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大宋边境,向宋辽交战线一点点挪去。

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踏得大地都在颤抖,辽军!

不一会,我看到山坡下道路尽头一队丢盔弃甲的士卒跌跌撞撞的逃来,污渍斑驳的脸上藏不住慌张神色,应该是溃军,但逃得这么急,附近一定有辽军追击!

不出所料,辽国骑兵紧紧的跟了上来,一边队形整齐,战意昂扬,一边队伍散乱,争相逃命,身为一个宋国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先救人!

一把制式军刀飞出,却斩在了对面山坡上的巨石上,巨石碎成几块,砸落下来,下面的辽军军官大喊着什么,整支骑兵停下,谨慎的观察四周,我接连几岁三块巨石,让辽军将领以为有埋伏,下令撤退。

那支一百多人的溃军见自己得救了,人人喜极而泣,呵,这么大动静,就不怕把辽骑在吸引回来。

我抓了个还算镇定的,从他口中得知,前几月宋军大败,辽军占了好几个州,现下溃军还未聚拢,无法组织有效反击,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快速聚拢溃军,组织反击或者防御。

我顺利的收拢了这支溃军,继续向南,试图收拢更多溃军。

过了些时日,我们到达了檀州(名字取的随意,不要在意)地界,檀州的木边城是一座牢固的城池,驻扎着五千守军,那里可能会有许多溃军聚集。

如我所料,有多股溃军正向木边城聚拢,可其中有多少敢战之军就不知道了,我们也随之进了城,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一千余人汇聚于木边城。

前段时间,在前线,有人同样聚集了大量溃军,进行了反击,可惜失败了,现下正向木边城退来。

据天机阁消息,大辽此次南下攻宋是几个皇子为了夺嫡,可以说这场战争决定了下一个辽帝的人选,怪不得这么卖力。

几日后,从城墙上看去远处的那道黑线已经远远有些黑线,应是前线刚刚溃败的宋军。

为什么那道黑线速度这么慢,还隐隐有些混乱,不应该呀,难道是辽军追来了?

先去看看!

我全力赶往远处的那道黑线。

我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有几支辽人打扮的骑兵钻入宋军阵营,不,现在不能称为阵营,只能算人群!

一个身披薄甲的年轻人在周围几个老卒的护拥下举着长剑试图指挥队伍,让队形不要乱,这个军官军事素养不错啊,没有慌忙逃窜,得帮帮他!

制式军刀又一次出鞘,不过这次是斩向辽军,所幸对方来的只是轻骑,加上宋军的配合,瞬间辽军就被击退。

这年轻将领叫作周太康,这太平的名字,却生在了这不太平的时代,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在木边城中又过了几日,从哪位年轻将领口中了解到,前方大败后,有许多人尝试着聚拢溃军,可辽国骑兵总是从不同地方冒出,刚刚聚集的军队顷刻间被冲散,他这支几百人的军队,也是遭遇了几次辽军骚扰,好不容易才保留下来的。

几日下来,聚拢到木边城的溃军越来越多,城内都快无法容纳了,可,也到此为止了,所有人都知道,辽军主力要来了,其余还没来的,要么是逃的路与他们不同,要么已经死在路上,死在辽军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