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解决伐楚士卒的后顾之忧
内殿,在昌平君离开内殿后,秦王嬴政便彻底松了口气。
安抚好昌平君,灭楚之事,他便算安排妥当了。
如此,便万无一失了。
只是,他刚想舒缓舒缓时,郎官却是把一份急奏送来内殿了。
“大王,王翦将军递来的。”
秦王嬴政沉默了,他不想看王翦的奏疏,但想了想,还是对赵高说道。
“接过来。”
等赵高拿来后,秦王嬴政缓缓打开了。
里面只有几句话,很是显眼。
大王,臣自觉年迈,老不堪用,且常年有病,愿辞朝,回老家频阳休养。
王翦的老家,便是在大秦关中频阳,也即是后世的陕西富平。
看完奏疏,秦王嬴政彻底沉默了,紧接着大笑起来。
“好,王翦,你觉得李信不可能成功,但寡人偏偏就相信李信。”
“准了,准了,让他回频阳。”
此时的秦王嬴政,愤怒无比。
王翦,是在让他难堪。
什么老不堪用,什么常年有病,都是借口。
但他偏偏不惯着。
在准了王翦奏疏后,秦王嬴政,又沉默了起来。
他忽然看向赵高,轻声道。
“扶苏如何了?”
说来说去,扶苏才是他最关心的人。
赵高老老实实回道。
“长公子在与昌平君道别后,直回长公子殿了。”
听到这,秦王嬴政这才放心。
而在长公子殿,此时的扶苏,正在纠结着该不该去见秦王嬴政。
但在仔细思索后,还是不去见了,因为一切已挽不回了。
秦王嬴政既然已下了命令,便绝不会有撤回来的可能。
他要是再去劝说,可能会令父子俩关系恶化,得不偿失。
所以,他只能在心里祝福,李信,此去,必灭楚。
至于他的舅舅昌平君,他也只能希望他不叛秦。
他是决不会陪着他舅舅昌平君去郢陈的,因为这会置他的生命于险地,不值当。
在李信伐楚这件事落下帷幕后,扶苏一时之间却是不知道做啥了。
因为急需的发现发明,他都已发现发明出来了。
只是,当想到要去发现发明其他东西时,扶苏发现自己全没有心思。
因为他的心,在牵挂着伐楚的二十万士卒。
李信伐楚,很可能大败。
“或许,我该为那二十万士卒做些什么吧!”
长公子殿中,扶苏在念叨了一下后,便坚定了想法。
既然已不可改变,那便努力做好准备。
仅一会,扶苏便想好了一个对策,可让他为那二十万士卒尽一份力。
那便是,写书信。
这在后世是一个极其简单且普遍的法子,但在先秦,却是不行。
因为先秦没有纸张,而竹简是极其笨重且制作不易的。
若让二十万士卒都用竹简留言,那对于大秦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且在其中浪费的人力物力,都将让咸阳大臣反对。
但若是换成纸张,那就不一样了。
纸张所占用空间不多,且易携带。
相比于竹简,便宜与便利了太多太多。
且这事,秦王嬴政也会同意的。
秦王嬴政,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
这事,会极大的鼓舞士卒士气。
且写书信回家报平安之类的,在纸张出现后,也是华夏的传统。
在想好这一个对策后,扶苏便立即前往内殿,去面见秦王嬴政了。
内殿,当郎官说长公子求见时,秦王嬴政还有些不可置信。
但当郎官再说一遍后,秦王嬴政便清楚了,扶苏是真的来拜访他了。
他不清楚扶苏来做什么,但他就是怕扶苏求着他让王翦伐楚。
但当想到他已让李信伐楚后,他便松了口气,即刻道。
“召。”
当扶苏进来后,秦王嬴政还是有些紧张,他怕扶苏与他吵架。
但当扶苏行完礼说话后,他沉默了。
“父皇虽已令李信将军灭楚?但父皇可考虑过魏地的士卒?他们已半年没回家了。”
“灭魏之后,魏地士卒应是渴望回家见妻儿老小的,但父皇的一道令旨,将令他们继续停留在魏地,等待李信再次带领他们灭楚。”
“这样的士卒,有士气吗?心中,没有怨气吗?”
“打了胜仗不能回家,家中的妻儿老小,又是如何想的?”
秦王嬴政从没想过扶苏会说这些话,而这些,在扶苏说后,也让秦王嬴政担心了起来。
因为确确实实,是他的过。
若在往常,这些士卒在打完仗后,便可以回家见妻儿老小了,但在今年却是不行。
因为,他想趁机灭楚。
就在秦王嬴政想说出他的心里话时,扶苏却是再次说道。
“父皇,儿臣却是有一个法子,可振士卒士气。”
“且也可让士卒,无后顾之忧的随李信灭楚。”
秦王嬴政立即惊讶了起来,他没想到扶苏是来给他献法子的。
他还以为扶苏是来阻止他的呢!
一听扶苏是来献法子的,秦王嬴政便立即道。
“扶苏,且说来。”
于是,扶苏立即道。
“父皇,可用纸张令会写字的吏员或士卒记录士卒的话,传回家乡。”
“纸张,易制造且便宜易携带,比竹简好用多了。”
“只要让魏地士卒留下言语,那么魏地士卒的士气,便可大用。”
秦王嬴政立即大喜起来。
对于这,他倒是疏忽了。
“吾儿甚是聪慧。”
在说了这话后,秦王嬴政立即令赵高拿来纸张,开始书写旨意。
有写给李信的,也有写给少府的。
因为纸张,便归少府管。
在写完盖好玉玺之后,秦王嬴政便让赵高令人快速传递下去。
紧接着,再看向扶苏,笑道。
“扶苏,且坐下与父皇喝几杯茶。”
现在,秦王嬴政的心情无比好。
扶苏自是不会拒绝,他也希望他的父皇心情每天都好无比。
……
李信府邸,蒙恬已来到了这,李信也汇集起了跟随他的亲随将领。
他刚想前往军营,便有郎官骑着快马高声呼道。
“李信将军,大王有旨。”
郎官就是怕追不上李信,才骑着快马来的,且这也是赵高赵大人专门吩咐的。
李信疑惑,但他还是下了马,大王旨意耽误不得。
在李信下马后,郎官也来到了李信面前,紧接着下马,直接把信件递给李信。
“李信将军,大王的话都在信件中。”
秦王嬴政,并没有让他传什么口谕。
李信笑了起来,双手接过,随即缓缓打开。
看完之后,李信赞叹。
随即看向咸阳宫,恭敬行礼。
“李信谢大王与长公子指点之恩。”
“李信也代魏地士卒谢大王与长公子之恩。”
“此去伐楚,李信保证,必胜。”
(王翦:老家大秦关中频阳,即后世的陕西富平人。前225年,在与李信争伐楚主将之位失败后,便立即称病辞朝,回老家频阳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