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公子上交后,其他才子陆续到台前提交诗作

窦明并没有着急,而是逐字逐句的思考反复修改,才敲定下来最终修改好的句子

“见放天渊鱼乃动,思图山涧玉相垂。”写在纸上

然后交由素心下去送到台上

渐渐的所有人都提交完毕,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对其进行评价,最终留下的就是最好的句子,当之无愧的第一

张公子第一个交上去的句子挺过两轮就下场了,比了许久,台上的诗句被不断顶替

终于在所剩无几的诗作中,念到了窦明写的句子

此句一出,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好一个见放天渊鱼乃动,展现出天地间自由广阔的场景,鱼在天渊中灵动,充满生机活力,是哪个大才子发力了?”

“不知道啊,我没听说那个才子是这种作诗风格的”

“会不会是昀之先生,他可是今年科举最有可能夺得状元的才子”

“应该不会吧,昀之先生好像最不喜鱼,应该不用用鱼做意象吧”

…………

一时间众说纷纭,都在猜测做此诗词的人是谁,对于词句本身无一不是称赞

最终经过一致认可,此句最终留在了台子上,台上的书生立即高呼道“恭喜以云和瀑作诗钟的才子获得此次诗会的第一,下面请这位才子移步台上!”

话音刚落

二楼包间里,宋琰拉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窦明走出来

其他人闻声看过来,却没有看向窦明,而是直接注意到了在窦明旁边的顾玉,有的人见状立马笑着道“真不愧是小侯爷!文采卓绝啊!”

随后,众人夸赞的声音四起

顾玉眉头皱起大声道“瞎了你们的眼睛!作此诗句的是小爷旁边这位窦小姐!”

一时间场面陷入沉寂,不敢出声

窦明在身后拉了拉顾玉的衣服温柔的摇了摇头,宋琰也咽不下这口气道“聋了吗?没听见窦小姐是此次诗会的第一吗!把路让开!”

见状,众人纷纷侧过身子,宋琰便拉着窦明去往台上,知道小姑娘紧张,所以顾玉一直跟在身后给她力量

随着窦明站上台后,台下议论声音渐起,谁都不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有如此深的诗词造诣,纷纷质疑,猜测其应该是借着小侯爷的势,然后请其他才子写的

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窦明鼓起勇气在台子上开口道“见放天渊鱼乃动,思图山涧玉相垂。这句词是我反复思考了许久的,时间太短,此词仍有不足的地方,或许加一些词会更有画面感更洒脱一些,交上去之后,我改进了一下,请诸位品鉴”

说着,窦明拿起笔开始在原先的纸上做修改,然后将改好的句子再做展示

“且放浩渺天渊鱼方动,漫图幽僻山涧玉相垂 。”

看到上面的改句,众人纷纷惊叹,质疑的声音逐渐变小

但还是有些自负的书生站出来道“我质疑本次诗会的公允,此女子才读了几年诗书,背后必定有人指点!”

一些家中有些权势的也纷纷对诗会的举办者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