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在京城巷子深处的一间药铺的后院里。
刘瞎子被刺鼻的药渣味道唤醒,睁开眼睛却看见自己的身上都缠满了绷带,并且全身疼的厉害。
他忍耐着疼痛坐了起来,看了看周围,显然是一间平常的药铺,脑海中仔细回想着那日发生的事情。
却只记得在他闭眼前,依稀看见了李正元拔剑而起,再后来就是一片黑暗了……
一个小药童抬着一碗黑色的药,扭着头,害怕闻到那刺鼻的药味,见到刘瞎子坐起来,惊喜的叫了出来:“你醒了!怎么能坐起来呢,快躺下。”
小药童将药放下,几步走到刘瞎子身前,想要将他按回床上,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太小,只好放弃,叹气道:“若是伤口再裂开,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刘瞎子低头看了一眼绷带,问道:“是谁送我来这的?是你救了我?”
小药童将药放在床边,“不是我,是一个将军,看样子不是京城卫军,不过出手挺阔绰。”
要不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他才不要给一个大男人喂药呢,小药童自己走到了院子里坐下,杵着头盯着火上的药罐,看火苗把那药罐烧得通红。
刘瞎子低头看了一眼碗中的药,开口道:“多谢。”
小药童笑了,开心道:“不用谢,都是我师傅的药方好!”
刘瞎子想了想,能将他送到这儿的人只会是他李正元。
就算他救了自己,刘瞎子也不打算放下杀了他的念头,代州的恩怨太深了,已经成为了他心里的执念。
小药童突然站起来,迎了出去,“李大人,你来了,那人已经醒了。”
刘瞎子眼神一沉,拿起床边的木柳剑,忍着痛走了出来,却让他颇感意外,来人居然不是李正元,而是一个瘦小的侍卫,不过有些眼熟。
刘瞎子一下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李正元府上,那个被自己刺伤手臂的侍卫。
刘瞎子带着挑衅的意味问道:“小兄弟,手臂好的差不多了?”
李小五从小药童身边径直走过,来到刘瞎子面前,盯着他的眼睛,说道:“好了,不过某人伤的倒是挺重的。”
刘瞎子气不打一处来,握紧了手中的剑。
见二人如此剑拔弩张,小药童连忙跑到二人中间,将二人隔开,一句稚嫩的声音斥道:“要打架去外面!这里是救人的地方。”
李小五走到一边,问道:“你在牢狱中多年,消息不通,如今大周七王九侯势力最大的就是我们王爷,你居然会如此大胆,敢在京城刺杀?”
刘瞎子不屑的笑道:“当年的李正元,也不过是跟在我身后的小师弟,我和大周皇帝也见过几面,你算什么东西?居然在此质问我。”
刘瞎子推开小药童,准备离开这院子,走了几步,李小五突然开口道:“代州刘氏!曾是代国最高氏族,没想到当年风流倜傥的刘峰会变成现在这般胆小如鼠之辈。”
刘瞎子轻轻用手指推开木柳剑,冷冷道:“你懂什么,要不是李正元用计伤我一眼,我怎会如此?”
小药童见到情势不妙,立马跑到了屋子里,探着头往外看,这下他可不敢劝了,祈祷着师傅回来见到满屋狼藉,不要罚他抄写书经就行。
刘瞎子回身斩出一道剑气,却被李小五轻松挡下,此刻的他伤势过重,随便出手,全身都疼的不行。
李小五叹气道:“能伤王爷的人少之又少,可你不一样,一个老头子就快要送你去见阎王了。”
刘瞎子气不过,大骂道:“当年我行走江湖之时,这些人我根本不放在眼里!要不是……”
李小五见他没接着说,心中一喜,全如王爷所料。
原来,当李正元知晓柳若馨怀有身孕后,当天夜里便将府上几人叫到了书房。
李小五的手还挂着绷带,乘风已经痊愈,刚刚练功出关,李柿子站在李小七身后。
李正元看了看二人的伤势,“辛苦你们了,本来他要了断的是我们之间的恩怨。”
二人异口同声道:“能为王爷而死是我的荣幸!”
