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礼轻情意重
若今日能得其中一位皇室子弟的青睐,她李娇冉说不定能比家姐嫁得还要好。
她恨恨地看着李静怡行至树下,言语一番后将手中食盒递给了将军主母。今日众人来有送名画珠宝的,也有送蚕丝锦布的,像姜绾这般提着食盒来的也不是没有,送的都是些金贵山参、灵芝之类的药材。
姜绾初次代侯府正妻之名前来赴宴,众人都好奇她这食盒中装了什么稀奇食材,总不好给侯府丢脸吧。
她在众人注视下缓缓打开了食盒盖子,那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中却装着满满一碗大米。
树下原本的欢声笑语一时间都被这一晚大米给打散了,众人就好似凝固了一般,看着这碗略微干瘪的米粒,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
将军夫人的胞妹首先绷不住了,她也是个暴脾气,张口便质问姜绾:“侯夫人这是合意,我家姐好心好意邀请你来赴宴,你若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空手来都罢了,带这么一碗次米来,是在埋汰谁?”
一众女眷听罢也都开始窃窃私语,都在说姜绾不知礼数。
“这位夫人看着温婉娴静,怎的赴宴带一盒米,听闻嫁人之前也是李太师家里的嫡长女,这点礼数都没人教吗?”
“听闻她生母早先年便去世了,那续弦夫人对她不怎么好。”
“好歹也是一品官员的家眷,家风怎的这般散漫。”
众人脸上都是一抹嫌弃,只怕之后都没人会在同她往来。
枣儿站在一旁也是干着急,昨日老夫人还差人来问,说夫人要去将军府上赴宴,可从库房中挑件礼物带去。侯府库房也很是殷实,有不少御赐的宝贝。
夫人当时婉拒了,直说心里有数,这食盒也是夫人自己准备的,哪知道里面装的竟是一捧大米......
眼见着连将军夫人也是一脸不悦,心中已在思索着如何不伤及侯府的颜面,让这位夫人先行打道回府了,实在不行,找机会也要去拜访一下侯府老夫人,要她好好敲打一番这位正妻,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今日这侯府的脸面是丢定了。
姜绾却是不急不慌,攥着一把米放在鼻前轻轻嗅了嗅。
“各位姐姐误会了,静怡这礼虽看着薄了些,但在座各位带来的礼中没一份能赶上这米的情义。”
将军夫人质问:“你这是何意?”
姜绾笑着答道:“静怡先前随侯爷出游,一同去了季县。”
听到‘季县’二字,将军夫人面色微微一变,姜绾都看在眼里。
“那季县虽然偏远苦寒,但百姓们都很朴实善良,我无意间也听百姓们说起过一些当地故事。季县几年前曾遭逢战乱,有位大将军不畏艰险领兵迎战,硬是以血肉之躯抵挡住了外贼侵犯,也让当地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后来那位心系苍生的将军主动请缨留守季县。”
“百姓们对他无不崇拜,这一捧大米便是战后百姓们重整耕地,重新种出的第一茬粮食,而那位将军也正是将军府的主君赵将军。”
围在一边的家眷们都止了声,又听姜绾道:“有赵将军这般的铁血男儿守在前线,我们这些女眷才得以像今日这般闲话家常。”
“我知晓将军夫人也一定心系将军安危,今日便带着这捧季县白米,分与赴宴宾客,一同祈愿赵将军平安归来。”
赵夫人听罢已是泪水涟涟,接过姜绾手中的食盒,郑重交予仆从,叮嘱让后厨煮了给在做宾客每人分食一碗。
再看向姜绾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亲近。
姜绾得了将军夫人青睐,顺理成章融入了树下女眷们的交际圈子中。
一旁的女眷们都很是殷勤,一会夸赞她今日的衣衫好看,烟紫色衬得姜绾肤如凝雪,沉静而不娇媚,问她是在哪家定做的衣衫;一会又有人赞她发髻盘的简单却大气,一点也不似旁的柔弱女眷,问是不是今日带来的丫鬟为她盘的发,想让自己丫鬟也来跟着学一学。
枣儿没想到自己也沾了光。又想起方才质疑夫人,心中有些许愧疚。
姜绾倒是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在与众人聊天时,有意无意地问问他们后宅可还安宁,府中妾室们可还省心。
奈何这些高门贵府的女眷们最擅长装点门面,大家都清楚彼此家中的一地鸡毛,偏偏到了嘴边就得说成家中和睦,与妾室亲如姐妹。
这么问只怕问不出什么了,讲完心下有些着急,想着自己即将开张的铺子,还有系统的任务,总不能慢慢跟她们磨吧。
姜绾找借口说自己想在园中转转,怎料身边几位女眷也纷纷附和说要同她一起。
她耐着性子揉了揉被吵的生疼的脑袋,扯起笑脸随那几位女眷一同朝湖心亭走去。
湖心亭回廊蜿蜒曲折,走了一阵已见不到先前的大树了,却听亭中传来女子低声吟唱。
另几位女眷闻声都停住了脚步,姜绾回头问:“怎么了?”
其中一人念了句‘晦气’。
另一人过来拉她,说道:“这亭子也没什么好看的,要不我们去林子里转转吧,将军府的梅林打造得别有一番情调。”
这倒让姜绾更加疑惑了:“亭中唱歌的是谁啊,你们可识得?”
“这里边的是尚书夫人。”
尚书也算是正二品官员了,一个正二品官员府上的主母,怎会遭众人嫌弃?
“你不晓得,这位林夫人不受家主待见,林尚书宠妾灭妻谁人不知,但奈何林尚书的妾室也是出生名门。”
“出生名门为何还能甘愿做妾?”
“早几年听闻这妾室与林尚书在自家后院私相授受,不料被尚书夫人撞见了,那妾室本一直闹着要让林尚书和离娶她,哪知此事竟传扬了出去,不得已才以妾室身份嫁进尚书府的。”
“她得了尚书喜爱,又有母族撑腰,而正妻林夫人是尚书寒门苦读时的糟糠之妻。这不就高下立见了。林府主母的名号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