像您这样一个人,被称为华夏历史的诗仙,可与屈原并列,而且还会剑术与道法,其实,一个简单的诗仙,还不足以来概括您。”

“您大概就是所有人想象中的那种诗酒剑仙吧,所有的一切浪漫,神奇,瑰丽,都能与李白两个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白听到韩宁如此评价自己,他端着酒杯,微微一笑。

这下,那些十四万万华夏子孙应该对自己,也是很崇拜的。

至于喷酒的事,可以忘记了。

看着李白很是受用的样子,韩宁知道,原来李白真的很在乎自己的形象。

于是,他继续说道:“晚辈还知道,您不光如此,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白被眼前的这个韩宁彻底吊起了胃口,眼眸中光芒一闪。

“我还有什么事迹,你都说来听听。”

韩宁点头:“您的书法,应该也是堪称一绝的。”

李白点头,却没有说话,他在等待着韩宁继续说下去。

“其实,在后世,如果文明没有被抹除的话,您应该至少有一副真迹是流传于世的。”

李白好奇,问道:“是那一副翰墨?”

“《上阳台帖》”

韩宁一口就说出了李白的书法翰墨。

就像韩宁之前说的那样,由于李白的诗歌写的太好,掩盖了他其他方面的光芒。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李白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同样有着天人之姿的。

韩宁微一沉吟:“就流传下来的《上阳台帖》的书法来看,笔势豪放,矫若惊龙,雄浑大气,很符合您本人的风格。”

李白嗯了一声,低头沉思了起来,他在回忆,自己当年写下那副翰墨的时候,是在何时何地。

可是因为年代太过于久远,就连他本人一时之间都回忆不起来了。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只是随意写的几个句子,竟然成了自己唯一传世的翰墨。

韩宁看了李白一眼,笑道:“太白老祖宗,不知道您在想什么?”

李白饮下一口酒:“你口中所说的《上阳台帖》确实是我生前无意间写下的翰墨,可我却没有想到,竟然成了后世唯一的传世真迹,所以我刚才一直在想,当年是在那里写的。”

韩宁一听,心里忽然也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的华国历史文明被抹灭消失,很大部分的文物也跟着不见了。

此时李白在这挑战圣地里,正好可以重现《上阳台帖》

一想到这里,韩宁忽然心中激动。

“太白老祖宗,既然想不起来,那就不用想了,晚辈韩宁有一事相求。”

李白回过神来,看着韩宁:“何事,说。”

“请老祖宗再次挥毫,再写一次《上阳台帖》,如何?”

听到这话,李白却摇摇头:“再写一次,也不是当年的心境了,我李白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浮浮,也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李白。”

韩宁没有想到被李白拒绝,心中也是一阵诧异。

而相比与韩宁,现实世界里的秦老,却是一阵顿足捶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