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礴长和朱棣在巢湖几日,便和这里的将士把关系搞的通顺。

随即便领着大部队来船厂认领宝船。

过年期间工匠没休息,依旧在埋头苦干,如今大船不多不少,一共二十艘整。

这些宝船还不是大明宝船的巅峰水平,只是工匠们的试手作品,所以每艘船只能容纳五百人左右,和千人级超大宝船还有差距。

不过这也让巢湖将士感到极大的新奇。

他们的船只,不少还是从元朝手上抢来的,十几年过去,早已破败不堪,至于后来造的船只,因为早没了水战的必要,多是防范运河沿途蟊贼的,故而船只很小。

如今亲眼见了这宝船,个个惊叹万分!

“果真是大手笔!这么大的船,外邦见了怕得被吓的尿裤子!”

“难怪指挥使大人说保证咱们个个赚的盆满钵满!有这么大的船,沿途小国哪个见了不得俯首称臣,主动上缴钱财宝物?”

一时间,巢湖水师士气旺盛,辛苦操练半个月,下一步便是真正的出海了!

“大哥,咱们这出海第一站要选到哪里?”

夜里,小口品着台子的朱棣,对接下来季礴长的计划很是好奇。

“去哪?我看琉球是个不错的去处。”

季礴长其实已经想了好多天,反复斟酌过后,还是觉得琉球才是第一站的首选之地。

琉球距离京师最近,比高丽都近一些。

虽然现阶段琉球还没统一,有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三股势力,但这三股势力在之前入朝称臣纳贡,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

所以去琉球,既近又安全,到了琉球后,还能让水师将士学习登岛、补给这些。

至于隔壁高丽,这些年高丽内讧,前几年大明派去的使臣都被杀了,现在两家交恶,贸然前往,恐有不测。

当然了,造访高丽也不能排的太靠后。

因为改朝换代的李成桂现在还没废了高丽王,还没有改朝换代的实力。

这个时候结交李成桂,更容易增加高丽对大明的好感度。

去的晚了,李成桂大势已成的话,那大明对高丽的话语权就会小很多。

朱棣毕竟还年轻,不是永乐帝,过去十几年里,读的是圣贤书,后来不读书又去凤阳练兵,对周围的事情几乎没什么了解。

季礴长说去琉球,朱棣也没有意见。

“好像从前听父……父亲说过,这琉球小国对咱大明颇为恭敬。不过据说这琉球落后贫穷,咱造访琉球,有啥好处吗?”

“好处?练兵就是最大的好处!”

对于这个看起来没啥见识的五弟,季礴长不吝赐教。

“另外,琉球虽弱,可也饱受倭寇的袭扰。我们最晚明年就要下大力气打击倭寇,虽然打仗用不着琉球,但补给方面,难免会用到。”

“再说了,我们和琉球关系好,那被包围的高丽,自然也得更加老实乖巧。”

“除此之外,将来灭倭的时候,还能从琉球北上,打击倭国南面一些岛屿。”

“总而言之,访问琉球,搞好关系,对咱大明朝好处多多!”

朱棣见其侃侃而谈,不禁听的入迷,感觉自己的大哥真是见多识广,太牛逼了!

“大哥,什么时候小弟也能像你一样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这个?恐怕有些难。大哥这积累,你怕是一辈子都学不完啊。”

朱棣见他一脸认真,不禁有些气馁,但转念一想,既然学不完,那一辈子跟着大哥,听大哥指点不就完了?

至于季礴长自己,更不清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朱家,将来要和老朱家生出极深的渊源。

等巢湖水师把宝船熟悉的差不多了,季礴长便下令启航。

二十艘宝船倾巢而出,江面上浩浩荡荡的,蔚为壮观!

路过京师一带时,朱元璋带着太子专程出来,居高远眺。

“你大哥设计的这宝船,看着真是养眼!料想那些小国看到这样的船队,怕是更加敬仰我朝天威!海上的倭寇见了宝船,不知以后还敢不敢再来?”

朱元璋感慨万千,想着如果早 遇见季礴长,何必还搞什么海禁,早几年开拓财路,打造宝船,海上的倭寇怕是早被打的屁滚尿流,不敢再袭扰东南沿海。

朱标则看着船头意气风发的朱标,颇感羡慕。

“父皇,其实儿臣也很想跟着大哥出海,见见外面的世界,是不是真如大哥所说那么大,那么丰富多彩!”

朱元璋听的乐呵呵的:“不光你想去,咱都想去!不过这出海毕竟凶险难测,咱和你的性命关系到大明朝安稳,是万万不能涉险的。”

朱标苦笑,又有些怅然,感觉季礴长一旦进了水师,以后怕是再也没什么功夫给他传授惊世骇俗的知识。

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被老四朱棣给比下去?

不过朱元璋显然没有他的顾虑,还在为将来构思着。

“你这个大哥,真是个奇人,奇才!标儿,今后等你继位,可一定要多多发掘他的才能!咱总感觉,你大哥会把大明朝推向一个亘古不见的强盛帝国!”

朱标感觉内心一阵躁动,想着有朝一日登基,想着有季礴长这样的奇才辅佐,就难免生出一股豪情壮志!

成吉思汗虽然一统草原,但后来的儿孙把他的事业推向了顶峰。

自己会不会也像元人一样,能走的比老爹朱元璋更远?

“不知道大哥此行先要去哪?巢湖水师刚刚得了这些宝船,我才以大哥的聪明,必不会贸然带着他们开战!也许,他会去琉球,吕宋这些地方。”

朱标身为太子,对朝务、大明周边情况的掌握,确实比朱棣强了太多。

甚至不用思考,就猜到了季礴长的去向。

朱元璋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个推测。

“周围大小邦国几乎都受到倭寇的袭扰,你大哥能造访沿途小国,加强关系,这对以后消灭倭寇有极大的好处。若他真是个聪明人,那他得把周边的关系都捋一捋。”

如果在大明的主导下,除掉了倭寇这个心腹大患,那大明朝自然会被周围所有外邦奉为宗主国。

想想以后万国来朝的场面,朱元璋脸上的喜色难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