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龙江造船厂
有了朱棣这个小跟班后,季礴长便不甘于继续在兵部看奏报,而是想着去船厂,实地看看造船的进度,以及船只的性能。
于是上朝的时候,季礴长便站出来,和高坐在宝座上的朱元璋打了个招呼。
“陛下,臣想去龙江造船厂走一趟,看看那边进展如何。”
朱元璋其实想说,兵部那边的文书,不都把船厂进度写的明明白白,还需要亲自去?
但他怕一说话暴露了自己,于是直接点头应允。
下朝后还想去找季礴长聊聊,结果季礴长已经领着朱棣走了。
龙江造船厂,这地方始建于南宋,到了老朱这里,早先为了讨伐方国珍等,后来为了对付海盗,也为了漕运,总之这地方一直在使用。
船厂长六百余丈,宽约一百五十丈,但今年为了建造季礴长设计的宝船,还对这里做了拓宽。
另外,原本朱元璋在这里设了四百户工匠,但因为宝船体量巨大,朱元璋已经将本地匠户增加到三千户。
不得不说,朱元璋对于一个看不见的愿景,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三千匠户,不事生产,转职造船,他们的吃穿用度都靠朝廷拨款,而且,也许未来数年之内都看不到一点回报。
朱元璋能养这么多闲人,足见其魄力。
当然了,这其中,对季礴长的信任是根本。
如果不是相信季礴长,打死朱元璋都不会增加数倍的匠户。
季礴长和朱棣哥俩到了船厂外围,就远远地看到江上飘着个庞然大物。
走近了才看到,船体还有一半在船坞。
叫了几个管事的过来一问才知,这就是季礴长要的那种宝船。
从下面看,那宝船虽然还没有装桅杆,但上面已经层层加盖了船舱,有种直入云霄之感。
“大哥,我怎么感觉自己很渺小?”
朱棣看着这种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很受震撼!
季礴长笑了笑:“从下面看是感觉渺小,不过若是登上宝船的高处,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朱棣有些怀疑,但还是跟着季礴长上去。
上面不少工匠还在叮叮当当的建造中年,季礴长一面和众人打招呼,一面沿着楼梯一直往上走,直到最后到了高处的甲板上。
从这里居高临下看去,下面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渺小。
朱棣扫视一圈后,激动无比:“大哥!在这里俯瞰下去,真有俯视苍生,睥睨万物之感!”
季礴长笑着微微颔首:“那你想想,如果那些海盗倭寇遇到咱们这宝船,会是什么感觉?”
朱棣想了想,更加激动:“我想,海盗见了咱大明朝这样的宝船,怕是此生再也不敢踏足大明海域!”
季礴长大笑起来。
郑和出海的时候,宝船都能给外族留下极大的震撼。
现在自己比郑和早几十年出海,定会对外族造成更大的冲击!
现在倭国那边,一众大名还在割据中,若有几十艘宝船压上去,准让小日子吃不消!
这时候,船厂几个工头听说朝廷来人,匆匆上来。
看到季礴长官服后,赶紧行礼:“我等不知上使来此,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季礴长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场面,朱棣倒是无感,直接摆摆手:“无妨。”
几个工头见他们这么好说话,这才松了口气。
既然是工头,季礴长便决定问问他们具体的情况。
“迄今为止,一共造了多少宝船?”
“回禀大人,迄今为止,一共造了五艘宝船,这是第六艘!”
季礴长大感吃惊,前不久,才刚刚得知造了一艘,想不到才过去没多久,第六艘宝船也只剩下装桅杆了!
“速度不错啊!现在大概多久能造一艘出来?”
“现阶段,半个月差不多能造一艘,我们同时有两组开造,所以快上一些。以后更多的工匠学会了,速度还能继续提升!另外,附近几座船厂若同时开工,造船速度还能进一步提升!”
这龙江宝船厂只是大明朝清江督造船厂的一个厂子,应天府周围,还有一些大小船厂。
如果都用来造宝船,而且工匠足够的情况下,那造船速度确实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个时候,季礴长倒是明白了永乐年间怎么能有数百艘宝船横空出世了。
“你们做的很不错!不过,还要继续努力。”
套用了后世常听到的官腔后,季礴长又具体叮嘱了一番。
“要尽快培养更多工匠出来,以后不光有船只建造,还有船只的维修保养!如果懂宝船的工匠少了,那后面麻烦不少!”
几个工头一阵点头,把季礴长的话牢记在心。
“对了,宝船这么大,如果有大风大浪来袭,你们有什么办法保证不会侧翻?”
季礴长审视着巨大的船体,问了个最要紧的问题。
这个问题,显然大家都是有研究的。
一个工头当即表示:“出海前祭妈祖,可保船只不会翻。”
窝尼玛……
季礴长当时都差点笑了,还很想给这帮人科普一下。
但想到这是明朝,季礴长还是决定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船体结构上面做文章的那种办法。”
这一回,工头们纷纷摇头。
“大人,众所周知,出海翻不翻全看运气!”
“大人,大船不容易翻,这宝船已经大到了极致,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但季礴长刚才上来时,却看到船体下面光溜溜的,这样海上稍微有点风浪就会引起船体晃动。
这样不光容易侧翻,还容易让船员落水,无法控制船只!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季礴长也是有些想法的。
后世大船的平衡,一个是靠两侧的减摇鳍,一个是靠船下的舭龙骨。
减摇鳍没有陀螺仪的话,无法调节。
但舭龙骨是可以加装上去的。
所谓的舭龙骨,只不过是在船下假装木板,起到粘连水的作用,以此使得船体和水之间拉扯,减少船体侧倾幅度。
季礴长也不废话,当即把工头们聚在一起,现场在甲板上比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