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遂与韩馥求和表示愿意退兵,但是前提要提前归还家小及其长子。

韩馥接到袁绍的信件,于是召集众人商议。

“诸位,因张飞将军攻入渤海郡南皮县,俘虏了袁绍的家小与长子,大将淳于琼,现在袁绍已经同意退兵,但是要归还这些人,众位以为如何!”

沮授言:“如今袁绍要退兵,天下十三州皆起战火,我等正好休养生息,蓄养实力!”

“袁绍如今没了栖身之所,必定会在兖州谋求发展!而名士许劭曾评价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很高兴,可见二者都有乱世称雄的野心!不如放袁绍家小让此二雄相争!”

郭图却道:“袁绍四世三公,又岂是曹孟德能比,他的妻妾可以归还,但是长子必须留在邺城为质!”

辛评言:“长子继承家业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如不归还,袁绍怎么有心思与曹操相争呢!不如将长子换成次子,以此为质!”

刘备则是请求道:“听说我三弟张飞残暴不仁,攻破南皮后至百姓损伤无数,请明公治罪!”

韩馥吸取采纳三人的建议,同意归还袁绍妻妾,但是长子暂不能归还,要袁绍以次子来换,作为质子。

又对刘备道:“张飞将军立下大功我表彰尚且还来不及!怎么会加罪于他呢!玄德还是尽快去渤海上任吧,希望在玄德的治理下渤海郡能尽快恢复民生。”

“遵命!”

刘备只得应命!

同时又赚了一波名声。

远在常山的韩景也接收到一系列战报。

真定府衙内,韩景召集众人议事。

文有田丰,荀谌,武有麹义,赵云,典韦,杨凤,贾逵。

为了预防邺城方向可能出现的变故,韩景的军队又扩编了,人数到达了五万余众。

右路军麹义为主将,杨凤为副将,田丰为军师祭酒,有一万五千兵马。

左路军赵云为主将,贾逵为副将,荀谌为军师,有五千众,

而韩景亲自坐镇中军统帅,本部有两万人马拱卫,典韦担当护军校尉,为韩景座下先锋大将,有五千护卫军。

韩景道:“现在张飞攻下了渤海,抓住了袁绍的长子和一众妻妾,袁绍已无战心,南边的威胁已经解除,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办呢!”

荀谌看了田丰一眼,后者点头致意。

“主公,我认为现在是我们进攻黑山军的机会,前些时日我已经拉拢了陶升,他答应暗中联络黑山军中的仁义之士。归于主公帐下!”

“友若辛苦了!是时候肃清外患了!可曾与陶升约定时间?”

荀谌道:“主公且容我先遣使者入陶升所部传递消息!”

韩景却是自信一笑。

“慢,我相信友若!只要我等兵马动了,那陶升又如何不能会意呢?到时候再与陶升详谈也不迟!”

“杨凤将军,黑山军各部所在的地形你可熟悉?”

杨凤道:“主公,那黑山军各部地形末将倒是不太清楚,但是末将军中有一老卒却是太行山中的活地图,他原本是一猎户,因兵祸家人皆惨死,才加入我军,在山中度日。”

韩景也能理解,毕竟杨凤一个女流之辈能当一个头领就很了不起了,又怎么会四处乱转,了解地形呢!反正只要有人了解地形就行。

曾经的飞将军李广就因为打匈奴老是迷路而终生不得封侯,这个事韩景很有印象。

“麹义将军,命你率所部在距离张燕所部最近的地方扎下营寨!”

“赵云将军,命你率所部在麹义将军营寨后退后二十里扎下营寨,以便随时策应!”

“在附近村庄设置烽火台,命令百姓如果贼人犯境,就点燃烽火,你等以烽火为号!发兵支援!”

“遵命!”

二人应命而去!

“主公,不进山中直接攻打张燕吗?”典韦问道。

韩景道:“黑山军以劫掠为生,我要先饿他们一阵,再发兵攻打。这样定然可以轻松获胜!”

“那主公我等中军为何不动?”

