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草惊蛇
“我需要带世子殿下去趟京郊。”
此事断不可让旁人知晓,晏北淩让池全把人架上马车,只说要送世子殿下回王府,亲自驾着马车带姜绾一同向京郊驶去。
而此时另一边,乔秋梦专程去了一趟茶馆,天色已黑,街道两边的铺面基本都已经关了,并没有人注意到乔秋梦敲响了茶馆的门。
兄妹三人一见乔秋梦便知晓前几日演练的事情要开始了,金花匆匆忙忙换了衣衫,跟着乔秋梦一同上了马车。
乔秋梦又在车上为金花挽着发髻,戴上头饰。
乔秋梦看着眼前的金花就好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没想到那日所救之人,多年以后竟会成为自己的梦中人。
她将金花打扮得差不多时,也已经到了京郊。
几人下了马车,帮着姜绾一同把世子殿下放在河边。
待其余几人都藏好之后,金花上前拘了一捧溪水泼在世子殿下面上。
如今天气本就寒凉,冰冷的溪水泼下,楚黎世子立刻眉头紧皱睁开了双眼,只是眼神中还有些迷离,应当是药丸的作用。
他正要破口大骂,是谁扰了自己清梦,睁眼却看见自己正在多年前遇险的那条溪流边,五米外站着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口中很是急切问他:“你还好吗?”
“我......在梦里?你是谁?”楚黎世子只觉得眼前景象似真似幻,一时间叫人难以分辨。
“殿下,我是乔家女儿,今日救了你,这般模样也不知算不算失了贞洁,如今只怕是要削发为尼,才能平安度过余生了。”
世子见她手中捏着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身桃粉绢罗裙衫,梳着丱发的模样十分可爱,那样貌似乎正是救自己的乔家女儿。
口中的话不由自主往外蹦出,就想多年前一样:“我愿娶你,待你及笄之时我去乔家提亲。”
少女眼中含泪满是悲戚:“可我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罢了,本就出身低微,如何能配得上世子殿下?”
“你可愿信我一次?”世子朝小姑娘走近一步,对方却又朝后退了一步,好像在这个梦境中,他是无法靠近她的。
他正疾步想要上前捉住眼前人,却听见身后一道纤弱的声音唤了一声:“世子殿下。”
楚黎转过身,瞧见一个样貌娇美的少女,似乎是幼时的乔家女儿长大了的模样,也是一身桃粉绢罗裙衫,细节处与那幼女一模一样,回身看去却发现幼女已经不见了。
而另一边的少女,五官样貌十分眼熟,但却并不是来寻他递出信物匕首的乔家嫡女的样子。
楚黎见她红唇轻启,声音如悲似泣:“世子殿下,我愿信你,可你为何没有兑现诺言?”
“兑现诺言?我已同乔家约定好了,过几日便会上门过礼递婚书。”
“可你求娶的人并不是我。”
“救我的不是乔家嫡女?可为何她会有我的匕首。”
楚黎世子扶着额甩了甩脑袋,只觉得整个人昏昏沉沉,脚下好像踩在棉花上,他努力睁开眼睛保持清醒想要听清眼前人所说的话。
“世子殿下,你且记着,信物或许会被人偷走,但记忆不会,今日的细节只有我与你知晓。”
楚黎看着眼前人,整个天地似乎都开始旋转,脚下一软便倒了下去。
晏北淩赶忙上前扶着楚黎世子,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姜绾答道:“许是药效起了作用昏睡过去了,我们得快些将世子殿下送回去。”
晏北淩探了探楚黎的鼻息,看着确实像是睡着了,这才将他搬上马车。
几人分两道而行,乔秋梦将三兄妹送回茶馆,再自行回府,在马车上就换好了提前准备的常服,回府后就想做贼一般,四处看着没人,又将丫鬟小厮遣散,才偷偷将那身桃粉罗裙带进膳房中。
见炉灶内的火还未熄灭,灶台上不知是谁炖的滋补汤,乔秋梦赶忙将罗裙绣鞋一股脑丢进炉灶中烧了,看着一点边角料都没剩,这才松了口气。
乔秋梦刚抬脚,却撞上了掀帘走入膳房的燕儿。
燕儿是乔春澜身边得力的丫鬟,见着乔秋梦这么晚了却从膳房中走出来也很是奇怪。
“三小姐这是?”
乔秋梦惊得差点咬到舌头,挂着尴尬的笑脸道:“我就是在外边玩累了,饥肠辘辘想来膳房找些吃食,这不正好看见灶上炖着汤嘛。”
如此倒也能解释为何荆门市看见三小姐慌张的模样,就像做了亏心事一般,这可不是正准备要做亏心事嘛。
燕儿满脸警惕道:“这可不行,这是我专程给大小姐炖的养气补血药汤,三小姐实在是对不住了。”要知道这碗汤足足炖了三个时辰,也就这么一小盅,燕儿心道幸好自己来得及时,不然这么宝贵的一碗汤岂不是要便宜了这个庶女。
说罢燕儿赶忙拿起帕子拈住汤盅的柄,倒进瓷碗里,火急火燎端着便走了,生怕下一秒三小姐饥不择食硬吞下这碗滚烫的补汤。
乔秋梦笑笑,得逞一般回了自己院中。
燕儿入了乔春澜房内才松了口气,乔春澜瞥了燕儿一眼道:“你这是被鬼追了?怎么慌慌张张的。”
燕儿道:“可不就是被鬼追了嘛,小姐不知我方才在膳房见到了谁。”
“别卖关子了,说。”乔春澜这几日心情都不错,毕竟马上就是要嫁给世子的人了。
“我方才瞧见三小姐,正在灶台前盯着你这碗汤。”
乔春澜心中一跳,将刚准备送入口中的汤匙又重新放回碗内,说道:“我突然有些犯恶心,这碗汤我是喝不下了,赏给你了。”
燕儿却丝毫未察觉,只当是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要知道这碗汤里可放了不少名贵滋补药材。
她满心欢喜道:“谢谢大小姐。”然后便将碗中补汤一饮而尽,甚至还将碗底的人参须都塞进嘴里仔仔细细地嚼了一遍。
乔春澜见她半晌都没事,心中起疑,道:“燕儿,你再去膳房内,将灶火熄了看看炉内有无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