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你还有什么事吗?”陆团长开口问道。

“首长,我还真有个事想求求您。”苗翠兰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但是想到儿子还是厚着脸皮求人了。

“我有个儿子,叫沈彦初,也是去当兵了,后来在传来消息就算他失踪了,您看,您能帮着打听打听嘛,他当兵也才一年多,这现在媳妇才生了孩子,人又失踪找不着了,您能帮着找找吗?”苗翠兰说着眼泪就忍不住落下了。

“大嫂,你别着急,你儿子是在哪当兵呢?”

“这,这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去当兵了。”苗翠兰面露担忧,生怕陆团长拒绝她。

“那,你有你儿子照片吗?”

“有,有的。”说着苗翠兰从兜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这上面的就是我儿子,这旁边是我儿媳妇,这是他们俩结婚的时候去照的。”

“那大嫂,你能把这张照片先给我吗,我让人帮着打听看看。”

“可以可以。”苗翠兰听到陆团长答应帮她了,激动得很,连连说了好几声感谢。

陆团长接过照片,又叫来一个士兵,把这件事交代给他。

陆团长带着部队也离开之后,大家伙都去大队长沈长山的院子里排队拿介绍信,毕竟去镇上落户口还需要这介绍信呢。

不过孟瑶和苗翠兰两人在屋里就犯难了,这去落户肯定是两个孩子也一起落户了,不过现在两个孩子叫什么还不知道呢,平时都是姐姐、弟弟的叫他们两个。

苗翠兰又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孟瑶虽然在现代是个大学生,但是给孩子们起名这事也没经验啊,万一起得不好听,以后这孩子们怪她咋办?

孟瑶想来想去,决定翻字典,翻了一通字典后,总算想出了两个名字,沈嘉佑、沈嘉悦。

跟婆婆商量了一番,婆婆也觉得这名字不错,主要是她也不知道到底该取什么名,既然儿媳妇取好了,那就叫吧,反正名字也就是个称号而已。

晚上苗翠兰在家里看孩子,孟瑶去沈长山家里开介绍信,沈长山在给孟瑶开介绍信的时候还问道,“彦初媳妇,你家龙凤胎名字取好了吗?”

“取了,姐姐叫沈嘉悦,弟弟叫沈嘉佑。”孟瑶笑着说道,她觉得她给孩子们取的名字在一众龙啊、凤啊、玉啊、燕啊里面算是相当好听的了。

“不是,你家孩子是“平”字辈啊,这女娃娃不从班辈还行,这男娃哪能不从班辈啊。”沈长山皱着眉头说道。

孟瑶心里无语,这家里又没有皇位要继承,干嘛非得从班辈啊,而且她也不知道孩子们是“平”字辈啊。

“不从,我家就从孩子们这辈起,不从班辈了。”孟瑶笑着说道,并从沈长山手里接过介绍信。

沈长山看着孟瑶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叹气,这女人当家就是不行,连祖宗、家族都不重视了。

第二天一大早,孟瑶跟婆婆就起床准备去镇上了,本来去镇上落户苗翠兰一个人去也可以的,但是孟瑶不想放弃这么好去镇上采买的机会,于是决定带着孩子们跟婆婆一块去。

他们还是赶着骡子车去的,不过为了方便之前苗翠兰运泥砖,板车上的围栏跟棚顶已经拆掉了。

苗翠兰昨晚还专门把板车给擦洗了一遍。

从这里到镇上小汽车来回都要四个小时,赶着骡子车来回也差不多七个小时去,这要是走路那估计都要一整天了。

花婶跟苗翠兰约好了,他们家人也一块去镇上,一辆牛车、一辆骡子车一前一后走着,花婶为了方便跟苗翠兰聊天,干脆坐到了梦瑶家的骡子车上。

路上走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总算是到了镇门口了,这个镇叫西江镇,镇上被一条江穿过叫做西江,所以西江镇也因此得名。

这条江把镇划分成了两半,一边叫河西一边叫河东,河西那边更加偏僻一些,并不发达,河东这边就相对发达一些。

牛车、马车的是不能进到镇里面的,所以在门口有人搭棚,专门替人看管牛车马车的,不过要收费,每次两分钱,超过两个小时就变四分钱。

苗翠兰本来还担心要是别人看的时候把车子跟骡子偷了咋办,花婶跟她说这是政府开的,就是为了方便乡下的村民们,苗翠兰听了这才放心。

孟瑶听了也是反应过来,也对,这个时候哪有敢私人做生意的呢?

两家人付了看车子的钱,然后进到镇里边,直接去了镇政府那里,先是把落户手续办了,然后再去逛街。

今天来的人很多,不过工作人员搬了好几张桌子出来,排队很对就排到他们了,工作人员给他们办户口的时候,差点把孩子们的“嘉”字,写成了“家”字。

还是孟瑶自己在旁边把字写出来,让他照着写,但是这个工作人员还是不相信孟瑶写的字,拿着孟瑶写的这个字去找了主任,他们主任是高中生,在他们办公室里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了。

主任见了这个字,先是跟那个工作人员说确实有这个字,接着又夸道这个字是谁的名字,实在是好,“嘉”字,美好、赞许的意思。

听到主任这么说,那个工作人员才放心把两个孩子的名字写到户口本上,一边写还一边年笑着开玩笑,“你给孩子取这么难写的名字,以后他们读书了,可有得哭了。”

孟瑶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到这茬,只希望以后孩子们别怪她吧。

登记好户口,他们便跟着花婶一家去镇上逛了,现在这个时候买什么东西不止要钱,还需要票,他们根本就没票。

不过好在花婶男人已经提前打听好了,在河西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个黑市,那里你要买什么基本上都能给你弄到,只不过价格会比正常国营的贵上不少。

不过这会也没办法了,贵也要买了,特别是粮食,不少人逃荒带来的粮食现在都吃得差不多了,今年刚开荒种下的还得等到秋天才能收获呢,况且开荒第一年,想来收成也不会有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