典韦问道。

“打一个张燕何需那许多大军,眼下,还要防范北方的公孙瓒!过些时日我还打算将麹义将军调回,北上屯兵河间郡!”

太行山中张燕营寨内。

张燕座下一众大小头领齐聚一堂。

“如今,袁绍要退兵,我等虽未动兵,但那韩景一直为了牵制我等,并未动兵,接下来那韩景小儿一定会攻打我们!”

“前些时日就有下山劫掠的兄弟说山下不远处屯驻了麹义和那赵云一共三万大军!”

“他们只得去更远的广平郡劫掠,来往多有不便,颇为耗费精力!”

“我意联合北方公孙瓒,一同攻打冀州,事后我们得常山,赵国,魏郡,三郡之地,何人愿往!”

下面走出一个小头领道:“韩景此子,年少有为,于毒将军前车之鉴,吾认为还是不能与之为敌!”

张燕骂道:“你懂什么?那常山,中山等地百姓恨我等入骨,我们投靠,对方也不一定能接受!”

“来人,将之拉出去斩了!”

陶升道:“且慢!”

“张燕将军!既然召集我等议事,怎么不能听忠言呢!”

张燕怒道:“原来是你陶升在后面指使!我还道他这样一个小人物,怎么敢违逆我的意思!”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此舍近求远,我看你张燕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众兄弟的前途于不顾!”

陶升驳斥道。

张燕拔剑:“你陶升是要造反吗?”

陶升道:“你既不是天子,我又何来造反一说!”

陶升的手下众人也纷纷拔剑,阵营一下就分成两个,一方主张联合公孙瓒,一方则想投降冀州。

他这些时日联络了黑山军中的许多有志之士,都希望归附到韩景手下。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张燕忽而大笑!

陶升怒道:“张燕你笑什么!”

“我笑尔等为何平日从不下山劫掠,原来是想有朝一日,背弃我等!”

“这大汉天子何其可笑,如若说起来,昔年吾还曾得其封为平难中郎将呢!这又如何!我等还不是只能抢掠为生,没有分给我们一丝土地!”

“哈哈哈!乱世之中,哪里去寻那许多明主,我看不如自己做主!吾等之命虽如草芥,亦可使王侯喋血!兄弟们,随我杀!”

张燕拔剑,飞身而出,将最近的一名小头目枭首。

他的部下也嗷嗷怪叫,跟着冲杀起来。

陶升等人也觉大事不好,他们且战且退,每人部下都有数十上百,汇聚在一起,也有千余众。

张燕则是召集大军,开始对他们进行围剿。

奈何这些头目,能带在身边充当心腹的人,都是山贼中的精锐,很快就撕出一条口子,逃了出去,回到各自营寨,各自点齐人马,就要攻打张燕。

要以张燕的人头做为投降韩景军的诚意。

张燕也不是孤军作战,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头领皆领兵跟随在其身边。

双方在太行山中爆发一场大战,然陶升等人的部队,到底不如张燕等部众,常年厮杀,被张燕打得大败,带领残部数万众逃到麹义军中。

荀谌亦听闻此事。

与赵云一同来到了麹义军中。

荀谌问:“陶升将军何至于此啊!”

“那张燕召集大小头领欲联合北方的公孙瓒,对冀州用兵,我等不从,张燕就拔剑相向,双方不和,就打了起来,本来已是突出围困,但是想着要为韩景公子立下大功,需要张燕项上人头,就商议各自领兵,汇集十万大军去攻打张燕!”

“不料张燕甚是狡诈,早就排兵布阵,设下重兵,我等不敌,方才大败!真是惭愧啊!”

陶升解释道。

“将军等人皆深明大义!有此一败皆因立功心切!不可妄自菲薄啊!”

荀谌安抚陶升众人。

陶升道:“眼下张燕实力大不如前,不如我等合兵一处,再行征伐!”

田丰道:“不行,现在张燕就像一只困兽,谁去攻打都会遭到他的血腥反扑,还是守住各地,让其劫掠不到粮草,慢慢削弱他们方为上策!”

