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海禁的决定,迅速得到了满朝大臣的通过。

本以为今天的早朝就此结束,但朱元璋却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今天第二条要议论的事情。

“大家稍安勿躁,今日咱还有一事,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大家也都知道,古往今来贵农贱商,本朝也不例外,故而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民间的手工活计。”

“但最近咱觉得,是不是该废除这条制度,给天下百姓多一条谋生的路子?”

话音未落,朝臣们又是一阵嗡嗡嗡。

“陛下,商人不事生产,只靠低买高卖以获利。若不加以打压,恐怕天下人都会争相效仿!长此以往,谁来耕田,朝廷向谁收税?”

李善长当即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百官也纷纷附和,明显对朱元璋的说法并不看好。

朱元璋自己不想和他们争论,于是又目视朱标。

朱标酝酿了一下,便又站了起来。

“诸位,其实陛下放松甚至废止对手工行业的打压,不为别的,只为充实国库。”

“大家也知道,眼下国库空虚,可修路修渠赈济灾民诸如此类,都需要大量的钱财!”

“一旦放开手工业,朝廷或可征收到不菲的税收!”

“至于左相担心的百姓辍耕问题,其实百姓不过是在农闲的时候做一些手工,但凡家里有田,谁会荒废掉?”

李善长想了想,还是微微摇头:“太子说的固然是对的,但寻常百姓会做什么手工?不过是编个竹筐,编个草鞋,这东西原本也卖不了几个钱,想从中收税充实国库,那几乎没什么效果。”

朱元璋当即笑到:“若咱把皇室的一些东西放开给百姓呢?比如点翠,比如琉璃!”

百官听的个个露出了惊讶之色。

点翠、琉璃这些,都是皇室专享,谁也没想过朱元璋会来这么一手!

但这东西如果真的流入民间,那肯定会受到达官显贵的争相抢购!

这些东西原本就价高,如果把这技术教给更多的百姓,产量一旦上来,那获利显然很客观!

“陛下,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李善长有些激动。

在他的印象里,老朱是个小气的人,这些好东西,怎么可能流落民间?

但实际上,朱元璋也是个务实的人,比起花里胡哨的珍宝,他更喜欢实际的钱财!

“咱是皇帝,咱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你们就说开放手工能不能赚钱?”

众人当即纷纷点头。

开玩笑,琉璃比玉都贵,点翠的用料本身就珍贵无比,这些东西一旦推向民间,那当然能大赚!

朱元璋见状,便又笑了起来:“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事能赚钱,能充实国库,那就这么定了!继开放海运之后,手工业以后也不要打压了!如今元人还在周围活跃,倭寇还屡屡上岸犯境,我们做事,一切都要务实,都要以充实大明国力为主!”

群臣纷纷颔首,仔细想想,今天的朝会开的含金量太高了!

不管是开放海运,还是鼓励手工,这都是改变基本国策的事情!

关键,这两样听着好像都能显著增加国力的样子!

作为大明的一份子,即便是胡惟庸都为之激动。

不过,就在大臣们以为,这个朝会也就这样的时候,朱元璋却又掏出了一样事情。

“对了,今天咱还要和户部、工部特别交代一件事!”

“你们可知道,民间种田,有沤肥一说?”

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有的一脸茫然,不过也有人出身寒微,微微颔首。

“不管你们懂不懂,但咱都要你们着手去做一件事!”

“咱听说,这粪肥如果直接用,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烧苗,比如虫害。但是经过沤肥,也就是晾晒几个月后再使用,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所以,你们要安排人手,一面走访民间,问问百姓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要亲自耕种,使用沤过的粪肥和没有沤过的,比对一下收成!”

“如果沤肥有效,那么,以后要让各地布政使司加以推广!”

百官一阵懵逼。

好端端的,怎么聊到那玩意上来了?

一些豪门出身之人,甚至都有些嫌弃,感觉聊到这话题时,大殿之中都多了一股气味。

户部有劝课之责,和这事倒还真有关系,于是侍郎郭恒赶忙出来询问。

“陛下,不知这沤肥相关的问题,出自何人之口?”

朱元璋摆摆手:“说了你也不认识,总之,你记住咱交代的这事,认真落实就行。此事,关乎咱大明朝万千百姓的温饱问题,谁要敢马虎,咱定会从严处置!”

见朱元璋这么认真,便没人敢问东问西,朝会也就此很快结束。

不过身为左相和右相的李善长和胡惟庸,却感觉到今天的怪异之处,于是下朝后,胡惟庸跟着来了李善长府上,二人就闭门嘀咕起来。

“相爷,陛下和太子今天看着有些古怪啊。”

“惟庸呐,若老夫没猜错,陛下这是得了高人指点。”

“高人?哪个高人有这等见识,这样的胆魄,还敢和陛下说这些?海禁什么的,可都是陛下亲自定的国策,刘伯温活着的时候,都不敢对这些国策指指点点。”

李善长眯着眼,半晌没说话,但脸上渐渐露出了忧色。

“放眼朝中,没人有这样的见识,更没人有这样的胆子!怕就怕,陛下真遇见了咱们都不认识的高人!果真如此……老夫这位置,怕是不好传给你了啊!”

同为淮西人,二人之间还有姻亲关系,李善长这两年眼看着就要致仕,他是很想让胡惟庸接替自己左相之位的。

“相爷,有这么严重?”胡惟庸这人很自信,甚至自负,就有些不相信。

李善长却轻叹一声:“今日陛下对他所说之事明显持赞成的态度,而且这些事情明摆着太子也十分清楚!看来,那高人深得陛下和太子之心,这是你我都无法比拟的!这个人,必定是你升迁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胡惟庸闻言,目中顿时闪过一抹凶光:“既如此,那我就派人明察暗访,找到此人!哼,刘伯温我都能治,区区一个刚冒出来的新人,我不信压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