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京城的街头似乎笼罩在一层朦胧的雾气中。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街道上,照得青砖地面闪闪发光。然而,在这片寂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仿佛某种恶意正悄然靠近。

包拯坐在开封府的大堂上,手中捧着一卷未曾展开的奏折,目光若有所思。他本是铁面无私,心思如铁,世事洞明,根本无人能在他面前藏得住半点儿罪行。然而,这些天来,他心头始终压抑着一股异样的感觉。自从昨夜那件离奇的失踪案件发生后,连他自已也感到这案情不同寻常,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

“青天大人,”李大人踏步走入大堂,打破了包拯的思绪。他低头行礼,眉宇间的紧张和愁云不言而喻。

包拯抬起眼眸,直视李大人的眼睛,那一刻,仿佛他能透过李大人的外表看透他的内心。

“说吧,发生了什么事?”包拯的声音低沉而带有威压。

李大人从怀中掏出一封紧急的公文,递给包拯,“大人,这封信昨晚送到,内容惊人——宫中一名高官的妻子失踪,家中无一人能提供线索。宫里的人都沉默不语,似乎有意掩盖什么。”

包拯接过信纸,细细阅读,只见信中提到,这名女子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神秘消失,且屋内一片凌乱,似乎发生过剧烈的争斗。令包拯最为不解的是,所有的证据都被清理得几乎干净,唯一留下的,是一张破碎的玉佩。

“她不是普通人。”包拯沉思片刻,轻声道,“你可知她为何会被卷入这场风波?”

“她是皇帝的亲戚,嫁给了太子妃的弟弟——高德子。有人说,她失踪前,曾多次与外面的人秘密会面,恐怕是因此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包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既然如此,就从她的家族开始调查。这种事,越早处理,越能避免祸乱。”

然而,包拯心中明白,这并非一宗普通的失踪案。背后,必定隐藏着更为深远的阴谋。若无极深的根基,又怎能如此迅速消失无踪?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冷静的眼神似乎穿透了这层迷雾。他缓缓开口,“这件案子,我亲自去一趟。”

步入迷雾

包拯的车驾在京城的街道上缓缓驶过,外面秋风萧瑟,带着一丝丝寒意。青砖铺就的小路,石灯旁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包拯眼神坚毅,眉宇间却隐约带着一丝忧虑——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失踪案件,背后隐藏的阴谋,恐怕远比他预想的要复杂。

开封府的侍卫将他护卫在四周,随着车队的前行,夜幕下的宫门逐渐显现。包拯的心中升起一种奇异的预感,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压迫感,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像是潮水悄无声息地向他涌来。

“停。”包拯突然指示道,车队应声停在宫门外。

李大人心中疑惑,转头望向包拯:“青天大人,难道我们不直接进去见皇上?”

包拯微微摇头,目光如炬:“此案,皇宫并非最终的源头。宫中必定有许多阻碍与曲折,但这条路,我必须自已走。”他说着,目光坚定,仿佛已经做出了某种决断。

他们步入宫门,四周守卫森严。包拯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他的步伐稳健,沉默无言,仿佛一位习惯独行的幽灵,穿行于这宫墙之内。

终于,他们来到高德子的府邸。这座府邸坐落在宫廷的偏远处,周围少有人烟,正如他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一般,低调而隐秘。

高德子的妻子——如云,正是失踪的女子。她虽然名门之后,但为人低调,外人鲜有了解她的真实面目。府邸的大门紧闭,门前的庭院清冷,几片秋叶随风飘落,似乎也在为这场失踪事件哀悼。

李大人轻声道:“青天大人,府中已严加戒备,恐怕连府中人也不愿多言。”

“无妨。”包拯淡淡一笑,“有些事,不言而喻。”

他们走入府邸,里面显得空旷且冷清。府中仆人低头行礼,神色紧张,仿佛知道包拯一来,事情即将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拯没有急于提问,而是环顾四周,他目光如刀,扫过每一寸空间。

