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蒙蒙亮的将军府空无一个下人。

只因昨夜将军府中的宴席上,景逸,乘风,李正元三人喝的大醉。

军师庞士元便让侍卫换了一盏茶后,就让他们退下了。

微风正好,把满身酒气的景逸唤醒,凝目一瞥,院中的正中央,正不偏不倚的站着一个身着白色道袍的男子。

等景逸眯眼看清楚男子的脸庞,顿时一惊。

立马起身,几步就来到了白长卿的面前,一把握住他的手。

景逸慌乱道:“白脸道士!你不要做傻事,就算你现在杀了李正元,也改变不了什么。”

白长卿看向趴在宴席上的李正元,再看向面前的景逸,冷冷道:“我是为了卢青燕的游龙枪而来。”

景逸叹息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至于游龙枪,我也不知它的下落,日后我一定为你寻来!”

白长卿没有回答,只是默默从背上拔出了长流剑。

这是蜀山派的至宝,在《百兵谱》上以第十位傲视天下。剑身两侧镌刻浪花,雪白的剑锋透着清澈的剑意,剑柄就如同那水滴般。

白长卿挥剑刺去,景逸只得忙于退让,一时间院子里风声凛冽。清脆的剑烽声让李正元和乘风一下清醒了过来。

乘风看到院子里激战正酣的两人,大吼一声:“来人!有刺客!”然后将桌子旁的凳子抓起,就朝白长卿砸去。

景逸一个侧身躲过白长卿的横斩,就在凳子快要砸到白长卿命门的时候。

白长卿立刻挥剑再斩下去,把凳子劈成两半,落在院子里噼啪作响。

李正元正疑惑着白袍道士的来历,看向旁边,军师庞士元早已经不见了。

乘风一跃而起,也加入了乱斗之中。

三人对打,不过景逸仿佛是在二人中间周旋拆招。

乘风也很是疑惑,三人虽然都是六等修为,但是景逸的境界最高。

他隐隐有跃进七等一层的迹象,为何不使出全力。

景逸一手抓住白长卿握剑的手,另一只手抓住乘风挥来的拳头,就这样三人在院子里僵持着。

白长卿的英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盯着乘风身后的李正元。

李正元思来想去,自己应该没有得罪过道家中人,就问道:“道长为何杀我?与李某有仇?”

白长卿身上爆发一股真气震开两人,举剑指向李正元。开口道:“贫道此行只为游龙枪而来,不惜任何代价!”

李正元脑子一翁,这道士怎么会要卢青燕的游龙枪?

景逸立马挡在了白长卿身前,双手抱拳道:“侯爷!卢燕青与我二人是旧相识,他此举只是为了游龙枪,并没有刺杀之意。”

听见这番话的乘风也放下了拳头,不假思索道:“王爷念在卢将军是一位英雄,便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南国了,游龙枪是江湖中人人都想得之的宝物。王爷带走它是怕扰了逝者清净。”

话毕,李正元便告诉白长卿自己会为他取来游龙枪。但白长卿冷冷说道:“不必,我自己去取。”

乘风看见一副高高在上模样的白长卿,顿时生气道:“军营重地,怎容你随意进出。”

白长卿冰冷的脸上难得浮上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说道:“这世上还没有我去不了的地方。”

景逸这时站在他旁边,心里只想着把他的嘴巴给捂起来,看向乘风道:“乘风将军,在下为他去取吧。”

乘风刚要点头,白长卿便一跃而起,准备离去。

乘风也用力一跃,向空中的白长卿冲去,乘风挥拳而起,白长卿拔剑斩下,一阵冲击散开,一声巨响后,灰尘四起。

两人都落了下来,不过可以看见的是,乘风的境界和白长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了身形。

李正元大喝一声道:“乘风!不可鲁莽。”乘风却好像赌气一般,兴奋道:“那可不行!”压了压拳头,准备再打一架。

眼看两人如此剑拔弩张,景逸连忙跑到两人之间。

突然一把长枪破空而来,划破天际的声音就像游龙低吟般,游龙枪正好落在景逸的面前。

这时只听见军师的声音:“道长,游龙枪在此。”才看见他的身影慢慢从府中青石走道上走出来。

乘风看到军师已经拿来了游龙枪,心里的崇拜又多了几分。

后来他问军师为什么他知道会有人来拿游龙枪时。庞士元只是微微笑道,“不是不收,时候未到,天机不可泄露。”

院子中,游龙长枪插入地面,枪尖略长于普通长枪,一头栩栩如生的龙首张口咬住枪尖。鳞片般的花纹布满枪身,通体白透,是南国上好精钢打造而成,枪尾是龙尾模样,似乎还残留着鲜血的痕迹。

