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偶遇月婵,心生好感

补天教的花园藏在一片灵竹林后,寻常弟子鲜少涉足。园内引了山巅的活水,蜿蜒成溪,溪畔种着成片的云锦杜鹃,此刻正开得如火如荼,殷红的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李明生循着隐约的琴音而来,刚绕过那丛遮天蔽日的芭蕉,便看见溪边的白玉石凳上坐着一道身影。

那女子身着素白道袍,领口袖缘绣着银线流云纹,乌黑的长发松松挽成一个髻,仅用一支羊脂玉簪固定。微风拂过,几缕碎发垂落在她颊边,随着她拨弄琴弦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的侧影线条柔和,鼻梁高挺,唇瓣是自然的淡粉色,明明未曾施粉黛,却比溪畔最艳的杜鹃还要夺目。

正是月婵。

李明生的脚步下意识慢了下来,连呼吸都放轻了些。他曾在教众大会上远远见过她几次,只觉这位圣女清冷如雪山之巅的冰莲,遥不可及。可此刻近看,才发现她的清冷中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像月光下的寒潭,看似平静无波,深处却藏着万千星辉。

“月婵仙子。”他定了定神,拱手行礼,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

月婵停下拨弦的手,转过头来。她的眸子很亮,像浸在清泉里的黑曜石,目光落在李明生身上时,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却并无半分疏离。“是李师弟。”她微微颔首,声音清冽如玉石相击,“你也喜欢这处?”

“只是恰巧路过,被仙子的琴音吸引。”李明生走到溪边,与她隔着三尺距离站定,目光落在那张古朴的七弦琴上,“仙子的琴艺,怕是连教中掌管礼乐的长老都要赞叹。”

月婵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让周围的花影都仿佛黯淡了几分。“师弟过誉了,不过是闲来无事,胡乱弹奏罢了。”她说着,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点,发出一声清越的音,“听闻师弟在小比中连挫强敌,倒是好本事。”

“侥幸而已。”李明生挠了挠头,想起昨日与林辰的激战,又补充道,“主要是前些日子得了些机缘,才算略有精进。”

他本是随口一说,月婵却来了兴趣:“哦?师弟得到了什么机缘?”

李明生便捡了些能说的,比如在藏经阁偶然翻到的古谱,或是在试炼谷采到的灵草,半真半假地说了几句。月婵听得认真,偶尔会插一两句,问的皆是修行中的关键处,显然对这些并非一知半解。

“这般说来,师弟对《补天诀》中‘引气入体’的理解,倒是与我有些不同。”月婵说着,从石凳上站起身,走到溪边,指着水中的游鱼,“你看这些鱼,看似随波逐流,实则每一次摆尾都暗合水流之势。修行亦然,强行运力反倒滞涩,不如顺势而为。”

李明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些五彩锦鲤在溪水中穿梭,姿态轻盈,果然毫无滞涩之感。他心中一动,想起自己修炼时总觉得经脉中有股蛮力难以驯服,此刻经月婵一点拨,竟似有茅塞顿开之感。

“仙子此言,如拨云见日!”他由衷赞叹道。

月婵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不过是些浅见,师弟能悟到,才是真本事。”

两人就这般站在溪边,从修行聊到琴棋,从教内的灵植聊到山外的趣闻。李明生发现月婵并非如传闻中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她知道山外市集上哪家的糖画最精致,也知道藏经阁三楼角落里藏着一本孤本棋谱。

夕阳西斜时,金色的余晖洒在溪面上,波光粼粼。月婵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碎发:“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我送仙子。”李明生脱口而出,说完又觉得有些唐突,脸颊微微发烫。

月婵却并未拒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并肩走在回住处的路上,一路无话,却并不觉得尴尬。李明生能闻到月婵身上淡淡的药草香,混合着灵花的芬芳,让他心头莫名一暖。他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女子,她的侧脸在夕阳下柔和得不可思议,长长的睫毛投下一小片阴影。

走到月婵的院落门口,她停下脚步:“就到这里吧,多谢师弟相送。”

“仙子客气了。”李明生站在原地,看着她推门而入的背影,直到那扇雕花木门轻轻合上,才回过神来。

他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心中像是有只小鹿在乱撞。原来清冷的圣女也有这般温柔健谈的一面,原来与她相处竟是这般让人舒心的事。

李明生转身往回走,脚步轻快,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自己对这位补天教的圣女,是真的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