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朝鲜王宫。

李倧急急忙忙将毛文龙和杜三策请了过来。

“定辽侯,杜侍郎,听说前线遭遇大败,怎会如此?”

他神色阴沉,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虽说他将兵权交给了毛文龙,但是对于前线的情况,他依旧在时刻关注着。

原本大军推进十分顺利,已经夺回了诸多疆土,他自是十分欣喜。

可没想到,前两日,突然有战报送回。

说是前线遭遇大败,折损兵马不下万人。

这让他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

他们朝鲜兵马拢共不到二十万,还分散在朝廷几派重臣手中,能听他指挥调度的兵马,也不过是几万人。

现在前线折损上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们朝鲜兵。

若是再这样下去,就算是剿灭了女真人,他这个朝鲜王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毛文龙脸色一冷,盯着李倧,说道:“朝鲜王是在质问本侯?”

“你!”李倧神色一滞,尽管心中怒火中烧,可又不敢跟毛文龙发脾气。

且不说毛文龙是明廷使臣,他不能轻易得罪,就说现在他朝鲜的局势,他也不能惹恼了毛文龙。

毕竟,毛文龙现在是联军主将,若是真的惹恼了毛文龙,之后对于女真人的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一旁的杜三策打着哈哈,劝慰道:“朝鲜王莫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失败算不得什么。”

“朝鲜王放心,只要有我大明强兵在,那些建奴必然威胁不到汉城!”

李倧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沉声说道:“杜侍郎,我朝鲜只是一隅小国,比不得上国疆域辽阔,有着百万雄兵。”

“我朝鲜不过十万兵马,遭遇此等大败,折损上万兵马,我心中就像是钝刀子割肉,心疼啊!”

听到这话,毛文龙和杜三策对视一眼,彼此心底一笑。

这一次前线大败,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以大明边军的实力,加上朝鲜兵的辅助,他们怎么可能不是建奴的对手。

之所以出现大败,完全是他们想要趁机削弱朝鲜的实力,从而让朝鲜更加依赖大明罢了。

看着李倧,毛文龙沉声说道:“既然朝鲜王担心损失太大,那本侯只好改变策略,稳步推进了。”

“只不过,若是选择稳步推进,想要彻底解决建奴,恐怕要不少的时间。”

李倧赶忙应道:“没问题,没问题,多花点时间就多花点时间吧。”

现在女真人已经被击退,女真人占据的疆土也没有多少了,剩下的那点疆土,慢慢来就是,他根本不着急。

相比折损兵马,多耗费些时间根本不算什么。

杜三策脸色稍稍凝重了几分,他看着李倧,说道:“朝鲜王,此番皇上派我等出兵援助朝鲜,本来是想着速战速决,早日解决建奴的。”

“若是时间拖得长了些,我们可没办法跟皇上交待。”

“你也是清楚的,大军征伐耗费的钱粮不少,多拖一天,便需要多耗费一天的粮草,时间长了,户部可未必会批这么多银子。”

闻言,李倧眉头微绉,思索片刻,咬牙说道:“上国天兵为我朝鲜征战,钱粮自然应当由我朝鲜负担。”

“只要大军留在朝鲜清剿女真人,小王愿意每月出一万两银子供大军粮草所需。”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明廷派来的兵马约莫一万人,平均每月一两银子的伙食,这已经算是十分不错的待遇了。

与之相比,他手下那些直系兵马待遇还不到这个的十分之一。

毛文龙微微摇头,沉声应道:“太少了,至少要五万两银子。”

“五万?”李倧瞪大了眼睛,满是震惊的看着毛文龙,“定辽侯,每月五万两银子,小王根本拿不出来。”

“小王整个朝廷,一年下来也不过是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抛开那些必要的开支,一年算下来也剩不了几万两银子。”

“五万两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一旁的杜三策暗自盯着李倧的脸色打量了几眼,心中知道,这怕是李倧的真话。

他笑着劝慰道:“定辽侯所言也是事实,我大明辽东边军不过十几万兵马,每年的军费都要数百万两银子,这一万大军,每月五万两银子,倒也不是故意为难朝鲜王。”

“不过,我们此行主要还是为了支援朝鲜,帮助朝鲜除掉建奴。”

“这样吧,我上书皇上,跟朝鲜争取一下,每月提供三万两银子,我军留在朝鲜,帮忙清剿建奴,如何?”

