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销量暴增
随着1500个第一代武装人形机器人如期交付给军方,全年定下的任务也都按预期完成,2015年也完美收官。
2016年如期而至,新开年1月1日元旦。
元界智控旗下各大线下店,包括万象汇通授权店的生意开年第一天就相当火爆。
大量的顾客在元旦三天假期里抢购仿生义肢机械臂或机械腿,因为国补在新开年元旦当天正式生效。
原本售价2万元的仿生义肢,国家补贴后直降17000元,消费者只需要支付3000元就能买到。
这个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进行官宣,大多数对仿生义肢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选择等国补生效日再买,不差那点时间,除非是不差钱,一天都不想等的。
不过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底层大众,真正有钱的肢体残疾人士早就已经买了。
除了等待国补生效后再买的消费者之外,仿生义肢价格降至3000元也极大的释放了市场规模。
说白话就是现在这么便宜的价格,凡是有需求的人都是不带眨眼直接就买。
以前2万块钱的时候,对于家境不富裕甚至很穷的人,也是比较大的数字。
但降3000块钱,真的不会有丝毫犹豫了。
元界智控自然也是知道,新开年后的仿生义肢销量肯定会大幅激增,所以去年就早早的扩大产能加大产量。
……
1月4日,新开年首个工作日。
元界智控总部,孟秋颜来到了陆安的办公室。
“开年元旦三天假期,仿生义肢机械臂和机械腿线上线下销量双双大爆,迎来强势的创纪录逆增长。”孟秋颜坐在休息沙发看向陆安接着说:“三天时间合计销量62.79万条。”
闻言,陆安点点头满意道:“嗯,算是一个不错新年开门红。”
去年全年截止12月31日,仿生义肢机械臂和机械腿的总销量117.52万条,其中去年上半年销量83.87,下半年33.65万条,比陆安最开始预期的150万条少了30多万条。
下半年的销量远不及上半年并不是因为仿生义肢卖不动了,而是消费者都在等待今年国补后再买。
短短三天时间,消费者购买62.79万条仿生义肢花费了18.83亿元,如果没有国补,金额就是125.58亿元,而元界智控售出62.79万条仿生义肢,将获得国家补贴金额106.74亿。
换句话说,消费者是用3000块买到了产品,元界智控实际上还是按照2万块来卖的,因为国补是直接补贴给企业端的元界智控。
公司非但利润率没有降,还因为销量大幅激增,在绝对利润额上跟着大幅激增。
反正每卖出一条就有国补1.7万元,销量有多少,补贴就有多少。
当然,这是仅限于第一代仿生义肢产品,要是每一代新产品都按照这个力度补贴,若以后每年销量500万条,等于每年都要拿出850亿的预算来补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价格降到3000块,消费者更换频率肯定会非常快,可能用个两三年就换新,新品一出来又换。
以后第二代仿生义肢产品发售上市,会不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那就要国家怎么进行后续的政策安排。
……
到了本月下旬,仿生义肢的价格国内直降3000元这个事传到了外网,这么便宜的价格让国外底层的残疾人士消费者得知后,再看同样的产品定价10万美元,直接当场就破了大防。
按照人民币兑美元的最新汇率,3000元人民币大约就是450美元。
仿生义肢的那些海外代理商,目前卖到了10万美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只能是家境殷实的人才买得起,或者是北殴那些高福利地区。
但绝大多数有需求的外国底层残疾人士消费群体面对10万美元的昂贵价格,也只能望而兴叹。
本来也没啥,可就是知道的太多,心理失衡了。
有位左臂截肢的镁蝈老哥在油管上发视频,他情绪崩溃地痛骂那些销售商,声称自己明明可以用得起这产品,但是这帮黑心销售商卖到10万美元的天价,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海外的那些破大防的老外,绝大多数人都把火力集中在了仿生义肢的代理分销商身上。
因为陆安把产品海外销售的定价权给了那些代理商,价格卖到10万美元的天价是那些代理商定的价,甚至相当一部分镁蝈人还以为这是本土产品。
那些被骂的海外代理商,他们完全不带一丁点在乎的,直接给你一句定价多少是市场行为。
甚至一些代理商觉得10万美元一点都不贵,因为二手市场一度被炒到了15万美元的天价。
工业产品能被炒到这么贵,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了该商品的稀缺性。
元界智控限制了仿生义肢的出口数量,导致海外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显然,陆安并非是什么圣母,他的好是有前置条件的。
对国内的消费者是不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导向,而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导向,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合理的利润。
但对于国外,那就是谋求利润最大化。
这一点,陆安跟钱老颇为相似,钱老在海外教书,面对外国学生他只教一遍,而回国后面对自己的同胞一遍不会就耐心再教一遍、还教一遍。