“如云夫人失踪的确是个谜。”一位年约五十的管家走上前,恭敬地对包拯说道,“不过大人,您是否知晓,失踪前的那个夜晚,她的房间竟然无人进入,外面的门窗都锁得严严实实。奇怪的是,床上甚至没有一丝凌乱的迹象。我们怀疑,夫人是自愿离开,或许她遇到了什么不得已的事情。”

包拯微微一顿,他的眼神冷冽,“自愿离开?”他低声重复道,“看来,这个谜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么简单。”

他忽然指着房中的一角,“那边,有什么?”他目光锁定在墙角的一只破碎的铜镜上,那镜子裂纹纵横,反射出昏暗的灯光,给这间本就阴森的房间增添了几分诡异。

管家面色一变,神情紧张:“那是夫人常年摆放的镜子,昨晚房间失踪后,竟无人知晓为何它会破碎。我们以为只是偶然。”

“偶然?”包拯冷笑,“任何破碎的物品,都有它的来历。”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着铜镜的裂痕。片刻之后,他站起身,目光变得犀利:“这不是偶然。若无强烈的冲击,怎么可能这么均匀地破裂?这应该是有人故意做过手脚。你们房间里,还曾发生过其他异常情况吗?”

管家的神情更为紧张,摇头道:“没有。唯一的异常,就是夫人失踪后的那张玉佩——她曾将这玉佩佩戴在身上,失踪时却无声无息地消失,只留下这破碎的铜镜。”

包拯一愣,随即微微点头:“玉佩……这枚玉佩,似乎牵涉着更为复杂的线索。”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忽然低声道:“带我去后院。”

管家犹豫了一瞬,似乎不敢拒绝包拯的命令,最终还是领着他走向了庭院深处。

随着包拯走入那片阴暗的后院,他的心跳似乎突然加速。这片花园里的每一片叶子都像是带着某种秘密的符号,低垂的枝条,铺满青苔的石阶,都仿佛在默默提醒他,似乎有什么隐藏在这背后,等待着他的发现。

包拯停在一处曲折的小径旁,突然低声道:“停。”

李大人和管家纷纷停下脚步,目光不解。

包拯弯腰,仔细端详着脚下的泥土,蹲下来摸了摸。他的眉头一挑:“这些泥土……刚刚被翻动过。”

包拯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沉默地观察着脚下的泥土。泥面上明显的足迹迹象告诉他,这片庭院曾有人经过,且刚刚有人匆忙经过。显然,这些足迹并不属于府中的任何仆人。

他伸出手指,轻轻触摸那些细微的脚印,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意识到,这些足迹刚被踩下不久,泥土中的湿气尚未完全蒸发。“最近下过雨吗?”他冷声问道。

管家点头:“是的,昨日刚下过一场秋雨,府中的仆人都清理过了庭院。”他说完,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但大人为何会……注意到这些?”

包拯抬起头,目光如刀锋般锐利:“因为这些脚印的主人,并不是府中人。而且,他们走得极为匆忙,且知道怎么避免被发现。你们没有注意到,这些脚印并不深,似乎是有意伪装过的。”

李大人眉头紧锁,似乎意识到事情已经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大人,难道说,这与夫人的失踪有关?”

“正是。”包拯慢慢站起身,“这个院子并非平静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我敢说,这里隐藏着某个秘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这秘密入手,一步步逼近真相。”

他随即转身,走向院子一角的假山。那地方杂草丛生,几乎无人打理,却恰恰是包拯眼中最为可疑的地方。他低下身,拨开草丛,露出一块看似普通的石板,板上却带着微弱的压痕。

“这里。”包拯指着石板的边缘,声音冷静而有力,“这块石板下面藏着什么。”

李大人和管家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显然,包拯早已看出了这处隐秘的机关。

他示意两人帮忙,一起将石板翻开。石板下是一条通道,通道里幽深、阴冷,空气中弥漫着霉味。通道尽头,有一扇铁门,门的表面上刻着一些难以辨认的古老符号。

包拯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这条路,恐怕是通往真相的唯一通道。”

