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出发
看着婆婆把床单被褥、锅碗瓢盆,反正家里能带走的都收拾出来了,孟瑶都开始怀疑这些东西要是全都搬到车上,这瘦骨嶙峋的骡子能不能拉得动车了。
想了想,还是悄悄给骡子喂了一些蔬菜和豆子、粗粮,不然这骡子看着还真的靠不住。
看着这没顶棚的破板车,孟瑶想了想,觉得还是得给这板车改造一下,不然这路上要是刮风下雨可咋整呢。
说着便我自己的想法跟婆婆说了,婆婆一想也是,这会才二月份,夜里还有霜呢,这板车没个顶棚,孩子们着凉了可怎么办?
于是便找来四根木桩子,钉死在板车的四个角落,又在上面搭上四根棍子,一个简易的框架就出来了。
孟瑶想着上去一起帮忙,婆婆却是让她好好休息。
接着苗翠兰又在板车四周用旧床单围上,顶部则是绑上了原来厨房顶上的茅草,这样下雨了也能防雨,这反正都要逃荒了,还管厨房有没有屋顶呢。
忙活完一切天已经黑了,孟瑶出来一看,这板车还真是大变样了,虽然还是破破旧旧,但是有了这些旧床单的遮挡,至少在里面也更加隐私一些了,这夜里在车上休息也能更加舒服。
眼看天色变黑了,孟瑶又从空间拿出充好的奶粉给两个孩子喂了奶,然后又拿了一份炒粉来吃,总算是把肚子给填饱了。
还顺道拿了一份给婆婆,还是原来的借口,神仙给的,也不管她信不信了。
苗翠兰吃了油汪汪的炒粉,眼泪哗哗直流,她真是从来没吃过这些好东西,要不是儿媳妇得了神仙庇佑,她哪里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苗翠兰本来还想留着一半,后边吃的,但是孟瑶告诉她,以后每天神仙都会给东西的,提前是当天给的东西必须吃完,不然神仙就不会再给了。
闻言,苗翠兰赶紧把炒粉全都吃完,一点都不敢剩下,吃完炒粉又赶紧把嘴巴给擦干净。
没一会,外面就传来了敲锣的声音,还有大队长沈长山扯着嗓子在喊。
“所有村民,明早七点,村口大榕树底下集合。”
“所有村民,明早七点,村口大榕树底下集合。”
“所有村民,明早七点,村口大榕树底下集合。”
一边喊一边敲锣在村里转了两三圈,生怕有人没听见。
孟瑶叹了口气,她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刚穿过来就生完孩子,这会还得全村逃荒。
苗翠兰正在把东西归置到板车上的时候,隔壁花婶过来看他们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
花婶年纪比苗翠兰要小一些,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儿子才十五岁,小女儿也才十一岁。
见到苗翠兰改造后的板车也是笑着说道,“你们这板车改造得可以啊。”
“没法子,我又不会编竹棚,没点东西挡风,怕孩子们吹风着凉啊。”苗翠兰无奈说道,手上归置东西的动作丝毫没有停下。
“管他呢,能挡风就行了呗。”花婶看着正在忙忙碌碌的苗翠兰又开口继续说道,“翠兰嫂子,明天你就跟着我们家走就行了,一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苗翠兰感激的点头应下,虽说是全村一起逃荒,可是像他们家这样孤儿寡母的,根本没人愿意跟他们凑一块。
也就是花婶一家,念着这么多年当邻居的情分。
这天夜里,孟瑶睡得并不好,两个孩子在身旁,时不时她就会醒过来,每次醒来都会伸手去探探孩子们,看看还有没有呼吸。
第二日一早,天才蒙蒙亮,敲锣声再次响起。
东西苗翠兰都收拾好了,孟瑶就负责带着孩子们就行,直到上车,孟瑶才发现,车子里早就塞得满满当当了,车尾还叮叮当当挂着两口大锅。
车子前边还用一块旧席子充当门帘,其实也是为了挡风,还在月子里的孩子跟产妇本来就不能吹风,苗翠兰也是尽力照顾着他们母子了。
孟瑶抱着两个孩子上了车,苗翠兰赶着骡子到了大门口,等着隔壁花婶一家出发了,这才慢慢悠悠跟在他们家后边。
刚出生的孩子,吃饱了就是睡,孟瑶抱着也没觉得累,车子四周被旧床单遮住,别人也看不见里面,孟瑶觉得这样的空间还是挺舒服的。
很快两家人就来到了村头的大榕树底下,这会已经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了。
又等了一会,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大队长沈长山爬到围着大榕树的石墩上,先是敲锣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大声说道,“都来齐了吧?”
“来了!”
“来齐了!”
底下三三两两的回应着,一时之间,你一嘴我一嘴地回着,又吵吵嚷嚷了起来。
沈长山赶忙又敲了两下锣,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乡亲们,地里啥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不然咱们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的跑到别处去生活去,现在要去投奔亲戚的就到我这领介绍信,其他人拾掇拾掇准备出发了。”
沈长山的话说完,有几户要去投奔亲戚的人家就去找他要介绍信了,其他人,有的在检查自己家的东西,有的朝着家的方向跪下磕头,还有的则是拿出小袋子装了把家乡的泥土进去。
这么做的大多数是上了老人,担心自己客死他乡,到时候还能带着点家乡的泥土在身边一起带走。
去投奔亲戚的那几户人家拿了介绍信便离开了,当然沈长山也没忘记叮嘱他们,这次逃荒的事一定不能往外说。
上面是禁止这种集体逃荒的,但是今年的救济粮又遥遥无期,沈长山实在是觉得没希望了,这才召集了大家伙开会决定集体逃荒的。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在这只能等死,往外走,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没一会逃荒的队伍也出发了。
大部分人家都是有牛车或者驴车的,当然也有没有的,只能靠家里的劳力拉着板车。
花婶家的牛车也是有车棚的,而且是竹编的车棚,她男人沈长旺最擅长编竹棚了,车子里也是塞得满满当当,花婶带着女儿挤在里面,她男人带着儿子坐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