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内心一急,稍微内心对白了下:“先生,事急从权,希望你到时能够给我擦屁股,我可豁出去乱讲了要。”

“哼哼,这样,大家都静静,都静一静。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抚台汤大人特派下来的崔粮使赵子公,大人知道是雨季到来,下面有些县城怕有危难,所以特派我等人员下来崔粮,此乃救黎明百姓于水火,大公德也。抚台大人说了,腾水县的乡绅都是识大体懂大局的,本官去了定能将任务完成,同时,大人也知道水情危急,特命粮食现缴现用,就是说还是用到你们自己县里。”

二虎说了这么一段后,还算对自己满意,刚才失策了,没想好以什么身份来跟他们说话,搞的很被动,还好之前先生说起过这个省的情况,希望到时汤大人卖个面子给先生。

“那请问大人,这粮食怎么缴法。”其中一老人家问道。

他们的心思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一听是抚台大人都关注了,这如果在大人面前露个脸,那还是很值得的,所以他们内心在响动。

如果真要缴纳粮食银钱,到底多少合适。刚问话的这人心里已经想好了,咬咬牙在抚台大人那里挂个名,捐五千两,五十石粮食。

二虎一听这捧哏及时,回答道:“根据上面的意思,本县目前捐粮食,暂且你等十六人,你们这是在抚台大人那里挂了号的,后续看水情进展如何,如果时间较长,水情危急,不排除问更多人进行认捐。”

这些人一听好啊,能够在抚台大人那里挂上号,总比在县城里出力不讨好强百倍。

二虎又趁热打铁:“各位,我还要说的是各位捐粮钱多少,我这里都会记录并且你们签字,到时一并呈现给抚台大人过目。”

这个厉害了,这空屁放出去,下面的人都打了鸡血了,这可是给抚台大人看的那,说不定到时大人一看自己捐的多还能够召见自己谈几句,说不定自己的生意还能扩大的省府甚至是全国。

会想象的人已经将自己做全国首富的日期都定好了。

二虎见火候差不多了,忙命师爷开始开捐。

“我出一万两,一百担。”

“我出八千粮,七十担。”

“我出一千两,二十担。”

“我说小老孙,就你这家当你就捐这么点?你好意思捐出来吗,抚台大人看了都替你脸红。”

这小老孙一听边上的人揶揄他,赶紧改口道:“小老儿豁出去了,五千两,五十担。”

“这还差不多,你少纳几房妾不就什么银钱都省出来了么,光今年就纳了三房了,比我家的猪都还能生。”

“王老,你之前不是说你家钱粮都不够了,还想着问我家来借,怎么你现在还有这么多银钱捐的出?”

“啊,嘿嘿,嘿嘿,这个么,这个么,哦,对了,之前我不是刚去外地收了一批货款回来么,你看,既然抚台大人都发话了,咱们做小民的能不倾尽全力么。”

二虎在上面开心的看着他们表演,看来事情处理的很顺利啊,这主簿在边上看着,内心对二虎佩服的五体投地,由衷的赞叹道:“好小子,有手段,枉我读了三十年的书,不及你的一次决断,在下佩服佩服。”

二虎笑笑谦虚道:“小的不敢当,不敢当,还是得向你们多学习学习,后续钱粮如何用法还是要靠大人你来分配。”

过不多久,突然有个人喊了出来:“对了,那个汪老爷怎么没来,刚才大人不是派人去请了吗。”

经人这么一提醒,二虎顿时想起来了,差点忘了这家活宝,看来还在家里心痛自己的那。

二虎想了想,还是得派人再去请下,如果实在不知好歹的话那只能绑也得给他绑来了,都什么时候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吗,这是暗地里在较劲,让我知道好知难而退。

“我可听说了啊,你们知不知道,这个汪员外可是了不得,据说他们家的小女儿嫁到吴知府的大门里做起了十五房小妾。”

“什什什什么,我耳朵没老花吧,耳朵没瞎吧,”边上一老人家迷糊的说到,“你说吴知府是几房来着?”

“嘘嘘嘘,轻点声,你耳朵背也不用这么响吧喊的,我在你耳边说吧,吴知府有十五房。”

只见这老人家一听十五房,顿时又喊了出来:“厉害厉害啊,吴大人果然就是吴大人,想我小老儿一生为家族事业的发展,看来还是对子孙的繁衍不够那,惭愧,惭愧。”

“这位老人家,你是几房?”

“唉,别提了,小老儿只有九房,差你肯定差远了。”

“哼哼哼,各位,各位,别扯远了,刚才是不是说汪员外的事情来着。”二虎提醒大家,可别把话题扯远了,二虎的意思是想让他们想个办法整整这汪员外。

“大人,不是小的托大,这汪老爷也是有来头的人,依老夫看,还是得您亲自上门去请下,所谓以和为贵么,就是要互相亲近亲近。”

其中一人说完,大家纷纷附和。

二虎一听,这汪老爷在县城里实力果然不容小觑,仗着有知府大人撑腰估计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人得日后好好收拾收拾,不过眼前么以大事为重,不能做过了头,能忍的还是得忍一忍。

二虎呵呵笑道:“哈哈哈,好说好说,大家都是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况且他汪老爷对我们县城么贡献也大,逢年过节的还时不时的慷慨解囊以振民心,此乃大功德之人。不过么...”

二虎话锋一转,该点拨的还是得点拨下:“这是我们全县最危机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了汪老爷呢,这如果传到外面去,他的脸面还往哪里割,所以还是得请他过来为好,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看到主官的态度有转变后,又纷纷讨论了下,大家一致表态还是得请汪老爷过来。

随后大家又开始沉浸在捐粮捐银的欢乐氛围当中,有的富户看到有这么大的机会,索性就梭哈一次,说愿意捐出自己的半亩地。

这地可是命根子,特别是不缺银钱的,足见这老小子能豁的出去,是个干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