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入职回家学习
送两个学生离开。李国平去粮食储存间看了一眼粮食数量,李力同志储存粮食是为了照顾陈老太两人吗?加上雨水还真的有点紧张。
灾害还有两年。这两年到六三年都有逃荒的人。不能从国内搞粮食,这不道德。
“奥罗拉,从其他国家搞点粮食,定期分给道兵们一些,别被饥饿拖垮了。我这边定期放点粮食,暂时玉米面为主,少量白面,少量大米。猪肉也搞点做成腊肉分分。我这边四人份,别太多,让人怀疑。”
“好的主人。”
收拾妥当,雨水的被子褥子也拆了,洗好了晾上。卷着压实的被褥送去弹一下,加钱今天下午就能都送来。晚上看完陈老太,回来做被子,明天给弟弟做衣服。等一下,雨水和那个陈兰州过节了也得有吧。陈老太也得有。自己?算了。
回来去成衣铺子看看,加钱能不能买下来一些布和棉花。送过去布和棉花找人做还是可以的,国安的尺寸自己知道,送成衣铺子吧。今天送国安的布料和棉花,同时说一下雨水的尺寸。,明天买陈老太和陈兰州的。就这样定了。
用绳子捆好雨水的被褥棉花,锁了门,前往弹棉花的店铺。
客套了一下,加了七毛钱,晚上送李国平家里。
李国平找到公交站,坐公交到了入职的地方。找到李政委,带着入了职,然后是定了最低的办事员级别,取了今年的过年的福利,一套秋冬装一套夏装。定期来领工资,询问有没有特长,得知会俄语和英语,立刻转到文职给了一包需要翻译的文件。告知一周后送回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工作,有需要干的活,回家备考,就这?
拿着包棉絮的布包,包上所有的物品。带着坐车回去,找到一家成衣铺。说了弟弟和雨水的尺寸,商量了一下终于还是钱打动了老板。最终商量成功,还可以买到从百货公司出来的瑕疵布,几床被出来了。当然也不便宜。
明天还会做两身衣服。
中午在一个饭馆里,吃了一碗面,三两粮票一毛三。
去往国安的学校,请了半天假。带国安去军队办事处办理了一些手续,主要是补贴等手续,也签署了申请和协议。
带着弟弟回家,让他在屋里学习。自己开始整理发放的服装,装箱子里,工作证放好。取了十斤玉米面,和二斤白面。放在一边。
看看有时间,打开挎包看看自己的工作。都是一些普通的往来信件,李国平很快就在下面的稿纸上翻译完成。一些语句不通或者有隐译的句子单词,单独列出来写上另外的意思和解释。
座钟指针指到四点一刻完成全部工作。明天去买书。
起来取出面粉和面准备做个荤汤面条。白菜心,胡萝卜丝腊肉切成薄片。都准备好,放在一边。
没一会弹棉花的老板挑着担子送来了弹好的棉絮,李国平感谢了老板。把棉絮放进房间,雨水没回来之前,铺上一床褥子,铺上棉花开始缝制。家里就没人会的,他不干还雇人?一条条经纬线绷好,缝边缝斜角。很快搞定一个。
听到外面有动静,一看雨水在煮面。李国平接手继续做。煮面是最快的。都准备好了半小时出锅坐在炕上吃饭。
“国平哥,今天你入职去了?”
“嗯,文职公安。衣服在箱子里。”
“为什么不穿啊。”何雨水放下碗打开箱子看了一眼。又回来吃饭。
“备考考大学,不穿了。入职后一个月23的工资。”
“挺好的,可是你要养我们四个人,能够吗?”雨水有点担心。
“放心,没问题。家里钱够用,养你们的。”
“嗯!”
“哥,什么意思?你要把另一个小媳妇接过来吗?”
“晚上去看看,如果陈太太要是身体没事,就接过来一起过。家里有个老人看家挺好的。”
“嗯。随你吧。”
“看看再说,我还没决定。只是一个想法。我估计陈老太不一定想过来。”李国平也知道,家里房子看着大,间数不够。正房三间,都是大开间,中间又是厨房又是烧火炕的地方,过了冬天打开两面的门还是餐厅。两边的小房间还太小没法住人。
吃了早饭,国安自己知道学习压力有多大。吃饱就去学习了。
李国平让雨水穿上棉衣棉裤带自己过去。
两人开了门带着口袋去往对面的大院。
对面大院是个三进的院子,已经成了大杂院。陈家住在一进倒座房最里面。应该是晚饭时候。家家冒着炊烟,陈家一点动静都没有。李国平叹口气,这不是好兆头。
推开门,里面冰冷。只有一盏油灯昏暗的摇摆。一个老人躺在床上。一个瘦瘦小小的长发女孩趴在床前。
开门的声音惊醒了女孩,回头看过来叫了一声雨水姐。雨水回了一声妹妹。
李国平走过去,看看床上的老人家,很瘦非常瘦,一头白发稀稀落落。
女孩看到了李国平,脸红了一下。然后又带上了悲伤。
“兰州?”