李正元笑了笑,随后眼神暗了下去,“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死的,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李小七试探着问道:“王爷深夜召见我等,可是与那人有关?”
李正元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你们知道剑道吗?”
“知道,大周天下第一门派。”
李正元嘴角微微上扬,“我和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天下分为九州,最强的当属代州和燕州,先皇便是燕州之主,联合代州创立如今的天下第一门派——剑道,那时的剑道在江湖中地位还不高。
直到澈一剑的出现,当年第一个迈入九等境界的修行之人,让剑道名气大震,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挑战与争端。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批弟子脱颖而出,我和那刘烽便是这一批人中的二人。
他手持木柳剑,真气犹如森森柳风,被称为木剑仙。
当时我与陛下都换了名字,如今也只留下了西寒剑的名气,但那一批人在当世最强一战后死的死,消失的消失。
后来各州之战爆发,我随陛下回到大周,四处征讨,也曾见过几人。
据说那一批人中有八个人成为了江湖上赫赫凶名的滥杀之徒,那日,我见到了一人,他竟然用出了“血蝠掌”,我便怀疑那血蝠门有些古怪。
李小五咽了咽口水,问道:“王爷的意思是那血蝠门与剑道有关?”
李正元摇了摇头,他们这一批弟子是最早的一批,并不会记录在册,而且他们都是学不同的功法,在一个门派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切磋。
而现在的剑道则是当年他们中的最强者澈一剑后来所创,所修功法也都是他流传下来的。
李小七皱了皱眉头,问道:“王爷这是要查清楚那些人的下落?”
李正元点了点头,“我如今出现在江湖刺杀榜上,虽然不惧,但为了王府的未来,我绝不会任由他们乱来,既然找上门,那我便入了这江湖又如何!”
众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他们忠于李正元,连命都是他救下的,自然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全听王爷做主!”
几人异口同声的说出此话,李正元看着眼前几人,“这些人的修为与实力恐怕都不会在我之下,你们要是不愿,我自不会强求。”
乘风笑着说道:“王爷敬请吩咐吧!”
李正元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小五,你伤好后便去徐记药铺寻刘瞎子,到时候你就按照这上面说的做。”
李小五接过李正元手中的纸,看完上面的字,问道:“王爷你确定他会和我一起去吗?”
李正元解释道:“我最熟悉他,只要与那人的功法扯上关系,刘瞎子自然会与你一起去寻找血蝠门的山门。”
李小五行了个礼便退下了。
李正元看向李小七和李柿子,“接下来我会一心留在王妃身边,政务走动就交给小七打理吧,府上的事务也要交给柿子,王妃这段时间我想让她安心养胎。”
二人也行了个礼,李小七脸上平静如水,反倒是李柿子的脸上,十分紧张,李正元看着他脸色不太好,问道:“有什么问题?”
李柿子支支吾吾道:“王爷,我担心我会出错。”
“事情还未做,怎能先打退堂鼓。”
李正元看着他的眼睛,“这几年我见你也会在夜中烛光里苦读书籍,也会刻苦练字,就当检验一下成果吧。”
李柿子弯腰行了个礼,心中有了几分底气,便跟在李小六身后走出了书房。
只剩下乘风一人,他满眼放光的看着李正元,期待着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李正元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十分不解,问道:“什么?接着练功?”
李正元拿出一封信,交给乘风,“这是军师的信,信上说军师已经将西州之事处理的差不多了,不久便会来到京城。”
乘风看完信,还是不明白,追问道:“那为何不让我现在就去接军师爷爷。”
李正元站了起来,拍了拍乘风的肩膀,“王府的高手我都派到各州暗部的联络处了,这段时间我需要你护住王府周全。”
乘风听完,顿时感觉自己的任务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还要重,便单膝跪下郑重道:“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
刘瞎子看着李小五想的出神,便骂道:“喂!你真不怕我杀了你?”