虽风马牛不相及,却也异曲同工。
全球范围内的那2亿肢体残疾人士,去掉那些缺了手指、或者手腕以下截肢者,能够适配元界智控仿生义肢的,再保守来估算也不会低于1亿人群规模。
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群体,仿生义肢去年的出口总量却不超过30万条。
市场需求规模以“亿”为单位计量,商品供给量这么少,极度稀缺也就是必然。
这还不是一般商品,并不是说太贵不用也没所谓,对于有需求的肢体残疾人堪称是刚需,因为有和没有,生活质量是天差地别的。
元界智控限制仿生义肢的出口量,而那些海外代理分销商如今也似乎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默契共识。
因为卖的量少,可以让商品维持高价,绝对利润反而更大,赚得更多。
这条逻辑不但对元界智控适用,对于那些海外代理商也同样适用。
至于那些买不起的海外残疾人士消费者,各大海外分销商们压根不在乎,他们只知道制造商品稀缺性,带来的利润更大就这么做。
……
1月23日周六。
午餐时间,陆安跟孟秋颜正在家中别墅用餐,电视在播放秧视新闻频道的午间新闻。
全国各地2015年度经济报告相继公布,嘉宁市的年度经济报告在1月21日已经对外公布,今天直接上了秧视新闻予以特别报道。
因为嘉宁市去年的经济成绩单实在太过于耀眼。
虽然是三线城市,经济总量也跟沿海那些大城市、一线城市比起来更是差距悬殊。
但重点是增速,堪称一骑绝尘。
新闻直播间的主持人正在播报:
“嘉宁日报1月22日讯,嘉宁市正府召开2015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嘉宁市去年全市gpd达2159.73亿元,净增739.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率达+52.06%。”
这个增速相当夸张,不过也是前值低。
元界智控这样的高科技高附加值技术大厂一发力,直接带动全市经济跟着起飞。
镜头切换到吴宏生在1月21日主持的新闻发布会画面。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我市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态向好……”
画面随之切换到嘉宁市的城市风貌,元界智控频频出镜,公司旗下的仿生义肢、小元机器人等产品也也都出现在了镜头里,还有超级工厂内部一些无需保密的生产画面,以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元界智控新总部等等。
这些镜头依次切换的同时,伴随着新闻演播室的主持人旁白声:
“吴宏生说,嘉宁市取得如此喜人的经济成就,其一是产业‘形稳势好’、其二是内需‘扩量增效’、其三是科技‘聚能起势’、其四是质效‘向上向好’、其五是民生‘加码升温’。”
“嘉宁市当前经济发展喜人向好、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嘉宁市民生支出快速增长,安排更多财力优先用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民生含量’满满。民生支出占嘉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2%。”
“吴宏生强调,既要谋划发展‘大棋局’,也要惦念民生‘冷暖事’,用心办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居有其屋、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报道嘉宁市的新闻播完,开始报道其它新闻。
孟秋颜瞄了眼用餐的陆安微笑着说:“看来这位一把手,今年应该是要进步了。”
秧视新闻对嘉宁市的经济成绩单予以特别报道,是妥妥的优等生重点表扬,显然是进步的前兆。
陆安略作沉吟,说道:“应该没那么快,毕竟他之前是连升三级,才过去两年,明年他很有可能会进步,今年应该不至于。”
孟秋颜若有所思:“也是,他的进步速度已经堪称坐火箭了。”
嘉宁市去年的经济成绩单实在过于亮眼,尤其是+52%的全年增速,在全国百强城市当中增速第一,而且是一骑绝尘、断档式的领先增速第二的城市好几个身位。
嘉宁市的gdp总量也首次跻身进入全国百强市,以2159.73亿元的gdp总量空降到了第93名。
这样的成绩单,进步是铁板钉钉的了。
现在的嘉宁市绝对是“刷业绩”的天选之地,而且还是躺赢的那种。
以前无人问津,而今谁都想抢着来,没有过硬的资源根本就轮不着。
孟秋颜似是自顾自地说:“他要是进步升上去了,后来者会不会对嘉宁市的情况改弦更张呢?”
闻言,陆安摇头笃定道:“不会。国内的正策有很强的延续性,要是改了,等于是打吴宏生的脸,他没升上去你改就改了拿你没什么办法,但你能来嘉宁市接替他,就意味着他肯定上去了,后来者岂能不掂量掂量?”
陆安补充道:“大改特改就是办好了也得罪吴,办砸了呢?哦豁,治你可就谁都无话可说。而且我相信他进步前,肯定会布置安排好一切,毕竟这是他起飞的地方。”
“至于后来者嘛,能躺赢的局也犯不着瞎折腾,即使再退一步讲,调他过来的上级肯定也会再三叮嘱他别折腾,躺赢就行,所以无需担心。”
孟秋颜想了想也觉得陆安分析的有道理。
现在的嘉宁可是香饽饽了,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资源不够硬,根本轮不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