他迅速带着李大人和管家进入通道。通道的两边是湿滑的石壁,偶尔能看到些许掉落的石屑。随着他们深入,空气越来越沉重,包拯的心跳也在加快——他感觉到了某种被压抑已久的力量。

铁门并不如普通的门那样简单,门上有一条精细的锁链,锁链的颜色有些发旧,看起来像是几百年的历史。包拯注视着锁链,目光中闪过一丝谨慎,他知道,这扇门后隐藏着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失踪案件。

“这里有人。”包拯低声说道,“这道门一直没有被开启过,因为它的主人,想要永远保守着门后的一切。”

他伸手拉动锁链,门缓缓打开,吱嘎的声音在幽深的通道中回荡。门后是一间小小的密室,室内灰尘积厚,但仍能看见一些陈旧的摆设。房间中央摆着一个古老的桌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一枚破碎的玉佩。玉佩的颜色发暗,碎片犹如星光般散落在桌面上,仿佛一颗残破的星辰。

包拯走上前,拿起那枚玉佩,轻轻地抚摸。忽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这玉佩的裂痕与那铜镜上裂痕的位置惊人地相似,看来,夫人失踪的背后,隐瞒着某个巨大的秘密。”

李大人此时脸色沉重,他迟疑片刻后,低声说道:“青天大人,难道说,这玉佩和宫中的某位高官有关?若真是这样,事情恐怕……”

包拯没有直接回答李大人,而是盯着那破碎的玉佩,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厉。他知道,随着玉佩的出现,失踪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更加复杂的宫廷斗争。

这时,包拯忽然伸手,将玉佩收起,转身走出密室。空气中的压抑感似乎随之消散了一些,但他知道,谜底远未揭开。

“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包拯低声说道,目光坚定如钢。

风暴的前夜

包拯站在府邸的门前,注视着宫城那高耸的墙壁,心中思绪万千。他已经能感受到这桩案件背后的浓厚阴谋气息,那不安的涌动如同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整个宫廷似乎都笼罩在一层隐秘的危机中。

“青天大人,您有何打算?”李大人此时走到包拯身边,低声问道。

包拯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穿透远方,仿佛能看到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真相。“今晚,皇宫将迎来一场风暴。”包拯语气低沉,“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一切背后,藏着一场权力的斗争,而如云夫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颗棋子。”

李大人皱眉:“权力的斗争?难道这失踪案背后,是一场宫廷之争?”

包拯点点头,“不仅仅是宫廷之争。我从如云夫人失踪后的一些细节看出,某些人并非想要她死,只是想让她消失。她身上带着的玉佩,极可能与某个关键人物的权力传承有关。更重要的是,她的失踪并非偶然,而是与一场巨大的阴谋密切相关。”

话音未落,包拯的耳边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警觉起来,回头看去,只见一名宫中的侍女匆匆走来,脸上带着明显的慌张神色。

“青天大人,宫中有急报。”侍女恭敬地行礼,递上了一封信件。

包拯接过信件,迅速拆开。信中写着:

——“大人,小心,今晚将有大事发生。宫中的内线已知情,若不及时行动,局势将无法挽回。”

包拯的眉头深深蹙起,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封信所提到的“大事”,与如云夫人的失踪密切相关。显然,宫中已经有人察觉到他正在靠近真相,某些人开始感到威胁。

“看来,我的猜测并不完全错。”包拯收起信件,“今晚的行动,必须更为谨慎。”

他转身,深深注视着李大人:“传令下去,暗中监视所有接触过如云夫人的人。尤其是宫中的高官,要特别留意。今晚,我们进入宫中,查找一切可疑的线索。”

随着夜色的降临,开封府的气氛也变得愈加紧张。包拯带着一队精锐侍卫,悄然进入了宫中。皇宫中的宫女太监们大多已入睡,寂静的长廊上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响动,而包拯则通过他敏锐的直觉与经验,快速走向那个他认为最有可能藏着真相的地方——皇宫深处的隐秘阁楼。

在前往阁楼的路上,包拯与李大人悄声交流。“你说过,那个玉佩与某个权力传承有关。”李大人眉头紧锁,“这是否意味着,如云夫人的失踪,实际上是一场权力更迭的预兆?”

