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自律的方法,让你真正喜欢上自律。
底层逻辑:积微成著。
先别急着喷,且听我慢慢解释。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学习奇门和经典的。
如果你在学某门知识,你发现你无法提起丝毫的兴趣,但这件事确实对你有益。
你可以按照我接下来说的开始行动。
先找一本你所要学习的那个领域的书,下载下来后存在你随时可以找到的手机里,你先看几页,等到你感觉很厌倦了就放下,
然后等你下回想到这本书的时候,再翻开续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量,还有别碰其它的书,只精度读这一本。
然后你会发现几天内你有很多念头是有关这本书的想法。有这种想法就翻读几页,哪怕是一行也行。
然后试着在生活或工作中运用这本书中的一部分知识,找到一丝丝的成就感,然后把这种成就感放大,
如果有所进展就奖励一下自已一些生活中的东西。
这些不起眼的小进步、小成就就犹如打开大坝的闸门一样,奔流之水就会滔滔不绝。
这就是积微成著。不仅学习可以这样。早起早睡、跑步锻炼、坚持读经、持戒都可以这样来。
然后再从生活中寻找你自认为做的的很优秀的事,然后把它们也这样进行下去,不久后你就是一个很赞的一个人。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让一个人一直平庸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用三分钟热度的劲头去学习。
随着你经常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越来越比你过得好。等他们变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你们的差距,
然后你就再度燃起自律的劲头,然后你发现学习新知识是如此的痛苦,所以你就放下了努力的劲头。
如此一次次的反复失败,然后你就对自律失望了,就说根本没有自律,人家是天才,这是人家命中注定的应该成功,我没有那个命。
于是你就感叹老天爷不开眼,然后浑浑噩噩的度过余生。这就是普通人平庸的人生的过程。
底层逻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奇门的不言天命,因为命由我造。
用上述那个方法正是没有用这个底层逻辑,好比做饭,正是没有持续的加火才导致煮饭不熟。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自已的人生也如烹小鲜。从现在开始也不晚,这条路只有两种情况:从未开始或半途而废。
有一老妇人已经到了年近七旬的时候了,她说她是从50岁到时候一点点开始学英语的,而她现在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话,我都自叹不如。
而有些40多岁的人一事无成,很懒不愿意动不愿意改变自已的生活状态和命运。他们说:人过30不学艺。何等的可笑!
孔夫子50岁了还在学易经,圣人都如此的热爱学习,何况我们呢?巴菲特芒格已经快入土了还在每天坚持阅读200页,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听书。
如此有一口气就努力站到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例子不胜枚举。哈哈,我们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自律的过程中如果很厌倦怎么办?
很简单:那就休息。
只有足够的放松才会有更大的突破。根据奇门天干的十二长生,从胎、养、生、沐浴到墓、绝。
所以事物的发展是有生长收长的,所以有愉悦期就有厌倦期。自然之理如是。
我们学奇门的都在顺应天道,所以别妄想着一个猛子游100里。那是不可能的。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我虽然经常学奇门,但也没有那个劲头去天天学、我虽然喜欢看书、但也是有时量大有时量少。
还有,很多在上学的宝子们也在学奇门,对于学生,我有一个忠告:在学校里夜间不要熬夜,保养好元气。
白天精力充足才会有精神去集中注意力学习。
我高中的时候经常熬夜,所以没有初中那个时候精力充足,经常觉得已经尽力了,但就是成绩不如意,所以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
所以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洒家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经常学习的感觉真的yyds。
读书的时候,大家经常觉得牛顿说的对,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芒格也有同样的看法:从别人的故事里汲取营养,总比自已踩坑来的实在。因为这个世界坑坑不断呀,一坑更比一坑深。哈哈。
所以看书的克星是厌倦和烦躁,这会导致安静不下来,一翻开书就心烦气躁。
所以总是草草了事,恨不得把书塞进脑袋里,一了百了。
我之前有时候幻想着,有一天科学家能实现在大脑里安装一个芯片,直接把全世界的书都存进去,那就不用再背了。
多么伟大的发明呀!
显然对现在的科技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还是努力搬砖吧!
我今天思考道德经的无为而治,突然想到读书可不可以如此?可不可以快乐的读下去?
随后我发现了,读书过程中不与自已对抗,或逼自已硬要读下去,
这是不对的!有对抗就有消耗,就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心一烦也就没有心流。
所以我们首先应当赋予读书意义,能打动自已内在的那种意义。有了意义就有了奋斗不息的精神。做好长期读书的决定。
然后经常运用欢喜心和心流去接触书籍,从自已喜欢的角度切入,你会发现你原来也是如此爱好知识和智慧。
这句是顺着自已的心,因心所喜而施教。即因材施教,
我翻看历史名人传记后发现,很多历史上有名的才子,都是先读自已最喜欢的书,然后因势利导,随后就兴趣广泛涉猎书籍,
然后在30-40岁左右的时候,有了自已的心得和学说的。或是批判古人、或是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某个学说。
还有,读书时,尝试将自已的思维带入到书中的情境中,想象自已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去体验书中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有新的灵感迸发,或者书中有了与你心灵共鸣的地方,不妨打个响指。这种时候我喜欢上打响指,因为那种清脆悦耳的声音,激发着我去打下一个。哈哈哈。
每次想看书的时候,如果你这个时候有厌倦感,那就告诉自已,我只看一点就休息,
看完后给自已一杯喜欢喝的奶茶。让自已尝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