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丞相昌平君的心事
世人只知蒙恬镇守边境,大败匈奴,但却不知,在前225年前,蒙恬一事无成。
蒙恬约前259年出生,与秦王嬴政同岁,在前225年,已三十四或三十五岁了。
但如今,他却没有一件拿的出手的战绩。
他已中年,但在蒙家的光环以及大秦猛将如云的年代,他黯淡无光。
李信比他岁数小,却已扛起了大秦少壮派的一片天。
作为副将辅助王翦灭赵,作为副将辅助王翦横扫燕国,并带回燕太子丹的人头。
而他,蒙恬呢?
却只怕自己兵法不精,频频求教于国尉尉缭。
他想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他想要秦王嬴政给他一个机会,或国尉尉缭给他一个机会,但机会迟迟不来,但他的年岁却日日增加。
他想求教于他亲爹蒙武,但在王翦王贲父子的光环下,他亲爹蒙武也显得黯淡无光。
他无可奈何,但在这时候,李信却愈加亲近他。
他自是抓住机会,归入大秦少壮派。
在大秦少壮派里面,他年龄最大。
读的兵书虽多,但却没有施展之地,李信懂他,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为此,他连他亲爹蒙武都瞒住,他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而今,机会来了,秦王嬴政同意了李信伐楚,他将作为李信副将同行。
这将是极少的机会,让他这个中年男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弱于任何名将,他也有名将的潜质。
他表面平静,内心已有波浪在滔滔滚动。
他想向秦王嬴政与大秦百姓证明,蒙家,自蒙骜之后,依旧可扛起大秦的一片天。
蒙家,将依旧辉煌。
蒙恬在喝完杯中酒后,又向秦王嬴政郑重行礼。
“蒙恬,谢过大王!”
一次谢,不足以道尽他心中的感激。
秦王嬴政笑了起来,他看着与他同岁的男人,眼中满是鼓励。
“蒙恬,寡人相信你,也相信李信。”
蒙恬更加激动了。
在蒙恬退下后,秦王嬴政便看向扶苏,感慨道。
“蒙恬,太憋屈了,他太想证明自己了。”
“此次,便是他的机会。”
“国尉也曾向寡人说过,蒙恬可堪大用,如今正是他的机会。”
一旁的扶苏,并不想说话。
他心中清楚,此次伐楚,蒙恬会从天堂坠入地狱。
世上哪有那么多名将,只有经过一步步磨砺,与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后,才最终成长起来的稳妥将领。
伐楚失败后,李信与蒙恬,都将得到极大的成长。
但蒙恬因为有蒙家的光环,还有机会再证明自己,李信却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扶苏品味着杯中的酒,有些微苦涩,但之后是甘甜。
扶苏轻声回道:“父皇,或许吧!但此次或许不是蒙恬将军的机会,蒙恬将军的机会在后头。”
扶苏已经清楚,他改变不了秦王嬴政的想法了,但他可以尝试着,让悲剧不再发生。
秦王嬴政笑了起来。
“寡人相信这是蒙恬的机会。”
扶苏不再言语,秦王嬴政也慢慢品起酒来。
父子俩,都不想为此争吵。
下午时分,秦王嬴政在与扶苏吃完下午饭后,便对扶苏轻声道。
“扶苏,父皇想和昌平君聊些事,你便先回宫歇息吧!”
扶苏知道,这又是秦王嬴政的客套话了,让他离开。
而扶苏这时候也才想起,那日他只是请求昌平君不要叛秦,并没有交待什么事,所以此时也立即道。
“那好,父皇便先与舅舅聊天了,扶苏便先回宫。”
他想回长公子殿,把一些话写在纸张上,令侍从交给昌平君,以备不时之需。
秦王嬴政笑了起来,他没想到此次扶苏竟是这么听话。
在扶苏行完礼告退后,秦王嬴政便立即对赵高道。
“召昌平君。”
他确实有些话要和昌平君聊一聊,且扶苏不适合在场。
昌平君很快就来了。
在昌平君行完礼坐下后,秦王嬴政便立即道。
“昌平,你觉得楚国如何?”
昌平君,将是秦王嬴政做出决策前,召见的最后一个臣子。
席下的昌平君,沉稳回答道。
“回大王,不如秦国。”
一句话,便已道明了他的看法,秦王嬴政又笑道。
“那昌平君,你觉得目前的秦国可灭楚国吗?”
昌平君依旧沉稳的回答。
“可灭。”
秦王嬴政大笑了起来。
“好,好,寡人甚喜。”
“来,昌平君,且喝酒。”
至于他即将任命李信伐楚的事,秦王嬴政自是不会和昌平君说。
而昌平君,此时则是彬彬有礼地与秦王嬴政对杯喝酒。
夜幕时分,昌平君终于回到了府邸。
他脸上满是平静的表情,但心中却满是苦涩。
秦王嬴政,在喝酒之后,与他聊了他妹妹与扶苏之事。
秦王嬴政的意思很明白,寡人相信你,但你不要令寡人与扶苏失望。
他也不想啊!但可惜,他心里终究不舒服,但他也明白,秦王嬴政就是这样一个人。
昌平君在回了府邸之后,管家立即递来一封信件,并轻声道。
“大人,长公子令人送来的。”
一听到是扶苏的信件,昌平君的醉意便立即醒了。
紧接着,看向四周。
“都退下吧!”
他要一个人看扶苏的信件,他怕扶苏有其他事交待。
“唯。”
在其他人退下后,昌平君便就着烛光开始观看信件的内容:
舅舅,万不可和我父皇作对。
伐楚主将,是李信,舅舅需赞同李信。
扶苏。
昌平君沉默了,李信是伐楚主将之事,他完全不知道,扶苏来信他才知晓。
而他,却是大秦的丞相。
昌平君苦笑了起来,大秦哪有什么丞相,大秦只有秦王嬴政。
扶苏的来信用的是纸张,所以昌平君在看完后,便就着烛火,把这纸张给烧掉了。
尽管扶苏没有吩咐,但他不想扶苏给人落下把柄,尽管在大秦没有人敢参奏扶苏。
这是他作为扶苏舅舅的一点心意。
“阿妹,你要是还活着,该多好。”
“你兄长在大秦太孤独了。”
“扶苏,长大了,他很聪明,他会是未来的秦王。”
“但楚国要灭了,尽管我不忿于负刍夺位,但我更不想楚国灭国啊!”
“可我没有办法,我只是秦国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