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宣德铜炉
她还注意到有的摊位前,买卖双方行为举止有些奇怪。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两个人拉着手,拉了好一会了,怎么都不放呢?
要不是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还以为他们当场要谈恋爱呢。”
系统无语:“就算这个时代,有的人性取向是男,那也不能这么明显吧,人家那是在讨价还价呢。”
姜枣:“啊?”
系统:“古玩行里,有些内部的交易,他们都不口头喊价的。
这里面的卖家都是些行家,但买家却不乏一些不识货的,为防被抢生意,他们都是在袖子里比划指头出价的。
行话里这叫‘牵手’,如果买家看好了宝贝,他会跟卖家说‘牵个手’,意思就是等对方出价,然后他在袖子里还价,这样其他卖家也就不知道他们的成交价了。”
姜枣:“我今天又长见识了,幸好我今天没多的宝贝要卖,你看我今天穿的大衣,那袖口也伸不进手啊。”
系统:……
“古玩行常见男性,女性少见,他们男的牵个手没什么,你真要卖古董了,也不用跟他们牵手。
这都清朝那会传下来的习惯,现在新时代了,口头悄悄说也是一样的。”
姜枣:“好险,我还以为要被陌生老男人摸手了。
我刚还在想,卖个古玩,我牺牲这么大,还要被人摸小手?
那万一有不安好心的好色之徒也不买我东西,就跑来跟我牵手,我跟谁说理去?”
系统:……
“宿主,放心吧,我不会让人占你便宜的。”
“你一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办法?”
系统急了:“我没办法,但我会向主机申请保护你的人身安全!这也是为了任务!”
姜枣:“不说为了任务,我差点就感动了。”
看完一圈会场下来,姜枣自觉没钱买,也懒得看了。
“宝儿,这里面有假的吗?”
“有,我刚扫了一圈,发现一个三足双耳宣德铜炉有问题。”
“在哪呢?”
“你十点方向。”
姜枣走过去,隔着些距离观察那个铜炉。
“赝品?”
“你走过去,问问老板,这物件是什么情况。”
姜枣不明所以,依言办事。
走近了一看,铜炉下方有个标价牌,上面写着五万人民币。
姜枣微微瞪大了眼,“这么小一个炉居然值五万?”
系统:“宿主,搞不好,今天这铜炉的收益要超过你的梅瓶。”
卖铜炉的老板见姜枣有兴趣,连忙热情招待起来。
“老板,喜欢这铜炉?我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宣德铜炉,您呐,市面上见不到。”
“你说你这是真正的宣德铜炉?”
“那还有假?您打眼看看,这可是世上罕见的好东西。”
系统觉得稳了,“他要说这是明末清初仿的宣德炉,那我不好说他。
可他居然说这就是真的宣德铜炉,那我们就可以打他的假了。”
姜枣不懂里面的门道,“怎么说?”
“这真正的宣德炉做工十分精细且耗材十分昂贵,传说是宣德皇帝在位时,宫内佛殿着了大火,大火把殿堂里的所有金银财宝与铜都烧成了一块,这虽然都烧在了一起,但好歹都是宝贝啊,宣德帝就让铸工把它铸成铜炉。
这给皇家做的东西那自然都是最好的,尤其还是做给皇帝的。
铸工把铜烧了十二次,先把铜炼成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在钢铁制成的落晒格上,把最先滴下最精纯的选出来制成炉,这就是宣德炉的来历。
正因如此,从铸造开始,宣德炉就十分炙手可热。
到了明中期,很多富豪、收藏家都在重金求购宣德炉。
发展到明晚期,宣德炉的价格被炒的更高,一件品相完好的,需要白银数万两才能买到。
古董这行,就是价格炒上去后就不会再降了,尤其宣德炉的数量还少,供不应求,价格又是一番水涨船高。
正是因为宣德炉价格居高不下,为求暴利,很多人就开始仿造宣德炉。
宣德炉的仿品众多,大致分为五种,分别是当代仿,明中期仿,明末至清早期仿,清末民初仿和现代仿。
这最早的就是当代仿了,传说宣德三年,宫廷封炉不铸之后,当时的监造者吴邦佐把原来的工匠都集中起来,想要再铸铜炉。
原料用的都一样,只一件风磨铜已经用完且无法再造,铸工们没办法,只能以黄杂铜代替。
做出来的炉虽然做工与以前一样,极尽精美,甚至形态上更加多变。
但铜质始终不同,就算一样的人工、铸造方法,也无法完全复刻真正的宣德炉。
明中期仿和明末至清初仿,技术也很成熟了。
当时甚至有北铸、南铸、苏铸等三个派别,他们做的仿品甚至可与真正的宣德炉所媲美,真伪上实属难辨。
宿主,你现在看到的这款铜炉就是明末清初的仿品,虽然都是宣德炉,但这中间,差了两百多年历史。”
姜枣听完,不免唏嘘。
“这真正的宣德炉怕不是值老些钱了吧。”
“二十世纪,瑞士拍卖行曾拍卖过一件宫廷御用牡丹凤凰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当时拍出了486万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三千多万。”
姜枣:“靠,这么值钱。”
系统:“你现在知道这摊主标价五万有多离谱了吧。
真正的宣德炉,他怎么可能只卖五万块,明中期那会,就已经要白银数万两才能买到了。
白银一万两折合人民币,差不多是两百六十万左右,数万两,你想想,该得多少人民币?”
姜枣:“我去,那也是轻轻松松可以上千万啊。”
系统:“所以都不用鉴,就他说出这是真正的宣德炉而又只卖五块就知道是假的了。”
“宿主,我们现在就揭穿他!揭穿他,按宝文斋的规矩,我们可以拿到十万块,就算今天瓶子没卖出去,我们也不会空手而归了。”
姜枣拿着铜炉观赏着,慢悠悠的说:“急什么?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了,我不得多赚点?铜炉又不是每次都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