闻言,李倧看着杜三策,满脸感激,这杜侍郎是好人啊!

“好!好!”

“就这么办!”

见李倧同意,毛文龙和杜三策心底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欣喜。

这一场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

跟李倧商量好了之后。

毛文龙和杜三策又到了紧邻汉城的码头。

见到两人回来,傅宗龙急忙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两人相视一笑,应道:“提督放心,事情已经办好了!”

傅宗龙松了一口气,“办好了就好!办好了就好!”

他喝了口茶水,笑着问道:“朝鲜王同意给多少银子?”

杜三策满脸笑意,应道:“两万两,每月两万两银子!”

“两万?”傅宗龙眼前一亮。

每月两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月两万,一年就是二十几万,养一支万人兵马绰绰有余。

他又从一旁的书案上拿了一份文书出来,看着两人,说道:“朝廷定了方略,要在朝鲜设置宣慰司,专门负责驻军的事情。”

“宣慰司设置一个宣慰使,一个宣慰将军。”

“不过,现在朝廷还没有确定人选。”

听到这话,两人心中微动。

对于别人来说,这宣慰司远在海外,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差啊!

宣慰司远在海外,又有兵权,这比起封疆大吏还要舒服啊!

不等两人出声,傅宗龙笑着说道:“不过,宣慰司的事情还要等解决了眼前的事情再说,如今码头也没有修好,没有这么快确定。”

按照朝廷的计划,他们需要让朝鲜在汉城不远处的海边建设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也将是大明跟朝鲜往来的主要通道。

唯有等准备妥当,宣慰司的事情才会最终确定。

······

朝鲜北边,朔州。

阿敏脸色异常的难看。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被明廷跟朝鲜联军压着打,前些天虽然取得了一场大胜,可那场大胜他们也是赢得迷迷糊糊。

原本他们都要扛不住了,正准备撤退,结果发现朝鲜兵马突然露出一个极大的破绽,使得他们将局势瞬间逆转。

也正是这一战,让他们久违的取得了胜利。

可回过神来,阿敏却觉着这一战十分的古怪。

以那毛文龙的本事,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失误。

直到今日,他这才想明白。

明廷这就是在拿他们当刀子,削弱朝鲜的实力!

明白这一点,他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原本他们攻打朝鲜,本就是为了占据朝鲜,占山称王。

可现在,他们辛辛苦苦跟朝鲜打了这么久,消耗了朝鲜大量的兵马。

结果,一切便宜都被明廷拿去了。

甚至现在还让他们当刀子收拾朝鲜。

明廷没有费什么力气,反而拿到了诸多的好处,这怎么能不让他心塞。

一旁的固三泰看着脸色难看的阿敏,低声劝说道:“大王,我们撤吧,大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退去日本。”

“路线我们也查清楚了,从朝鲜前往日本,距离不算太远,只要在海上漂几天就够了。”

固三泰清楚现在的局势,他现在已经没有一点反抗的心思了。

明廷的兵马实在太过可怕,他根本就没有信心能够赢过明军。

听到这话,阿敏精神萎靡,他一心想着夺下朝鲜,现在看来,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他们根本赢不了明军。

阿敏长叹了一口气,沉闷的说道:“撤!收拢兵马,准备撤退!”