“正是。”包拯的眼神愈加凌厉,“这些年,宫中暗潮汹涌,许多人在背后暗中争斗。而如云夫人,似乎是这一切争斗的一个关键环节。她失踪的真正原因,并非简单的政治手段,而是关乎某个重要的秘密。”

终于,他们来到了那扇古老的门前,这扇门的外形与其余宫殿的门并无二致,却透露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包拯没有犹豫,命令侍卫将门轻轻推开。

门后是一间朴素的房间,房间中央有一张木桌,上面摆放着数本典籍和几件古老的文物。在其中一个角落,包拯的目光瞬间定格——那是一只古老的木盒,盒上刻着奇特的符号,符号的形状与那枚破碎的玉佩极为相似。

“这是……”李大人低声惊叹,随即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盒子里藏着的,是一卷古老的羊皮纸,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篆文字。

包拯迅速取出那卷羊皮纸,展开细看,字迹虽模糊,但他能感觉到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历史和秘密。每一个字,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无人知晓的往事。

忽然,包拯的目光定格在某个地方——羊皮纸上有一个图案,正是那枚破碎的玉佩的图样。

“果然。”包拯低声说道,“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人。”

“谁?”李大人紧张地问。

包拯抬头,目光坚定:“一个在朝中深得皇帝宠爱,但又隐藏得极深的人。他不仅与如云夫人有着深厚的关系,而且,这个图案所指的,是他家族千年传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秘密。”

包拯已经清楚,失踪案的背后,藏着更大的阴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宫廷斗争,而是关系到权力更迭的巨大漩涡。

包拯此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真相的轮廓渐渐显现。但他知道,接下来,他将面临更加危险的局面。每一步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这个案件背后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

他深吸一口气,默默说道:“风暴,已经不可避免。”

真相的边缘

包拯的步伐愈加稳健,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羊皮纸,脑海中飞快地盘旋着那些他已经掌握的线索。虽然他能感受到自已距离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青天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李大人小心地问道。

包拯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眼神紧盯着眼前的羊皮纸,似乎在思索着某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终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们需要让那些幕后黑手现出原形,只有暴露出他们的面目,才能彻底解开这一切。”

他说罢,转身走向房间的另一端,指示李大人:“准备安排一场秘密的会晤,召集所有涉案的关键人物,我们必须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大人虽有些犹豫,但看到包拯的眼神中那份决绝与冷静,便没有再多言。包拯从不轻易放过任何线索,这次,他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心。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包拯与李大人带领的一小队侍卫悄然出发,目标是那位包拯已经锁定的宫中权力中心——宫中的一位名叫范世通的高官。他不仅是皇帝亲信,而且背后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包拯深知,这个家族隐藏的黑暗,正是如云夫人失踪的关键。

范世通的府邸不同寻常,气氛沉重,四周的气氛仿佛凝固,甚至连月光都在这里显得格外黯淡。包拯早已预料到,范世通身为宫中的大权重臣,必定不会轻易让自已现身。于是,他的计划是借助一名“内线”——一个深得范世通信任的下属。

李大人轻轻敲响了范府的门,一名年约三十的男子走出来,眼神警惕。他穿着简单的衣物,显然并不高调,却有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气场。

“包青天大人,久闻大名。”男子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中没有丝毫怯懦,反而充满了不言而喻的自信。

“你就是范世通手下的梁四?”包拯直视男子的眼睛,语气沉稳。

梁四微微一愣,随即点头:“正是。我知道青天大人的大名,但若说来见面,我恐怕无法轻易应允。”

包拯没有直接答复,只是示意他带路。梁四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意识到包拯不是来与他谈判,而是来拿证据的。他沉默片刻,终于做出决定:“跟我来吧。”

