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朝廷新贵
万万没想到,快过年的时候,红衣大炮突然发威,立下了大功!
季礴长既感觉意外,又感觉有些振奋,还有些飘飘然。
这是大明朝,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火器得来的大胜,没准凭这功劳,自己的名字会被收录于史册。
想想以后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要被世人观瞻,没准,全球各国的火炮都要奉自己为鼻祖!
季礴长内心一阵躁动,对于远航出海的渴望也更加的迫切!
宝船上安装的红衣大炮,每到一地,都必定会给世人留下难忘的回忆,即便大明朝不统治那些地方,那可怕的威力和声音,也会被各地的人们世代相传。
也许几百年后,爱做梦的欧美人士,会把这当成史上最早的外星人事件。
看朱元璋台子就肥肠吃的正香,季礴长便趁机询问:“义父,你说朝廷啥时候会下令出海?到时候,会不会用我?”
朱元璋哑然失笑:“怎么,坐不住了?这么急着出海?现在才造了十多艘宝船,按照你的构想,运兵船、补给船都是没造。想出海,怕是还得等几个月。”
一听还要等几个月,季礴长顿感抓挠的厉害。
眼珠一转,又有了想法。
“义父,这些补给船什么的,那得离得很远的时候才用得到。若是到临近的小国,根本不需要!而且要想出海远航,咱也得一步一步来,先从近的这些小国开始不是?所以我觉得吧,过了年就能出海了,就先访问一下周围的这些邻国,比如高丽,比如安南,甚至远一些,登陆倭国瞧瞧!”
季礴长这话说的在理,朱元璋顿时思索了一番。
“也是,不及早实操一番,将来一旦远离本土深入大海,没准会出大问题!那就先出去转转,正好这些年倭寇越来越猖獗,等水师将士熟悉战船之后,没准还能帮咱大明朝和周围小国解决这个大患!”
其实,倭寇也并非都是倭国的人,周围大小国家都有参与,但实事求是来说,主力其实是大明本土的人士。
这些人或者因为元朝的压迫,或者因为在朱元璋手上犯了事,于是选择了落草为寇。
这些倭寇,不光劫掠大明朝东南沿海,还在周边小国长年累月搞事情。
就比如隔壁高丽王朝,其大将李成桂在击退北方的红巾军和元军后,便一直致力于和倭寇打仗中。
高丽如此,安南等国也是如此。
倭寇的大本营在马六甲一带,所以那边的安南、真腊、暹罗等国,都因此遭了秧。
这些国家比起大明来实在是太落后,保证本土还勉强能做到,但要想扫清匪患,属实有心无力。
但如果大明水师能够击败倭寇,必定能赢得周边小国的敬仰,如果再愿意出兵帮助周围小国扫清倭寇,那以后的进贡可是少不了的。
季礴长因为是穿越者,对这些情况颇为了解,眼珠一转,脑子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
“义父,那您看我啥时候能入职水师?这兵部我呆着没啥用,到了水师中,最起码我也能做个狗头军师!”
朱元璋不禁笑了:“不许这样说,军师就军师,什么狗头,难听!你也莫急,咱吃完这盘肥肠就回去,见了皇帝就给你办妥此事,保管把你调入水师!”
季礴长顿时暗暗激动。
如今自己是兵部正三品,如果平调入水师,就是都指挥佥事。
按照大明的制度,一个指挥使司里头,有一个指挥使,两个都指挥同知,还有四个分掌具体军务的都指挥佥事。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平调过去,也就只有三个人能够稳压自己一头。
这比在兵部都快活,在兵部,还要随时担心头上顶着的朱元璋,一旦出海,以自己的能耐,怕是没人敢得罪。
在他的注视下,朱元璋终于不负所望吃光了肥肠,随即兴冲冲回宫。
回宫后,朱元璋才知道大臣们还在和太子朱标喝酒吃肉,不禁有些感慨。
“这大明朝,大部分大臣都是混吃混喝而已,真正能影响大明国运的,只有咱和季礴长!这么看来,咱更得重用长儿,以期打造万世不落的大明帝国!”
酝酿了一下,朱元璋便提笔开始草拟诏书。
“这小子对外面的世界那么熟悉,那一旦出海,听他的准没错!”
“若让他平调到水师,那上面的都指挥使和都指挥同知未必会听他的!”
“不过他毕竟没有掌兵的经验,若让他担任都指挥使,全权统帅水师,又怕他压不住下面的人!”
“对了!还有老四!老四对长儿十分敬重,也愿意出海立功!这小子聪明,这几年在凤阳练兵颇有成效!他们俩人搭配,咱也放心!”
于是,朱元璋大笔一挥,直接将季礴长提拔为水师都指挥使,又火速将朱棣叫来。
“咱已经让你大哥做了水师指挥使,你若是愿意出海,咱就给你个都指挥同知的差事!这样你大哥掌握大军的大方向,你帮他统兵。如此,咱就能高枕无忧。”
朱棣自然没有意见。
“父皇,我大哥才能过人,对远航这种事比任何人都懂得多!若水师将士听他指挥,必能有所收获!儿臣佩服大哥,愿意做大哥的下属!”
朱棣表态毫无做作,朱元璋便再无其他顾虑。
“对了,你大哥嫌宝船造的慢,故而打算过了年就动身,先绕着周围小国转转,让周边小国和倭寇知道咱大明朝的国威!稍后,便要清剿周围倭寇,为远航做好准备。你趁着这些日子赶紧和家里交代一下,免得要走了,却又拖拖拉拉的。”
不料朱棣一脸狂喜:“父皇,儿臣早想出去见识见识,家里的人也都早就交代过!大哥要过了年就走,那儿臣随时能跟上!”
朱元璋不禁大为感慨:“你俩都是想干实事的,你们走一起,还真是绝配!出去好好听你大哥的话,若是有所收获,回来咱必有重赏!”
朱元璋也想不到,自己的一番感慨,以后让朱标和季礴长成了最铁的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