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教做人
另外几人气焰也都更嚣张了几分,公子哥更是甩手想将老先生搡倒在地,幸好姜绾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姜绾扶老先生坐下,缓缓行至公子哥面前,虽身形小巧,气势却不输分毫。
公子哥看着眼前的小姑娘,露出一抹讥笑道:“姑娘倒有几分姿色,若是你们愿求求我,或许我能将两处房产让给你们。”
他又看向婉莹,语气更是多了几分戏弄:“不过你那姐姐更勾人,如果你们今晚若愿意陪陪小爷我,把我和我的小兄弟哄开心了,那我花钱买下这宅子送给你们也行,都是小钱。”
站在一侧的外室赶忙抱住公子哥的胳膊撒娇:“明郎,你说过心里只有妾,这宅子也是要买给妾的。”
公子哥挑着那外室的下巴:“不过是逗逗她们罢了,她们哪有你好看。”
婉莹自从赎身后都是按喜好见客,哪接触过这种无赖,一时间又气又恼说不出话来,一双美眸都憋红了。
身后那帮小弟又是一阵哄笑,可笑声未止,啪的一声响已惊呆了众人。
公子哥的面庞上正映着姜绾的巴掌印,左侧脸颊瞬间高肿,她打完人还略带嫌弃地拿丝帕擦了擦手。
公子哥哪里受过这等气,等反应过来,咬牙切齿大喊:“傻站着干嘛,给我抓了这个贱女人往死里打!”
‘啪’!
一帮小弟还没冲上前来,公子哥的脸上又挨了一巴掌,这下左右两边脸倒是肿的对称了,一时间大家都愣住了。
并非公子哥架不住一个女子的巴掌,而是他属实也没想到,眼前瘦弱的小姑娘敢连扇他两遍,再加上一边胳膊被外室抱着,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就凭这一句贱女人,让你下了大狱都是轻的,我今日便替你兄弟好好教教你说人话。”
周围小弟们都被姜绾的气场镇住了,公子哥却梗着口气,搡着姜绾的肩说:“连三千两银子都还要讨价还价,倒是说说你是何方神圣,该不是九重天上的穷神转世吧。”
姜绾被推得向后一倒,袖笼中掉出一个物件。
公子哥见掉出的是个腰牌,一边顺手捡起一边念叨:“我倒要看看是你是神是鬼。”
这腰牌侯府各院主子都有一个,是为了方便传话的,上边用草书刻了字,公子哥连着几个小弟一时间都没认出牌子上的字样。
他又不客气的抓过老先生,让老先生看。
姜绾气定神闲,从地上站起身拍了拍灰,在一旁椅子上坐下,顺手给自己倒了杯茶。
这字确实不太好认,老先生眯眼开口道:“乐、阳、侯、府。”
小弟们纷纷震惊,公子哥一秒换脸:“不知是侯府哪位贵人,是我有眼不识泰山,竟然冲撞了自家人。”
姜绾冷笑一声:“谁跟你是自家人了。”
这公子哥显然是晏北淩那厮的酒肉跟班,口中应着:“是是是,我哪配啊,这宅子既然贵人看上了,我便买下送给贵人吧,就当是见面礼了,还望贵人莫要跟侯爷提起今日之事。”
“送就不必了,不过我手头有些紧,你先借我一千两银子,回头找晏北淩,或是来这铺面找我都可以。”
姜绾正愁该上哪筹钱,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哪里的话啊,就当是我孝敬您的了,我们家穷得只剩下钱了,千万别跟我客气。”
晏北淩也不知道从哪交到的这么些狐朋狗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个侯爷是混道儿的,难怪自从老侯爷故去后,圣上就不再忌惮乐阳侯府,只怕他游手好闲、只知玩乐的名声已经传遍京城,将老侯爷积攒的那些声望败的差不多了。
姜绾本着晏北淩倒台自己也要跟着吃苦的初衷,多说了一句:“日后不许再打着乐阳侯的旗号欺负人。”
公子哥连连称是,掏出一千两银票放在桌上,带着一众小弟和外室识相地走了。
几人顺理成章签了书契,姜绾一次性付清定金尾款,心满意足看着这间属于自己的小铺面,内心无比踏实。
姜绾向牙人道谢,办妥一件大事,二人道别后姜绾先回了侯府,想着借来的钱总该要还,况且日后店里还需花钱,她在嫁妆匣子里一通翻找,竟连一张银票都没找到,李家待嫡长女怎么如此凉薄,丝毫不怕女儿在夫家受委屈。
姜绾没了法子,难不成要典当首饰凑钱?
一筹莫展之时,门外枣儿突然来禀报:“夫人,侯爷去芸夫人院中,两个人争执起来了,大概是为了那本通关文牒,夫人您要不要去看看。”
“我去干嘛,我又变不出两本通关文牒。”姜绾并不打算趟这趟浑水,她看着一匣首饰,突然想到什么:“等等,看样子晏北淩是搞不定芸夫人,那我便去一趟吧。”
姜绾带着枣儿,刚进门就听见芸夫人悲切的哭声:“夫君你就带我去吧,我保准不添乱,你只让我在一旁陪着你我便安心了。”
晏北淩坐在一侧按着额角,一副很是伤神的模样,见姜绾来了,气不打一处来:“你干的好事,你去帮我把通关文牒要回来,我若是哪都去不了,这几日夫人都得和我共处一室,晚膳后也没地方消食了。”
“夫君不必忧心,这事交给我便是。”
晏北淩没想过姜绾能这么好说话:“你有事瞒我?”
“哪里的话啊夫君,我只是还没来得及同你说,我方才出门想买东西,手头有些紧,路上凑巧遇到夫君的一位友人,便向他借了千两银子,还望夫君能帮我平账。”姜绾殷勤地眨巴眨巴眼。
“朋友?你怎会认得我什么朋友。”
“我只听人称他明郎,父亲是安京富商,他自称是侯爷的兄弟,多亏了侯爷声名在外才能化解妾身的难处,我这不是报恩来了嘛,夫君那一千两银子。”
晏北淩被她一反常态软着嗓子说话的模样激得满身鸡皮疙瘩:“好好好,你先有本事将她摆平,拿回通关文牒再说。”
“妾身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