他引领着包拯穿过一道道狭长的廊道,最终停在一间简朴却极为隐秘的房间前。包拯敏锐地察觉到,这间房间的门后,有着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

“进入这间房,我便能得见一切?”包拯目光坚定,问道。

梁四轻叹一声,微微点头:“青天大人,这一切,已无法再掩盖。”

包拯走进房间,里面的布置让他有一瞬间的恍若隔世——墙上的古画早已脱落,显现出斑驳的痕迹,而房间中心,一块古老的石桌上放着一些奇异的物件。其中一件物品,正是包拯早先所见过的那枚破碎玉佩的完整版本,形状如同一个深深的裂痕,正好与羊皮纸上所描绘的图案吻合。

包拯上前,指着那枚玉佩冷冷说道:“这是何物?为何它与我所查到的图案一模一样?”

梁四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却还是低声道:“青天大人,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将告诉你一切。”

梁四微微低下头,似乎准备向包拯吐露秘密:“如云夫人,正是我们家族的祖传符咒的守护人。她的失踪,不仅仅是因为权力的斗争,而是因为……她所持的这枚玉佩,乃是我们家族与天子血脉之间的关键纽带。”

包拯的眉头微微一挑:“天子血脉?你是说……”

梁四深吸一口气:“没错。这个玉佩象征着一个古老的约定,关于朝堂上某些家族与天子的秘密血脉传承。只要控制了这个玉佩,便能掌握天下的权力。为了争夺这枚玉佩,我的家族与范世通的家族早已互相争斗多年。而如云夫人,正是那个关键人物,她身上的秘密太过危险。”

包拯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语气愈加冷峻:“这枚玉佩能让某些人掌控帝国的命脉,那么,范世通与那些掌控权力的人,显然已经将整个朝廷的秩序视为手中玩物。你们究竟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梁四低头不语,显然,他早已知道,这场权力的争斗,最终将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

“我不在乎你们家族的秘密。”包拯的语气冰冷,“我要做的,是揭露一切的真相,暴露所有的黑暗。”

包拯已意识到,这场斗争的规模远超他的预料。各方势力,交织复杂,错综难解,真相的面纱终于开始揭开。然而,包拯知道,接下来的挑战将更加艰难——权力的游戏,远比他想象的要危险得多。

危局四伏

包拯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他知道,自已所面临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案件,而是一场可能引发整个朝廷风云变动的权力斗争。

在梁四的指引下,包拯在深夜时分悄然离开范世通的府邸,回到开封府。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梁四所透露的信息——关于玉佩的传承、关于家族之间的争斗、以及那枚玉佩所代表的惊天秘密。包拯意识到,这个案件的背后,早已超出了他个人的能力范围,甚至涉及到整个帝国的未来。

回到府中后,包拯与李大人密谈了许久。他深知,接下来的行动将决定一切的走向。

“青天大人,您说,下一步该如何应对?”李大人一脸忧虑,“宫中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而那枚玉佩的存在,意味着某些人已经将整个朝廷的命脉捏在手中。”

包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静的光芒:“我需要更多的线索,更多的证据。即便面对如此巨大的阴谋,我也不能盲目行事,必须逐步揭开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真相。”

他略一停顿,接着说道:“今晚,我将亲自进入宫中,查找更多的线索。”

李大人眉头紧皱:“青天大人,宫中的警卫重重,若是被发现……”

“放心。”包拯眼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决心,“今晚,我并不打算独自行动。”

深夜,包拯悄然换上了一身平民服饰,悄无声息地混入了宫中。此时,宫内的灯火已逐渐熄灭,宵禁已经开始。然而,包拯并不急于进入深宫,而是先行调查宫中那些与范世通和梁四有所交集的高官们。

他绕过一条条曲折的廊道,静静走过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凭借他熟悉宫廷的经验,迅速来到一处被遗忘的偏殿。这里早已被废弃,墙壁上的油画褪色,地面上积满了尘土,仿佛是宫中历史的一个沉默见证。

