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四面围攻
曹操回到了许都,继续整兵备战,却不见了陆敖。
传人来问,才知道陆敖一人一骑,在徐州吕布处,曹操听了不禁大惊。
莫非陆敖这就脱他而去,去和吕布联手了?一个吕布尚且不好对付,如果这两个三国武力最强的男人联手,又威胁拉拢刘备军团,那势力可就大了!
曹操想着,越想越怕,正要派人去徐州探个虚实究竟,却又有军情来报。
却是袁术大军因为缺粮,纵兵劫掠曹操老家根据地陈留,曹操当即大怒,好家伙抢东西抢到我老家去了?!
恰好,江东孙策也来使,狠批袁术称帝,邀请曹操南征,南北夹击袁术。
此时许都兵精将广,正是出征的好时机,于是曹操令大将曹仁守好许都,其余诸将都随同他亲征,一共发大军15万之众南下而征袁术。
陆敖在徐州城内,得了赤兔宝马,正想着启程回许都,却听闻曹操来使徐州,要吕布共同出兵讨伐袁术。
吕布本来就和袁术结成死敌了,如今曹操去讨伐当然高兴不已。
陆敖见吕布手下也是有张辽、高顺、臧霸此等猛将,就是都没啥头脑,如今曹操大军将至,收拾完袁术,下一个就是你小吕布了。
陆敖想到此处,也替吕布可惜一番,在一旁幽幽的说道:“兔死狗烹、唇亡齿寒,我劝小吕布你可要提防着点。”
吕布摸摸自己的大脑袋,不太明白陆敖在说啥。只是叫手下将领点兵,准备同曹操一同出征。
数日之后,曹操引大军会合了刘备军团,再来徐州会合吕布之军。
吕布率诸将相迎,陆敖只站在城墙上远远看着这三个诸侯。
曹操集团:现在拥兵二十余万,骑兵、步兵、弓弩手各兵种齐全,手下一流武将近十人,二三流武将数十人,一流谋臣近十人。目前控制山东全境,威震华北。
刘备集团:现在拥兵不到两万,以步兵、弓弩兵为主,少量骑兵,手下一流武将只有关羽、张飞,二流武将没有,三四流武将数人,一流谋臣没有,有几个能管粮草和伙食的文臣。目前依靠曹操,暂时在一座四线小城市容身。
吕布集团:现在拥兵接近五万,以骑兵为主,兼具步兵、弓弩兵,手下一流武将有张辽、高顺,二流武将有臧霸、曹性,三四流武将近十人,一流谋臣没有,三流谋臣数人,本来有个陈宫的被我不小心踹河里了,是死是活不知去向。目前占据徐州一郡,相当于有一个一线大城市和几个三四线小城市。
目前来看,刘备集团是最弱的,吕布集团武力尚可智力最差,曹操集团最强,而且已经完成争天下的原始资本积累。
创业最难的,果然还得是刘备,吕布这人不适合当主公,当个大将最多了。
陆敖在城上看着城下三位集团老板正思索,三位集团老总已寒暄完毕,排好三军阵容。
曹操实力最强,联盟老大居中,吕布其次居左军,刘备在末居右军。以夏侯惇、于禁为先锋大将,共计合兵二十万。
“陆先生可愿随军出征?”
陆敖来见曹操,曹操问道。
这二十万精兵强将,击败袁术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了,何需陆敖再出马。恐怕是曹操现在对陆敖不放心,怕他有异心,已经不敢再留他在大后方了。
陆敖深知,曹操一旦起了疑心,就很难消除,迟早会对自己下手,因此也开始另谋出路。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不能在曹操这里丢了性命。
陆敖见曹操身旁的刘备不禁起了心思,不如之后找机会投奔刘皇叔?刘备怎么着也不会疑心自己吧,而且到时有诸葛亮出山,每天和他切磋文学,那文学声望涨得绝对飞快!
陆敖心下已定,对曹操说道:“愿听从主公差遣!”
正好趁这个机会,探探刘备的想法。
袁术在寿春城,得知曹操带领吕布、刘备大军,合计二十万之众朝自己扑来,当即令大将乔蝥点五万兵马作为先锋迎战。
乔蝥刚出寿春城不远,正好碰到曹操先锋大将夏侯惇率前军杀到,乔蝥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当先出马,大叫:“谁敢来战!”
夏侯惇一听,这人莫非有点本事?亲自挺枪跃马而出,只用了三招,将乔蝥一枪刺死在马下。
袁术五万先锋大军,见主将瞬间被夏侯惇秒杀了,当即如鸟兽飞散回城,夏侯惇引军追杀,斩首数千人。
袁术在城内刚迎回败军,突然奏报孙策发水军攻寿春城西边,吕布率军正在攻打城东,刘备军团在攻打城南,曹操率15万大军猛攻城北!
袁术大惊失色,这他娘的同时攻打寿春城东南西北,不给我这个刚即位为皇帝的面子就算了,这简直就是不给活路啊?!
急召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袁术手下杨大将献议:“曹操大军如今气势正盛,不如留兵在寿春坚守不战,等待曹操粮草耗尽,其自然退去,陛下率御林军去淮南,暂且避其锋芒。”
袁术一听,这个台阶给得不错,老子见曹操来早就想溜了,但是堂堂一个君王,怎么能自己说出口。
当即说道:“爱卿所言,真是分析得当,只是如今四面受敌,该从何处出城?”
“我愿护送陛下突围去淮南!”
一将应声而出,众人视之,原来是大将纪灵。
纪灵说道:“曹操、孙策、吕布、刘备四路大军,曹操最强,刘备最弱只有区区两万之兵,愿从陛下从刘备所在的南面突围!”
袁术听罢大喜,但他们却不知已然中了曹操的圈套!
原来是郭嘉献计:“主公四路兵马围攻,袁术胆小必不敢逗留寿春也不敢决一死战,必定突围去老巢淮南,而突围之处必在刘使君之侧,可让一将引兵埋伏在一旁,必能生擒袁术!”
曹操听罢大喜,只是让谁去引兵埋伏犹豫不决!
正在此时,见陆敖盖着《论语》在脸上呼呼大睡,不禁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