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159.大西之变
这支小队虽然只有十人,但却都是个顶个的军中翘楚,用澳明的话来说,就是“兵王”,这样一支由兵王组成的小队,携带当世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无法办到的呢?
就在这支小队潜入成都的第九日,王浩波通过电报给他们下达了来自朱胜机的指令——刺杀张献忠!
如今的张献忠好歹也是个皇帝,想要刺杀皇帝,自是一项难如登天的任务,但这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对于澳明海军将士们来说,这件事虽然难,却并没有难到那个份儿上!
要知道,澳明海军将士们可是手握先进的火枪,可以远程狙杀目标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有机会进入足以狙击到张献忠的射程之内,就可以取其性命!
但在封建时代,皇帝深居宫禁,莫说是普通人,许多当官的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到皇帝的机会,就更不要说他们这些悄悄潜入成都的,身份不明之人了!
因此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十名海军将士已经在计划着,实在不行就只能冒险潜入宫禁了,这么做虽然难度很高,也十分凶险,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陛下的命令不能拖延,为今之计也就只能铤而走险了。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似乎是他们把事情想的复杂了,这次的刺杀目标张献忠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却是个异类,也或是他称帝的时间太短,还没有进入角色,其行事风格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帝王,仍然匪气未脱,随性而为。
比起呆在宫禁之中,这个张献忠似乎更喜欢在宫外抛头露面,或者说,是因为他最为信赖的四个义子都被派去抵御明军去了,很多事情他不得不亲力亲为,尤其是如今他要打击异己,更是信不过旁人,非得亲自动手不可。
如此一来,要对张献忠下手可就简单的多了,能够狙击刺杀张献忠的机会也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如今张献忠在成都大开杀戒,闹得人心惶惶,已经没有人会去注意他们这些生面孔了,澳明海军将士们行事自然也就可以更加大胆一些了,他们提前刺探到了张献忠的行程计划,分成三组在沿途设伏,以确保除掉目标!
张献忠对此自然是毫无防备的,虽然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手下人很可能会被自己逼得狗急跳墙,会有人对自己不利,已经加强了防范,但也只是基于他们认知中那些可能出现的刺杀手段,比如伏击、暗箭、下毒等等。
为此,张献忠内穿的软甲,是昼夜都不曾脱下的,而且周身都随时有亲兵护卫,且周身五十丈都要清场,不许人接近。
此番防范不可谓不严密,基本上不会给任何刺客以可乘之机,因为五十丈开外,便是弓箭手要射暗箭都很难射到他了,更何况他还穿着软件,这么远的距离,箭矢也很难伤到他。
再者说,他把警戒网设为周身五十丈,那刺客总不能就敢正好在五十丈外,警戒网的边缘上射冷箭吧,那身处警戒网外围的亲兵也不是瞎子,所以刺客只能躲在更远的地方,就更不可能把箭射到张献忠的近前了!
但是,弓箭的射程不足以射杀张献忠,却不代表着这世上没有其他武器可以取他性命,只不过是张献忠不知道罢了!
澳明海军将士们手里的狙击枪可是比军队里装备的普通步枪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二百丈之内,这枪又快有准,配合将士们出神入化的枪法,可谓枪无虚发,每发必中!
因此,张献忠的这些防范措施对于澳明海军将士们而言,简直就是形同虚设,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代枭雄张献忠应声落马,直接被打爆了脑袋,殒命当场!
在场人顿时都被惊呆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循声寻找刺客之时,澳明海军将士早已撤离,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张献忠死的突然,是整个大西政权中谁都没有预想到的事情,但对于张献忠的死,真正感到悲痛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的,甚至于此时的成都,还有不少人对此事是暗暗感到庆幸的。
因为此时的张献忠正在打击异己,大开杀戒,只要被卷入其中,以张献忠的脾性,他可是不管青红皂白的,被错杀误杀亦是难免之事,所以如今张献忠死了,大多数人只会感到庆幸!
但是,不管大西政权内部对张献忠是忠心也好,还是不忠也罢,随着张献忠的死,此事都已经翻篇儿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西政权必须要尽快推举出一位新的国君来主持大局才行。
此时,张献忠的四个义子都在外面,他的女婿,也就是大西政权的左丞相汪兆麟迅速与皇后陈氏联合到了一起,主张照旧行事,把持大西政权。
对此,别人能认,但张献忠的四个义子显然是决计不会认的,尤其是之前最有资格成为张献忠继承人的孙可望,怎么能够容忍汪兆麟和陈皇后夺走本应属于自己的皇位?
因而孙可望与李定国当即一拍即合,并给刘文秀和艾能奇去信,约他们一同率军杀回成都,逼汪兆麟和陈皇后速立新君,继任大统!
汪兆麟和陈皇后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成都的各方势力,把持朝政,又如何肯将手中权柄拱手让出?
所以在听闻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艾能奇四人率军返京的消息后,当即便给四人下旨,责令他们不得返回成都,要继续在各自战线上抵御明军。
同时,汪兆麟还将成都府及周边各府的兵马全都集结了起来,做好了“平定叛乱”的准备。
汪兆麟和陈皇后早已料定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四人是不可能遵从他们下发的旨意的,也不可能乖乖留在驻地继续与明军作战,是铁定要率军返回成都来的。
而他们明知如此,却还是要给四人下旨,目的就是要在占据道德制高点,让大西政权所有人都看到,是他们四人抗旨不遵,意欲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