包拯轻轻推开一扇陈旧的木门,房间内的景象令人震惊——那里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堆放着大量的古籍与文件。而其中,有一些书籍的封面看似普通,但包拯却能感受到其背后藏着的深厚气息。

他翻开其中一本书,随手翻到一个封面上刻着“宫廷权谋”四个字的章节。包拯的眼神微微一动,随即开始快速浏览书中的内容。那些文字看似平常,但包拯能从中捕捉到一些极为微妙的信息——关于皇室、关于天子的家族传承、关于权力的交替、关于曾经潜伏在朝堂背后的宫廷阴谋。

渐渐地,他的眼神愈加犀利——这些书籍的内容,显然并非流传在宫廷内的普通资料,而是极为秘密的历史记录,记录了朝堂上某些家族与宫廷的深厚联系。

他再次翻开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玉佩的传承,正是包拯在调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那枚神秘玉佩。书中提到,玉佩所代表的并非单一的权力象征,而是某种与古老宗教仪式相关的传承,只有真正掌握玉佩的人,才能够与天子的血脉产生某种神秘的联系。

包拯的心中猛然一震——这意味着,宫廷的那些权臣,正试图通过控制玉佩,进而影响甚至掌控天子家族的血脉继承。一个家族的秘密,可能会导致整个朝廷的动荡,而如云夫人,正是这一切阴谋的关键。

他迅速整理好书籍,准备离开这片阴森的禁地,然而就在此时,包拯的耳边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他瞬间警觉,迅速躲入一旁的暗室,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几秒钟后,包拯看到一名身着宫廷服饰的男子走入房间。他的神色显得异常严肃,显然并未注意到包拯的存在。这名男子快速翻阅着房间内的一些书籍,最终停留在了那本《宫廷权谋》上,翻开了包拯刚刚查阅过的章节。

包拯悄悄注视着他,心中充满了疑惑——这名男子究竟是谁?他为何如此熟悉这些宫中深藏的秘密?

就在包拯准备进一步探查时,男子突然停下了翻书的动作,缓缓转身,直视着暗室的方向。包拯心跳加速,知道自已已被发现。

“你,究竟是谁?”男子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仿佛早已察觉到包拯的存在。

包拯微微一笑,缓缓从暗室走出,声音冷冽:“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得太多。”

这名男子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在如此隐秘的地方出现?包拯深知,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时刻。而眼前的这个人,极有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暗潮汹涌

包拯冷眼注视着眼前的男子,他能够感受到对方那种平静之下隐含的深沉气息。此人显然不是宫中的普通人,而是与整个权力斗争紧密相关的关键人物。

男子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青天大人果然不简单,”他低声道,“能在此地发现我,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

包拯毫不动摇,目光如炬:“你到底是谁?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翻阅这些宫中禁书?你是不是与如云夫人的失踪事件有关?”

男子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没有躲避的意思:“你很快就会明白一切,青天大人。其实,你早已经站在了这场游戏的核心,或者说,你已经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包拯眯了眯眼:“我并不相信你所谓的‘游戏’,如果你真与如云夫人的失踪有关,我现在就能将你捉拿归案。”

男子微微一笑,抬起手,示意包拯冷静:“若你现在捉拿我,或许会立刻揭开一部分真相,但也许你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更大的骗局的开始。你所追寻的真相,远比你所想象的更加复杂。”

包拯冷笑一声:“不论如何,我绝不会让任何人践踏开封府的公正。”

男子低下头,突然露出一抹苦笑:“我知道你有决心,但这不仅仅是关于宫廷的权力斗争。你或许以为这场斗争是为了玉佩、为了权力,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有更深远的动机。”

包拯皱眉:“更深远的动机?你究竟想说什么?”

男子抬起头,眼神突然变得异常坚决:“你以为如云夫人的失踪仅仅是某个家族权力之争的结果,事实上,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玉佩,不过是这个秘密的一个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