“嗯,是我国平哥哥。”
“奶奶怎么了。我带她去医院。”
“奶奶说不用了,她熬不住了。”
“不行,必须去医院。能救尽一切努力去救。雨水兰州去借个板车,我们去医院。”
“好,国平哥。”雨水答应一声带着小兰州出去借车。
李国平看着昏迷的老人,连着被褥一起包一下。稍等一会雨水说车借来了,在大院门口。李国平抱着包裹住的老人,出了房间。雨水在外面锁了门,跟着李国平一起去医院。
医院里,李国平坐在病床边。老人已经醒过来了,医生也只是摇摇头走了。
老人家用皮包骨的手抓着李国平的手。一点点说着话。
“国平,你来看老太,我很高兴。你父母都是好的,可惜好人不长命。老太婆等不了了,熬不住了。今天你就把兰州带走吧,她妈妈也姓李,让她跟母姓。家里有什么这孩子都知道,一起搬过去。房子是租的不用管了。老太婆能看到兰州有个好归宿挺好。”
“陈奶奶,兰州我会照顾好的。您放心,您得好好养病?”
“傻孩子,不用安慰我,听到这声奶奶我就知足了。我知道我这是什么状态。怎么说我也活了三个朝代了。奶奶以前也是大家闺秀读过书的。老李家就剩兰州了。你们好好的,多生几个孩子。兰州啊。”
“奶奶。”小兰州哭成了一个泪人。
"兰州不哭,奶奶不行了,好在你相公来了。以后跟你相公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知道了奶奶。奶奶别走。"
"唉…国平啊,辛苦你了。"
"奶奶,不辛苦。我会照顾好兰州的。您放心。保证养的白白胖胖的。"李国平轻轻拍着老人的手说着。
"这我就放心了,头年就该走了,如今没有什么惦念得了。人固有一死,我也可以去看看老头子了。天幸遇到你父母,你也是个好孩子。老太婆没什么遗憾了。"
当天晚上,李国平送走了陈雅兰女士。困难时期一切从简,一捧骨灰一块墓碑完成老人的归宿。整整忙碌到了第二天中午,一切都结束了。
几次昏过去的小兰州,在李国平怀里哭泣。还能怎么办?一起搬过去呗。雨水和弟弟都被李国平撵去上学了。搬家和收拾都是李国平带着小兰州做的。这女孩真的没什么东西,初一的小女孩除了一床破烂被褥,几件旧衣服,一些书本,家里没什么她的东西了,几件破烂厨具送给了帮忙的邻居。奶奶床底下有三个带锁的木箱。找人一起带回了家里。看着哭成一滩的小女孩,没办法,只能安慰,然后睡着了。李国平去了学校,为她请了几天假。
回来看着兰州还在睡,看着破旧的衣衫,打绺的头发。大概测量一下身体数据,去了那家成衣店,根据尺寸,给雨水兰州国安买了几套内衣内裤,线衣线裤。
父亲和母亲,自己的衣服改改可以做出不少件。没办法,大家不能穿的太好,容易被怀疑。女孩子过节得到一身衣服很正常。其他时间还是穿改过的外衣吧。里面新的没问题。
带着定好的瑕疵布,几个人的内衣。返回了家里,三个人的新棉衣还在做,后天就可以去取了。路过文具店,老板已经为李国平收购好了古纸。李国平又买了一些好墨块和一些毛笔。一起雇车送回了家里,大院邻居看了一眼不是吃的也就没有在意,都是纸没有什么值得关心的。
东西送回家,该放起来的放起来,该藏的藏。两点多两个上学的还没回来。李国平开始烧水,拿出一个不小的木澡盆,小兰州得洗洗,衣服什么不能要了。身上的小可爱们不少。
家里有中药配的杀虫粉,泡泡洗洗就干净了。内衣换新的,外衣这两天改一套出来。小棉袄棉裤后天就有了,棉步鞋也买了,瑕疵品多付了一倍的价格。三个人的都有了,唯独李国平的尺寸没有,遗憾。
轻轻叫醒,兰州。说明了一下。兰州很懂事,点头明白。从家里带过来包裹兰州的大衣,包括兰州身上所有的衣服,被李国平全都放在外面,真的破到没有价值。
药水换了两次,又好好搓洗一下。一身肥皂味的粉嫩小兰州钻到被子里继续睡去。李国平家里早早就撒了几次药粉,小可爱们都不在他家停留。减少了不少得病的概率。
清理一下浴桶,也没收起来,晚上烧水都洗洗吧。洗澡人最近太多,澡堂子总是满的。也不知道李力同志花了多少代价,院墙边上的耳房里面建成了一个小小的隐蔽卫生间,两兄弟也不常用,就是洗澡时用来倒水。不是不能去澡堂子,平常人不多时俩人也去。
洗澡一时爽,倒水忙死人。好在家里燃料够烧。小兰州家里除了书本箱子,其他的都没有价值。明天两个上学的也休息了。正好一起做被子。弟弟还是学习吧。
晚饭二和面馒头,有点发过头了。冻豆腐白菜,一盘蒸腊肉。还好冬天味道跑不出去。要不就会召来一波嫉妒恨。还别说,最近两天大院挺消停。
上学的没回来,钢厂的韩秘书来了。也没进屋,送来了钱票和一些福利待遇。从今往后李家跟钢厂没有关系了。意外之喜是有一套新的工作服,说是新发的应该给李力同志。正好改改给国安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