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媋的及笄礼前一日,太玄的使臣人马正巧便到了邺城。

姜筵依旧是一袭墨衣,不过身边却多了一位小厮装扮的仆从,模样看着很是清秀。

姜筵领着人,落住在了邺城的使馆外蕃坊后,便一人纵马,入了邺城最森严巍巍皇城里。

领着他到勤政殿的,乃是大太监许宁禄,和皇城司中郎将谢旭。

姜筵不以为然地笑笑,径直走进了勤政殿。

勤政殿内,晋献帝李聖正批阅着奏折,瞧见姜筵前来也只是点点头,“姜王爷来得巧。”

姜筵摆摆手,行了礼,低的腰却只有半截,“大晋皇帝,本王前来,乃是为了两国之大计,奉宋太后的令前来议亲。”

晋献帝李聖放下奏折 ,并未被惹恼,“哦?不知太玄宋太后,相中的是哪一位朕的女儿?”

姜筵轻笑,俊逸非凡的面容上流露出一丝自信,“自然是大晋陛下,您宝贝的那一位,更能代表大晋的心意。”

李聖挑眉,冷笑道,“朕最宝贝的公主,如今不过五岁,如何议亲?太玄的胃口,未免太大了些。”

姜筵不以为然,“我们太玄如今的陛下,年纪也小着,刚刚十岁。正配得上您心里宝贝的那位,只要大晋愿意以嫡公主相嫁,我太玄皇帝便以中宫皇后之位迎之,与大晋永结同盟。”

好的很!

李聖险些未控制住自己将砚台照着姜筵脑门上扔过去的冲动,太玄天大的胃口,竟然打的是他最宝贝的嬛儿的主意!

此时的李聖,不仅是大晋的君王,更是一位被别人盯上自己女儿的生父。

他抚掌,“朕一时竟也惘然,六宫诸多子女,朕皆爱之,不分上下。不若姜王爷再多呆些时日,细细思索一番,议亲之事,不急。”

姜筵颔首,并未带着情绪,反而是笑意更深,“听闻明日皇宫的明仪宫会大摆筵席,许多朝廷命妇有功勋的人家都会派女眷前去参加大公主的及笄礼。姜筵不才,希望得大晋皇帝的允许,让臣也能前往。”

李聖眉心一动,当即想明白,姜筵这是在广撒网,目的一开始便不是中宫唯一的嫡女李嬛。而是六宫中最得盛宠的几位公主之一。

他方才拒绝了他一次,自然不好再拒绝来访使臣第二次,便点头,“姜王爷可与朕的皇子们和崇德殿的学生们一起,大公主的及笄礼,男宾自也是有的。”

他大晋民风自由,最是崇尚任性洒脱。

姜筵得了允许,也就不再纠结议亲之事。在他看来,正式上朝拜访那日,方才是提请的最佳时机。

勤政殿的灯火又是一夜通明,有怒骂,也有叹息。

……

很快,便是李媋的及笄礼当日。

明仪宫的陈设布置阵仗规格大到了极点,许贵妃一早便命人给李媋好好地装扮了一番,一定要让今日赴宴的世家命妇和女眷们瞧瞧,大晋还有一位正儿八经的长公主。

大阿哥李齐是第一个到的,他约莫十一岁,领着自己的嫡亲妹妹四公主李婛,淡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自己那位千娇百媚宠冠后宫的母妃,素来就是心偏的!为着一个贱种竟然如此铺张,这些钱若是用来支持他日后荣登大统该有多好!

虽然心里极为不满,李齐还是忍了下来。因为他乃是大晋的皇长子。虽然这个所谓的长子,是晋献帝爱屋及乌,强行给的罢了。

四公主李婛生得白净可人,她紧紧握着自己阿兄的手,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渐渐多起来的女眷们。

“阿兄,王哥哥也会来吗?”

李齐对自己这个亲妹妹,倒是有几分耐心,他柔声道,“怀则兄素来体弱,但阿兄已经同他说过今日婛儿也在,他应下了便一定会到的。”

李婛这才点点头。

她两年前在崇德殿接自己的阿兄下学,便遇见了一袭白衣的王家哥哥。可谓是一见面,便极为倾心。

那王家的哥哥约莫也就大她十岁左右,可却生得一副谪仙模样,好似画卷上的仙人一般。

既温柔,又一身书卷清香。

年仅五岁的李婛,自然抵挡不住。

正想着,她的目光便瞥见了一抹月白色,一位温润如玉的少年郎正缓缓走进来,眉眼精致,“怀则哥哥!”

李婛开心地小步跑过去,“你可是来了。”

王怀则温柔地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包软糖,“小婛儿等得一定着急了,是怀则哥哥的过。”

对于这个大晋的四公主,王怀则自然是见着觉得可爱的,就像是自家那位幼妹一般无二。

他先是朝着座上的大皇子李齐行了个礼,便和李婛告辞,缓缓坐在了男宾崇德殿的那一桌。

李婛可惜地叹了一口气,她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女眷们来得已经差不多,各家的小姐嫡出皆着着邺城时下的装束,或明艳动人,或端庄娴静。

明面上说着是大公主李媋的及笄礼,可在场的哪一个又不是心思活泛之辈?自然借着这个机会,让府内未出阁的女娘们好好装扮了一番。

这其中最亮眼的,便是三人。

其一是由弘农杨氏主母王月华带来的嫡女杨梦欣,一袭鸢尾浅紫的千褶裙,梳着随云髻,余下的青丝又散落下来,别着一支紫玉沧海簪,硬生生压了其他女子一头。

杨梦欣生得自然是好看的,眸若晨曦,娇娇女娥。

她从容地笑着,目光却时不时瞥向皇子席中的大皇子李齐。

后者也点点头,算是见过。引得杨梦欣心下一喜,自己是有机会的!

其二,便是一位身着红色绫罗挽纱裙,上缀珍珠明月珰的娇俏女娘,额心点着时兴的朱砂花钿,眉眼若九天清月,气质绝代。

李婛望着她,也是惊呼,“不愧是怀则哥哥的幼妹,琅琊王氏的嫡女轻轻姐。”

王怀则望着自己那位古灵精怪的幼妹,也是神色温柔。

王家王轻轻,时六岁,乃是琅琊王氏千娇万宠养大的娇娇儿。

君不见便是杨梦欣,也得陪着笑脸,不敢抢王轻轻的风头,只不过很显然,这位王家的嫡女瞧不上便罢了。

王轻轻的目光一直望在一处,那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一位身着青色衣裙的少女正缓缓饮着淡酒,云鬓轻摇,姿容绝代,钟灵天地之秀气,一身书卷古琴香。

“谢韫。”王轻轻自然认识这人。陈郡谢氏家主之女,同样是嫡出。比她更好些,投身在了大房家主一脉,且只有她一位女儿。

她与中宫那位谢皇后,可是正儿八经的姑侄关系,亲侄女。与那位嬛公主,更是姐妹。

坊间传言,谢家的下一任皇后,便是谢韫。

谢韫点点头,她性子喜静,自然瞧不上那些虚礼应酬。

众女千娇百媚,世家之盛可见一斑。

正当时,一声女音响起,“贵妃娘娘到,大公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