白长卿看到游龙枪,便没有再出招,收起了长流剑,久久看着。

然后把身后的道袍一扯,一块长白色布条紧紧缠住了游龙枪,就要转身离去。

景逸脸上也是满脸惆怅,往事如烟,却又不断浮现在他脑海中。

然后把手搭在了白长卿的肩上,开口道:“白道士,如今的永安城正是用人之际,留下来和我一起吧。”

李正元听到这,也附和而道:“是啊,现在的大周正是用人之际,道长何不留下来,为这天下的太平盛世出一份力。”

白长卿没有作答,踏地而起,与风同去。才冷冷道:“贫道只是一介出家人,不愿入世,此去恐不会再下山了。”

看着远去的白袍道士身影,李正元若有所思。

乘风走到了庞士元的身边,小声嘀咕道:“这道士好生了得,我还没服过几人,他算一个。”

庞士元默默笑了笑而后道:“小将军,天下高手如云,顶点只有一人,他或许四十年后可与天下群雄一争。”

景逸自知白长卿此番行事怕是会让李正元恼怒。

便走到他面前,抱拳道:“侯爷这白长卿当道士久了,自然不愿来王爷手下为官,王爷勿怪。”

李正元哈哈笑道:“天下之人,最大的愿望便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无妨无妨。”

一个骑兵快马来到了将军府,一跃下马,朝里面跑去。

“侯爷!京城来人了,此刻正在军营大帐中等候。”军士跪在地上,声音洪亮的说道。

几人便收拾收拾了衣着面容,离开了将军府。

天已经大亮了,路上的百姓也都走了出来,街道旁的包子铺热气腾腾的冒着白气。

乘风走过时忍不住买了几个,咬了一口,便伸出大拇指看向军师庞士元,连连夸赞道:“好吃好吃!军师爷爷快尝尝。”

庞士元只是慈祥的笑了笑接过包子,然后策马上前。

在李正元身边轻声道:“侯爷,此番回京你必定是众矢之的,可想好对策?”

李正元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平静道:“军师多虑了,此次回京必定是举国欢庆,一片祥和气象,便没有什么不回去的理由。”

到了军营,几个穿着金灿灿的盔甲,手搭在腰间的宝剑上的军士,站在李正元的大帐两旁。

一看见李正元,就单膝跪地齐声道:“参见王爷!”

乘风几人都面面相觑,只有庞士元心中毫无波澜。

这时军帐中才走出一位老太监,是皇上身边的老人辛公公。

辛公公弓着腰嘿嘿笑着道:“老奴先行恭喜李侯爷了。”

然后从袖子里拿出一份金光灿灿,明晃晃的圣旨横着打开来。

众人看见黄色的圣旨都齐齐跪下,辛公公扯了扯嗓子道: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天下一统,李正元军功卓著,封西州王!号翼国公,良田千亩,岁俸两千石,愿君一生守护大周社稷,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辛公公走到李正元身边,把李正元扶起。

在他耳边欣慰道:“王爷与陛下是老奴看着长大的,先皇在世时便嘱咐我要好好照顾你们。如今一统天下,陛下第一个封你为王,王爷明白这其中意思吗?”

李正元站起,把手扶在辛公公的胳膊处,小声开口道:“臣明白,何为君之翼,我李正元此生只为大周,只为天下太平。”

辛公公心满意足的笑了,随后拍了拍李正元肩膀,身边的军士牵来马,辛公公便翻身上马,策马扬长而去,激起阵阵尘土……

等到看不见辛公公的身影,李正元才吩咐了乘风去请西州营的将领来大帐议事。

坐在位子上的李正元脸上看不出喜悦,却多了一丝忧虑,军师庞士元问道:“王爷何事忧虑?”

李正元看向他,缓缓说道:“军师还记得我提过的那件事吗?”

庞士元眼底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情,“王爷放手去做,我将西州城的事安排妥当便会赶来京城。”

李正元不解道:“为何不一道入京?也该让天下人知道你的功绩了。”

庞士元摇了摇头,挥着羽扇,轻松道:“那些身外之物于我来说只是平添累赘。”

李正元想要劝说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既然军师想好了,王府也会庇护您一生平安。”

庞士元拱手道谢:“多谢王爷了。”

这时乘风带着几位将军来到了大帐之中,众人纷纷拱手行了大礼道:“末将参见王爷!”

旗官长陆征,骠骑将军齐天,魏延,军中医正长于文,百夫长刘丰,这几人便是李正元的心腹,随他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