陶升面色难看道:“张燕等皆豺狼也,公怎会以为没有粮草能难住他!他们可是吃过人啊!”

众人脸色大变,那山中现在可是不缺人肉。

田丰却不为所动:“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就算张燕军以人为食,那又能够坚持几日!”

荀谌道:“还是将消息传给主公,让主公定夺吧!”

很快,韩景就听闻了陶升战败,黑山军一分为二的消息。

他并没有反对田丰的计划,而是不慌不忙的将陶升军并入到赵云军中,封其为建义中郎将。

幽州,公孙瓒最近又消灭了一支鲜卑骑兵,鲜卑头领跪地请降,公孙瓒不受,将之尽数屠灭。

鲜卑乌桓人再不敢轻易投降公孙瓒。

而是四处游荡,河间郡,就有鲜卑乌桓的残余逃到了这里。

相比于了无人烟的幽州,这河间郡就要美丽的多,这些胡人四处劫掠,大肆杀伐。

公孙瓒以追杀异族的理由陈兵幽冀边界,虎视冀州。

恰好这个时候有张燕使者前来。

两方一见面,如同干柴烈火,很快就勾结在一起。

韩景知晓鲜卑乌桓进犯,火速将麹义调走。

两路大军一齐出征,四万五千兵马直扑中山。

过了几天好日子的鲜卑乌桓人被打的无处可去,现在被韩景大军和公孙瓒大军夹在中间,处境十分危险。

首领鲜于银率众投降,韩景亦不受,同样将其杀尽。

同时感叹!这回我看你们这些异族怎么五胡乱华。

驱逐了鲜卑乌桓,韩景大军与公孙瓒大军再无缓冲,双方摩拳擦掌,都在准备一战。

韩景请使者与公孙瓒言:“异族已经诛杀殆尽,请将军离去!”

公孙瓒请使者来表杨韩景说:“杀的好!可来吾帐下为一军司马!”

韩景遣人将公孙瓒所言传遍天下,这下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公孙瓒消灭胡人后膨胀了!

邺城外,中军大帐中,袁绍接见了韩馥使者郭图,当面破口大骂韩馥无耻,

郭图只是无奈苦笑!发现自己赌袁绍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袁绍还是将次子袁熙交出,用来交换长子袁谭。

因他与次子数次误会下,已然生隙!自知理亏的他一见到这个儿子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好似犯罪了一般。

双方交换了人质后,袁绍曹操两人如约退兵。

袁绍无功而返,现在只能寄托在其从兄袁遗的山阳郡。

袁遗自然是有些怨气,自己投资了袁绍这么多,最后竟然没有一点儿回报。

于是暗中联络袁术,想要投靠他。

不料消息中途被刘表截获,刘表是袁绍的忠实小弟,立刻将消息传给了袁绍。同时希望袁绍去荆州发展。

袁绍听闻此事大怒,派人去责问袁遗。

袁遗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袁绍遂接管了山阳郡。

他在山阳郡招兵买马,扩充军备,打算来年再报仇,冀州那一直是他选定的根据地,怎么可能放弃。

曹操这会笑不出来了,袁绍盘踞在山阳郡,许多人才都投靠在其麾下。

他在陈留这边的征兵明显要比以往困难许多,应者寥寥,他暗暗提了个心眼。

公元192年,董卓死讯传遍天下,天下士人闻此喜讯奔走相告。

荀彧劝袁绍派兵前往洛阳,迎奉天子。

袁绍不采,认为自己还没有一州之地安身,且他一向就反对刘协为帝,如果迎刘协,那岂不是人设乱了。

荀彧说:“您之前不迎天子,是因为迎天子势必要杀董卓,天子肯定会怨恨您,但是,现在董卓被吕布所杀,您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袁绍沉默以对。

荀彧大失所望,连夜跑路,认为袁绍太过保守,难成大事。

陈留,荀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通。

曹操热情的接见了荀彧,认为其有大才,只是眼下关内群雄争锋,打得不可开交,如何能得天子?

荀彧就是看中了曹操敢想敢干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