李小五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当年的木剑仙气质翩翩,一身正气,绝不会做出偷袭这种事。”
刘瞎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凝目看着他,“你都知道什么?”
“剑道、代州、重山……血蝠功。”
最后一个词语出现时,仿佛一把利剑插入了刘瞎子的心中,怒道:“你说什么?”
李小五将那纸上的字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当年灭代州安家的血蝙蝠还活着,并且在江湖中创立了血蝠门,若是你还记得当年的誓言,便跟我一起去寻它山门,如何?”
李小五说完便收剑离去,走到屋外,心中正疑惑着,莫不是王爷失算了?
在他快要走远时,刘瞎子开口了:“等等!我与你一路,但我不会放弃杀李正元,只不过要先等我杀了那个疯子后再做打算。”
李小五指了指旁边的马,问道:“此刻出发可有问题?”
刘瞎子一手扶住马鞍,翻身而上,驾马朝着城门而去,李小五只好追在他后面,心想他认识路吗……
五月初九,李正元和乘风来到京城西郊,送乘风离开后,独自来到了一间荒废的土地庙。
在这里,一男一女看见他后,便单膝跪地,行了个大礼道:“多谢王爷救命之恩!”
二人正是那日的刺客——叶竹与侯同炳,李正元扶起二人,谢道:“那日多谢二位出手相助。”
叶竹摇摇头,“我们并未帮上忙,相反却是承蒙王爷的救命之恩才能活到现在。”
侯同炳也附和道:“是啊,说来惭愧,那日我二人并未直接服下王爷的药丸,而是找到了一间徐记药铺,医正诊断出我二人的修为虚浮,日积月累定会反噬自身,好在王爷出手。”
李正元嘴角微微笑着,“只是不想看见有人重蹈覆辙罢了。”
叶竹感激的说道:“医正还说那药丸竟是难得的稳固修为的丹药,天下之人从未像王爷这样,肯出手相救刺杀自己之人。”
二人相视一眼,同时拱手道:“在下愿以王爷马首是瞻!”
李正元笑容未改,“你们二人都是前朝江南世家的子弟,虽然家族早已覆灭,但跟着我做事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叶竹心中一怔,随后坚定的开口道:“九死一生,也不回头。”
侯同炳见她如此,也重复了一遍叶竹的话,李正元这时从身上拿出了一块青色的令牌,交给二人。
李正元看着二人,“这是暗部朱雀令,你们日后如果看见有一少年拿着一块玉牌,上面的麒麟上刻着一个曦字,便要听他指令行事。”
二人接过令牌,与许多贵重的令牌不同,他们手中这块令牌通体碧玉,不加雕刻,却有一只黄金篆刻的朱雀,在朱雀脚下有一株彼岸花。
李正元又补充道:“对了,你们去到江南,若有人拿着一块黑色彼岸花木牌来找你们,也不用担心,他会助你二人恢复家族往日荣光。”
叶侯二人还在看着眼前的令牌发呆,这王爷可真手眼通天,才几天就已经将他二人的老底翻了出来,这时候二人都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李正元看二人久久不语,便问道:“怎么?不愿?”
二人立马单膝跪下,齐齐开口道:“属下全听王爷吩咐。”
离开了土地庙,李正元松了一口气,上马离开了这里,叶侯二人也踏上了回江南的路,京城再次迎来了难得平安祥和。
大周分为九州,前身为五国分管,京城所在燕州与更北方的兖州为前大周所有;江南又分柳州与江州,后来因为皇后的缘故归于大周。
位于中央的代州、锦州本就富庶,后被镇国公徐世豪老将军打下,那时的李正元刚刚来到军中;西南的蜀州、洛州、西州为李正元后来十几年间打下,西州如匕首般插在蜀、洛二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