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明无可用之臣?老朱向现实低头,把小季拎出来!
徐辉祖说的声泪俱下,为自己父亲忍辱负重而委屈,也为今天朱元璋的表态而激动。
朱元璋见他说的情真意切,便知道徐辉祖断不会在此事上头说谎。
“毛骧!”
朱元璋蓦然回首。
“臣在。”
“将胡惟庸的恶行记下来!以后要杀他的时候,咱让他心服口服!”
毛骧应了一声,随即提醒朱元璋:“陛下,要想让胡惟庸心服口服,是不是把那位叫福寿的仆人找出更好?”
朱元璋微微颔首:“贤侄,不知如今那福寿人在何处?”
徐辉祖苦笑:“陛下,我父虽然没有上奏,但想着终有一日陛下会察觉到胡惟庸的狼子野心,于是早已对外说福寿死了,实则一直暗中养在府上。”
朱元璋顿时大喜!
“福寿若在,那这事证据更加确凿,胡惟庸想抵赖都不行!”
“毛骧!立刻去一趟魏国公府,给咱把福寿带来!”
“咱要当面听听,胡惟庸这狗贼到底是怎么坏事做绝的!”
不久,福寿果然被带来,当着朱元璋的面,将自己如何和徐达生了嫌隙,又如何和胡惟庸认识,胡惟庸怎么鼓动他,一切事情都一五一十说了个明白。
朱元璋听的半天都气的没说上话来!
“胡惟庸!咱用人无数,却唯独在他身上看走了眼!不杀他,咱这口气咽不下去!!”
徐辉祖赶紧劝阻:“陛下,胡惟庸此人心狠手辣,所做的坏事,断不止这一件,也不可能只他一人就敢为所欲为!就怎么杀了他,他所做的恶事无法昭然天下,他的同党,更是要逍遥法外啊!”
朱元璋一听,大感有理:“贤侄,那你说说,他还干了什么坏事?”
徐辉祖急忙摇头:“陛下,以胡惟庸的城府和手段,我哪知道他干了啥?就是我爹,也只本能地感觉到他这人不对劲,能坐实的,就只有福寿这一桩!对了陛下,恕臣直言,福寿这事,除了胡惟庸、福寿,就是我爹和我知道,我娘,我弟我妹他们都不知道!”
说着,徐辉祖目光投向了毛骧。
但朱元璋现在还不想暴露自己的校检组织,虽然外人知道毛骧干的是什么事,但他们并不知道,校检组织发展了多少眼线。
如果福寿这么隐蔽的事被徐家怀疑,那他们一定会猜测府上有人被收买,没准就把校检的人给发现了。
于是朱元璋反手就把季礴长给卖了:“贤侄,这事其实是咱认识的一个异人说的。”
异人?
徐辉祖一脸懵逼。
“陛下,请恕我孤陋寡闻,异人……是什么人?”
朱元璋尬笑到:“其实还是人。只不过这小子年纪轻轻,出身平庸,却一身的本事,和寻常的年轻人截然不同!异于常人,咱就管他叫异人。”
徐辉祖却还是不懂:“他就是再有本事,又怎能知道我家这事?难不成,他是个算命的?”
朱元璋摇摇头:“不不,他不是算命的。其实,那小子说是听来的。”
毛骧也赶紧补充:“对,没错!公子还说,这消息有可能不准,所以这才让我先调查。如果他说的肯定,那我也许会直接拜访贵府,将那福寿捉拿归案。”
原来,是道听途说啊!
但即便如此,徐辉祖还是感觉那人牛批。
自家这边,徐辉祖是有信心不泄密的,知道这事的,再就是胡惟庸。
但以胡惟庸的能耐,更不可能泄密。
“这个人,还怪神秘的……陛下,小侄能认识一下他吗?”
朱元璋不想有权贵打搅季礴长,但怕被徐辉祖误以为那是他杜撰出来的人,于是只能点头。
“那小子在里仁街最北那条巷子的最里面,他叫季礴长,门口有禁军把守,很容易找到。”
“不过,你若想认识他,咱得和你提前交代好一件事!”
徐辉祖又是一阵疑惑:这人,还怪神秘的,我去结交他,陛下还要特意叮嘱我一番!
“陛下请说,小侄一定铭记于心。”
“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小子至今还不知道咱的身份,只以为咱和毛骧一起做事。所以你去了之后,可千万别给咱说漏了嘴。若是说漏了嘴,那咱怎么说也得打你几十大板!”
徐辉祖顿时一阵愕然,有心想问个明白,却又怕犯忌讳,最后只能带着满腹问号退下。
待他离开,朱元璋又思忖起来。
“徐辉祖说的很对,现在不能草草杀了胡惟庸,得把他的事情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漏过一桩丑事,不能放过一个同党!”
“毛骧!胡惟庸暂时不要动他,但你要继续给咱查下去!一定要把胡惟庸的事情,都给咱挖出来!”
毛骧猛一阵点头,心中无比激动!
这可是要扳倒朝中丞相的节奏!
作为校检的头目,他能打倒的大臣地位越高,那他的功劳也就越大!
胡惟庸是丞相,还是李善长的亲家!
这么牛逼的人被他毛骧给弄倒台,那可以预见的,他的人生将到达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都是毛骧自己想的,实际如何,他还不清楚。
不过激动过后,毛骧又犯了愁:刘伯温的案子差了两年多没有一点眉目,这次徐达的事情,还是季礴长给的线索!想查胡惟庸的其他恶行,那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于是,思来想去,毛骧弱弱地向朱元璋告罪:“陛下,臣刚才答应的太快,但现在想想,连魏国公的案子都是公子季礴长给的线索,要查胡惟庸其他事情,以臣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成事!所以臣想着,再去拜访一下公子。”
朱元璋眯起了眼。
毛骧的担心他也理解。
毕竟,刘伯温的事让他查了两年,连个毛都没查到。
但如果再去问季礴长,是不是显得咱这朝廷太无能?
好面子的朱元璋很是纠结,奈何又对胡惟庸恨的牙根痒痒,于是最终朱元璋还是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拜访就拜访吧!”
“反正丢面子是一定的,咱索性自己去得了!”
换了一身行头后,朱元璋低调地出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