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是在四月份魂穿回大秦的,但在杂七杂八的事情后,已经到了五月了。

而五月,扶苏印象最深的,就是魏国被大秦灭了。

大概是五月中旬左右,魏王假,从大梁城中走出,投降。

从此,魏国没了。

至于为何不看战报,那是扶苏想增加自己的言语说服力,不让李信出兵攻楚。

李信的出兵攻楚,大败后,对秦的打击很大很大,而扶苏也从此失去了舅舅昌平君。

内殿中,秦王嬴政与廷尉李斯都讶异地看着扶苏,他们没想到扶苏竟不看战报直接开口。

秦王嬴政直接道:“扶苏,不可儿戏,还是先看战报吧!”

就连王贲,都不敢保证在五月份内拿下大梁,扶苏又是怎敢如此的?

扶苏笑了起来。

“父皇,打个赌吧!王贲将军要是在五月份内拿下大梁,父皇就答应儿臣一个要求。”

“这个要求,只要儿臣提出来,父皇就一定要答应。”

“当然,父皇放心,儿臣知道分寸。”

这才是扶苏的目的所在,他想用这个要求,让秦王嬴政不任李信为伐楚大将。

然而秦王嬴政并没有如扶苏所愿,只是轻轻道。

“你且说出你的理由吧!”

如此执拗的扶苏,秦王嬴政只在之前的扶苏身上看到过,这几天可不多见。

但他尊重扶苏,扶苏要真是说出个缘由,他也愿意听一听。

扶苏有些失望,但他知道他父皇向来不轻易承诺。

然而,此次扶苏却执意如此。

“父皇,儿臣要是真说出缘由,且魏国也在五月份内被灭了,父皇是否可以答应儿臣的要求?”

秦王嬴政见扶苏很是郑重与认真,便笑道。

“魏国要是真在五月份内灭了,父皇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但不得违背父皇的原则。”

他向来不轻易承诺,但扶苏若执意要他的承诺,他也可答应。

毕竟,这些天扶苏的表现他很满意,他也一直想要奖赏扶苏,但又不知奖赏什么。

因为整个大秦,都将是扶苏的。

扶苏笑了起来,他父皇能给他一个承诺,他已经很开心了。

至于让秦王嬴政放弃原则,任何人都不能让秦王嬴政放弃原则。

扶苏立即道:“父皇,魏国无援军,且粮食进水,大梁城内的人,坚持不了多久。”

“三个月,已是极限。”

他只能如此说,秦王嬴政脸上立即闪过失望,李斯也是如此。

这种说辞,其实等同于没说。

“你且拿战报看看吧!”秦王嬴政并不在意那个承诺,扶苏却是于此时拿起战报观看了。

拿起战报观看之后,扶苏知道为何他父皇与李斯都无语了,因为王贲已经在战报里面说了。

魏国,要是死守大梁,三个月半内,秦军都无法攻破大梁。

水虽然可以浸进大梁城,但却不能把大梁城墙推倒,大梁城的城墙,太厚太厚了,也太高太高了。

秦军在水淹大梁后,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攻城队伍。

要想攻城,必须把水引开。

而一旦引开水,大梁城的困境便瞬间解了,大梁城也会变得更加难攻。

大梁城内的粮食,王贲并不知道有多少,大梁城内的粮食,只有魏国王室知晓。

但王贲给出个时间,三个月半往上……

王贲说的是对的,如果魏王假不投降的话,秦军真的要在三个月半以上才能攻破大梁,甚至四个月以上。

但魏王假的投降,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扶苏,只是占了先知,但他依旧说不出理由。

而劝降魏国的话,其实王贲一直在进行着,但没有太多效果。

看完战报的扶苏,很是尴尬,秦王嬴政见着扶苏的面容,笑了起来。

“还敢赌吗?”

扶苏不说话了,他只是嘴硬,且在前世知道魏国的具体灭亡时间。

但战争的胜负,若是换一个人,结局可能大为不同。

古人,并不蠢。

“扶苏,你且回去吧!”秦王嬴政见扶苏不说话了,便打发他走了。

扶苏也想走了,他实在太尴尬了,但在走前扶苏还是对秦王嬴政说道。

“父皇且记住,一旦扶苏说出一个有分寸的要求,父皇一定要答应。”

“魏国都还没灭呢!”

“那等魏国灭后父皇一定要记住。”

“知道了。”

在扶苏离去后,秦王嬴政便看向李斯。

“廷尉,你说说,扶苏懂军情吗?”

李斯立即尴尬起来。

他真没想到,扶苏竟如此不懂军情,但一想到自己一个堂堂法家大拿也不懂军情,便更尴尬了。

果然,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好。

长公子已经很厉害了,何必求全责备。

“是李斯大意了。”李斯立即认错。

紧接着,两人又聊起其他话来。

军情,当不得玩笑话,也当不得恭维话。

扶苏说五月份内魏国必灭,虽然有些讨好秦王嬴政,但并不能让秦王嬴政开心,他要的是确确实实的结果。

回到长公子殿后,扶苏在思索着这次对话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思索,他都给不出魏国在五月份内灭亡的理由。

他要是径直说魏王假会投降,他就会贻笑大方,或者要编一个鬼神传说,因为他今年才十七岁,根本就不了解魏王假啊!

论对魏王假的了解,秦王嬴政与尉缭,以及李斯还不够了解吗?且王贲,一直在对魏国劝降。

而鬼神之说,是扶苏最不愿意接触的,因为他不想他父皇再嗑仙丹,或被那些术士耍的团团转。

“幸好,父皇答应了我一个要求。”

想到这,扶苏便笑了起来,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秦王嬴政,最重承诺,但极少许诺。

……

魏国,大梁。

王贲站在大梁城的对面看着黄河与鸿沟之水顺着城墙缝隙流入大梁城内,面无表情。

两月半多了,大梁城还没破,这是对他的侮辱。

但他又毫无办法,他只能等待着,魏王投降,或大梁城内,再无食物。

这里的秦军,仅擅陆战。

水面上打斗,他玩不来,且很多秦军不擅水。

看着那已漫过小半城墙的水,王贲看着身边的副官,道。

“再选军中一千壮汉齐声喊,魏王降,降则不杀,不降,破城后,灭尽王公大族。”

“唯。”

在水淹大梁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王贲一直令身边士卒如此劝降。

但可惜没啥效果,魏国每次都会回话:魏国决不降。

也是因此,他才在战报上对秦王嬴政说:要打下大梁,要三月半以上。

他实在不清楚魏国的虚实。

而为将者,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