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维度的小窍门,就是对低维度的那些想法说不!不要评判低维度的人事物。

因为当你起心评判的时候,你当时的维度会比那个维度还要低。如果你发现一个人,你对他开导了好多醍醐灌顶、字字珠玑的话都无用,这个时候,你就真的适合离开他。

心性不好的人只会拉低你的维度、浪费你的时间精力。无以人不能而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这世间总有你渡不了的人、总有不称心的事。因为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幸福,你也体会不到快乐。

管别人是什么样的呢?你心里要始终只有你所追求的那个维度的东西。高明的人心里只有自已所追求的真理,从不在意那个真理外的欲求。

就好比登山远望:

低维的人向下看,看到的是人间垃圾,看到的是拥挤的人群,和喧闹不断的街市。而高维的目光却是那遥远的星空、与浩瀚无垠的天际。

接下来,我给对于想修行、或正在修行的宝子们一些advice。

对于修行来说,由于急功近利,所以我踩过很多坑。我报过几w的课程,教过很多大师,但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得到的只有后悔和不值得。可能是我没有遇到真正有福报和真的修行人。

有一次我就问了俩问题,人家把我删了。还有一次向我借money,现在都没有还。

我报那个大师的课的初心是让他教我冥想入顶,但他给我一大堆功法,说按照次第修就可以得道。

他说今世可以成。我看了长阿含一句话:想使二佛出不可能。你懂的,哈哈。

他说他可以上观诸天、下察诸府,我竟然信了当时。哈哈,你说我当时傻不傻?

后来我看见佛经里的一句话:佛灭后依法不依人、以戒为师。

所以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一股脑的盲修瞎练了,我要从经文中寻找适合自已修行的智慧。

随着深入静藏,我发现世上的很多修行方法都不符合佛言。所以别再盲修瞎练了,如果真的想修行,那就看你感兴趣的经文,按照其中的心法去修。

不要担心找不到心法,经文里都有最核心的心法,每本都有。

再提一下冥想。

佛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解脱。如果你每天身口意都不合,我是不相信你有多高的定力的。

我以打坐19年多的经验保证,这个理论是真的。

还有别追求什么感觉、什么胎息、什么境界呀、修到哪一层了呀、追求什么天眼等等等等。只要你追求什么天眼,你多半运势都不顺。

你用奇门最基础的知识去思考一下就明白为啥了。

严持戒律是最基本的。一味的去追求九次第定,不如守护好每个当下。

我现在只要听见有人说这些的,我就默默的祝福他。因为他最起码的贪没有除,何况嗔痴呢?因为贪境界不是贪吗?

还有学奇门的宝子们,如果你不修定是不可以的,因为你会思绪纷杂无法以清净心去解局,自然水平不高。

前几天下班回家,走在路上我一遍丢玛尼石一遍感悟着奇门心法。突然我的意念停留在玛尼石上。

我想:我到处丢玛尼石是不是一种过错?因为它会妨碍到日后草丛的修缮。我也时常担忧这个问题。但随后我心安了。

因为我就想到了心的两面性。我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比如喝饮料,你贪口感就是过错,你为了解渴就是无为就是自然。

再比如你把剩饭剩菜喂路边的小动物,如果这时你怀着恶意乱倒垃圾就是过错,你怀着布是有情的心就是善。二者皆有宫德,但后者更大一些,因为前者的起心是错的。

我再问你:你说下雨或下雪是好是坏?

你有没有想过一下雨就会有成批成批的生命死去,不信的话你夏天去路边菜地里看看,成批的蚯蚓死去。

再者你肯定知道秋天一来蚊虫就慢慢少了,它们去哪了?我们心知肚明。所以我们做事要怀着利益大多数的想法,尽量多运用心的善良的一面。

所以兵法的运用中,为了利益大多数人,你可以使诈。是的,可以使诈。你先别着急反对。

我们知道匪患是古代百姓的毒瘤,是不利于上面的管理或百姓安居乐业,都是毒瘤。但大多数匪都是没有学问的,但王阳明遇到的那几批是心赋才华和智谋的,

所以他在剿匪的时候,意识到这点,所以屡屡用计。他是搞心学的,心知肚明为人应当内心光明,所以他也曾多次心怀不安,

但他说:他一想到他做的事情是有利百姓的,所以就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