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这里聚集着大秦最优秀的匠人,他们可以修建大坝,也可以改进农用工具。

大秦的诸多奇技淫巧,全在这里。

但除了这些之外,他们还管着大秦的山海湖泽之税,所以来来往往的人极多。

但他们职权分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不得越位,但也不得渎职。

所以这里的人脸上没有笑容,有的只是匆忙以及紧迫,似乎要在一天之内,把一生之事都要做完。

然而,这千年如一日的工作,在这一天却发生了意外。

大秦长公子扶苏来到少府了,个个都惊讶,张头张望。

但一旦长公子向他们看去,他们便立刻低头,有的立即离去,有的垂头行礼。

而在少府之外,长公子扶苏携带着李斯之女李玉正在等待着少府派人前来接洽。

少府,因儒家的影响,扶苏前世并没有来过,这真是一大遗憾。

扶苏的车驾,在咸阳极其显眼,也曾在咸阳多次出行,会面儒生,所以咸阳中人并不陌生。

最主要的是扶苏身边的护卫,个个煞气满满,寻常人靠近不得,一看就是百战秦卒。

在咸阳,除秦王嬴政外,也就扶苏公子有如此牌面。

淳于越曾向秦王嬴政提议,减少长公子扶苏的护卫,但他只被秦王嬴政轻轻地看了一眼,便不再述说此事。

扶苏等了一会,少府中立即有人出来了, 来人步履缓慢,但坚定。面色黝黑,发有白色,双眼中有无尽的沧桑,但又似乎蕴藏了无数的智慧。

扶苏看着出来迎接他的人,瞳孔瞪大,随即大喊道。

“郑国先生,岂敢劳驾!”

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郑国,他受韩王安密谈,来秦疲秦,但他并没有疲秦,反而修建了让秦国得以征伐六国的郑国渠。

郑国渠一成,关中之地瞬间便沃野千里,无凶年,于是秦富强,得于卒诸侯。

单据扶苏所知,郑国渠可灌溉的关中土地便达到惊人的四万余顷,亩产更是达到一钟,也就是六石四斗,约莫两百多斤。

而秦时的生产力,一般是亩产六十到八十斤粮食,由此可知郑国所修建的郑国渠的恐怖,因此秦王政以郑国之名命名此渠。

韩灭后,郑国便接受秦王政的任命,成为大秦的少府之一。

郑国,可谓是大秦的大恩人,扶苏曾暗自将他与后世的袁老相比。

没有郑国,秦国便没有足够的粮食征伐六国,大秦一统的步伐也会延迟,秦王政的野心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扶苏在感谢郑国的同时,也感谢韩王安那个送宝童子,虽然韩王安已于去岁被处死。

扶苏对郑国先生的热情,少府中人眼中皆爆发出光彩,因为从没有一个长公子如此对待少府中人。

郑国有些唯唯,因为扶苏太热情了。

在相互寒暄几句后,郑国便直接道。

“长公子,不知此来少府何事?”

“来少府看诸多物事,是以知大秦。”

扶苏虽因郑国的出现意外了下,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他便是要到少府参观,顺便推出踏碓。

郑国意外了下,但想到少府的特殊,随即笑道。

“那长公子真是来对了。”

少府,在郑国眼中,是了解大秦的最佳地方。

唯有知工匠与手工业,才能知大秦。

扶苏微笑以对,但郑国接下来的话,却让扶苏再次震惊了。

“那郑国便让章邯带领长公子参观少府吧!”

章邯,顾名思义,便是那个差点力挽秦于狂澜的章邯。

带领二十万骊山囚徒,败周文,杀项梁,后在赵高与手下的折磨下投降项羽。

扶苏曾设想,要是没有王离与赵高拖后腿,章邯能否打败项羽?但是没有如果,这一世更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前世之事,扶苏不想多去惦记,更不用说那时大秦将亡,而章邯却还在等待着咸阳的命令,他对秦已经足够忠诚了。

章邯要是不够忠诚,他又岂能在秦二世时当上少府,统管骊山几十万囚徒?纵使他不够忠诚,他的能力也是有的。

因此,扶苏直接对章邯笑脸相对,他相信他的人格魅力,正如他的父皇相信他的臣子。

“那便请章管事带我吧!”

少府之下,统称管事都没有问题,管事是个泛称。

进入少府后,郑国便目送着章邯和扶苏一起离开。

他让章邯领路,意思已明显无比,他对章邯看重无比。

“章邯虽不如我精通水文,但他懂管理,为人又懂周折,少府在他手上,会越发光耀。”

“至于我这个老头,便不去凑热闹了。”

郑国明白,以他的身份,只会令扶苏放不开。

至于秦王旨意,本是不要的,但扶苏自觉拿了出来,就更顺利了。

在大秦,总有些人,是有特权的。

所谓规矩,在身份面前,往往不成为规矩,更何况扶苏公子还是遵守了规矩。

“也好,这样,扶苏公子在少府想去哪里都可以了。”

……

扶苏身旁,章邯很是忐忑,他没想到郑国先生会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

陪伴长公子,可是大秦不知多少人求而不得之事啊!

而郑国先生,轻而易举便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了他。

“我才二十六岁啊!”

章邯心中感慨中,但面上却不显丝毫,嘴上则道。

“长公子想先去少府何处?”

“先到处逛逛,看看少府的运作,顺便看看大秦的粮食机巧,舂妇如何工作。”

“唯。”

章邯在应承下后,便立即开始介绍,而扶苏则趁机打量着他。

章邯面上并不太过出彩,但在人群中也不容易埋没,观其言语,应是个懂得应变之人。

扶苏内心笑了一下,章邯要是不懂得应变,又怎么会有雍王之称呢?

“长公子,这里是计吏处理山湖税务的地方。”

所谓计吏,便是专门计算的吏员。

扶苏并没有多过停留,只是匆匆看一眼,以及询问几声。

而这里的计吏,自是高兴异常,因为长公子已是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最尊贵的人物了。

接下来了,便去了工匠处,众多工匠更是唯唯,忐忑之中,又兴奋不已。

扶苏总算知道他父皇为何喜欢巡查了。

少府很大,要是仔细逛,一天是逛不完的,因此,章邯只择重点地方。

少府的重点地方,在除了计吏与匠所外,便是官营手工业了。

大秦的官营手工业劳动人员,一般是由奴隶、罪犯与雇工组成。雇工多时,多是在战时,因为官营手工业要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如兵器、礼器、衣服、皮革等等。

少府虽大,但也藏不下这些东西,因此大秦的官营手工业,一般是设置在少府之外。

而在少府之内的,则是一些贴切生活所需的,急需用到的,与不易保存的。

“长公子,这里便是舂妇舂米之所。”

章邯牢记着扶苏之前所说的,去看粮食机巧,和舂妇如何工作。

而扶苏则露出满意的笑容,章邯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