经过这段时间跟明军的交战,他们又折损了不少兵马。

原本他也只不过是万余兵力,经历了连番的大战之后,他手下的兵力已经只有数千了。

若是再打下去,他们就算是逃到了日本,恐怕也没有翻身的资本了。

闻言,固三泰心中一喜,赶忙应道:“是,我这就是传令!”

可还不等他出门,一个士兵便冲了进来。

“大王,明军停止推进了!”

阿敏精神一振,看着那士兵,问道:“什么情况,详细说来!”

士兵解释道,“大王,根据前线哨探查证,明军跟朝鲜似乎是起了纷争,现在已经不准备快速推进了。”

“原本正往前推进的明军,现在也停了下来,退守到了城中。”

“只剩下少部分朝鲜兵马在搜寻我们的下落。”

阿敏大喜,“好!当真是好消息!”

原本他们占据了不少的疆土,眼看着就要杀到汉城去了。

但随着明军的到来,明军跟朝鲜兵相互配合,很快便将战线推了回来。

他们原本占据的领土,也很快的还了回去。

如今,他们只剩下北部的部分领土,哪怕是距离辽东也不远了。

按照明军原本的推进速度,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必定能够将战线推到辽东边境,到时候他们在朝鲜将没有落脚之地。

这些天,他们还特意查探了一下辽东边境的情况。

不查还好,现在这一查,他们彻底被明军震惊到了。

在辽东边境,竟然有着不下几万兵马,似乎是专门守着,等着他们过去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就没有退路了。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耗费大量力气,寻找前往日本的海路。

不过,现在明军不再继续推进,他们便有了喘息的机会。

若是能够维持现状,以他们现有的疆域,他们也能过得还不错。

至少,这么一片疆域,足够他们数万人生活了。

固三泰见状,顿时心中一沉。

他明白,现在没了明军的威胁,阿敏绝对不会再冒险前往日本。

可他更加清楚,若是不离开朝鲜,他们便始终要活在紧张的备战之中。

只要明军或者是朝鲜兵马有任何动静,便足以让他们心神紧绷。

但现在这个情况,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前往日本或许是一个选择,可这个选择也十分的危险。

留在这里,或许还有新的机会,可前往日本,那将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未知。

不等他出声,阿敏便扭头看着他,沉声说道:“前往日本的事情暂缓,现在明军没有继续推进,我们便抓紧这个时间,好好整顿兵马。”

“还有,从朝鲜人中将青壮抓出来,好好训练一番,作为备用的兵员。”

他们虽然在之前明军跟皇太极他们交战的时候,成功迁了一部分镶蓝旗的族人过来。

可他们现在族人还是太少了,根本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多少兵员。

他们现在唯一能够采用的办法,那便是从朝鲜人中抽调青壮,训练朝鲜兵。

“是!”固三泰沉声应了一句。

对于阿敏这个选择,他自然没有丝毫的意外。

阿敏见到固三泰这幅神态,也明白其中的缘由。

他也很清楚,在他手下的诸多将领之中,固三泰是最为主张前往日本的。

有这样主张的将领也不少,他自然也要解释一番。

“固三泰,原本的战船保存好,我们随时可能要用。”

对于现在的局势,阿敏其实看的十分清楚。

现在他们能够继续停留在朝鲜,还要多亏明廷跟朝鲜起了矛盾。

若非如此,他们必定要被明廷跟朝鲜的联军横推。

现在明军停下,他们便算是暂时安全了。

可这也意味着,他们之后的日子要时刻担忧明军的动向。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将生存置于明人的掌控之下。

因此,他才希望留条后路,随时跑路。

真要是明军继续杀过来,他们也能离开朝鲜。

不过,他心底其实更加相信,明军会就此撤退。

他清楚,大军征伐耗费颇大,更别说明军这等出现在外藩作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明军的耗费将更加庞大。

明廷刚打了辽东的战争,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粮在朝鲜等着,帮朝鲜人守家。

他相信,明军不久之后便会撤退!

到时候,朝鲜依旧可能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