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郑义终于带回了重要的情报:“狄大人,我查到了,李光近日和几名朝中重量级大臣密会,地点就在长安城外的一处隐秘庄园。他们讨论的内容,我无法得知,但有一件事非常值得注意——李光和那些大臣,似乎正在酝酿一场针对太子的行动。”
狄仁杰眉头一皱:“看来我们已经接近真相了。若不尽快行动,这些权臣们会迅速采取行动。”
他决定亲自前往那个庄园,探查一番。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对李光的抓捕行动,更是一次对整个政权格局的重新审视。
夜晚降临,长安的夜空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幽深。狄仁杰与郑义带领着一队精干的侍卫,悄无声息地向那个隐秘庄园逼近。庄园位于长安城外,四面环山,周围的树木浓密,显得十分孤立。
他们穿过一道道幽深的树林,终于到达庄园的外围。狄仁杰仔细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判断出庄园内显然有不少守卫。但这些守卫显然不是普通的兵士,而是经过特别训练的精锐。显然,这个庄园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度假胜地,更是一些权力人物的秘密据点。
“狄大人,我们该如何行动?”郑义低声问道。
狄仁杰冷静地回应:“我们必须小心行事,避免暴露。今晚,我们的目标是找出李光与其他大臣的具体会面内容,记住,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他们小心地接近庄园,避开了巡逻的卫兵,终于潜入了庄园的大厅。大厅内空旷,装饰华丽,散发着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几盏昏暗的灯火照亮了大厅,几名身着华服的权臣正在低声交谈,而李光正站在他们中间。
“你们说得对,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太子如今权力已经动摇,但若我们不趁机而动,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李光的声音冷冽,话语中的权谋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狄仁杰悄然躲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一场背后的阴谋,已经远远超出了宫廷的范围,关系到整个大唐的未来。
“李光背后,必然有更为深远的阴谋。”狄仁杰暗自思忖,他知道,若不尽快揭开这层层迷雾,整个大唐都将陷入更深的动荡之中。
狄仁杰屏息凝视,李光的话语和其他大臣的低语交织在一起,逐渐清晰。尽管他们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句都透露出深不可测的权力斗争。
“我们不能再拖延了,太子的支持者已经在宫中埋下了许多地雷,我们要趁机削弱他们的势力。”李光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太子的根基必将动摇。”
狄仁杰的心跳加速,他终于意识到,这场政变的背后,不仅仅是对太子一个人的攻击,更多的是一场围绕皇权展开的全局棋局。李光所代表的势力,显然在试图推翻太子的政治地位,甚至可能为了更大的权力目标而不择手段。
就在此时,郑义低声提醒:“狄大人,李光身边似乎有些异常。他的手下中,有几人面孔很是陌生,不是普通的宫中侍卫。”
狄仁杰微微点头,目光紧盯着李光,心中迅速盘算。李光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宫中操控权力,他正在利用这些外来的力量筹划一场大规模的政变。狄仁杰甚至能感受到,事情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宫廷的权力斗争,而是牵涉到整个大唐的未来。
“我们不能再等下去。”狄仁杰低声道,“必须尽快行动,揭露李光的阴谋,并控制局势。”
几天后,狄仁杰与郑义开始加紧调查李光的背景,收集关于他与其他大臣之间密切合作的证据。他们的调查发现,李光确实与几名影响力巨大的权臣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些权臣之间的互动,显然是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密谋。
一天深夜,狄仁杰和郑义潜入长安的一座私人书院,这是李光曾频繁出入的地方。书院的外墙布满了藤蔓,给人一种隐秘而古老的感觉。狄仁杰手持短刀,轻轻推开书院的大门,带领着郑义悄然进入。
书院内,几盏昏暗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古籍和文件。在一间僻静的房间内,狄仁杰突然听到了低语声。他与郑义悄悄走近,透过一扇门的缝隙,看到李光正与三名大臣围坐在桌前,面前散落着一些地图和文件。
“我们已经筹划多时,时间不等人。”李光低声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在太子崛起之前采取行动,整个局面将完全失控。”
“太子已经暴露出软弱的迹象,宫中的许多大臣不再支持他。”另一名大臣说道,“而且,他如今背后支持的力量也开始出现裂痕。我们若是借此机会,定能一举摧毁他的根基。”
狄仁杰的心中猛地一震。这些大臣的言辞,说明太子的支持阵营已经出现动摇,而李光所代表的势力,正是在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布局。
“这次的计划,绝不能失败。”李光继续说道,“我们要争取的是更多的支持,尤其是与皇族其他成员的合作。一旦太子出事,我们便能占据有利位置,最终将整个政权握在我们手中。”
狄仁杰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这次的政变,不仅仅是对太子的攻击,更是一次针对整个大唐政权的挑战。而李光显然已经准备好,将大唐的命运置于自已的掌握之中。
郑义悄然拉了拉狄仁杰的衣袖,示意他撤退。狄仁杰深吸一口气,转身缓缓退出书院。
回到宫中,狄仁杰向皇帝汇报了最新的调查结果:“陛下,李光与几名权臣正在密谋推翻太子,背后不仅有宫中的支持,还有一些外部势力的介入。”
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原来如此,李光的野心如此之大,看来,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
狄仁杰继续说道:“陛下,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太子的支持者,揭露李光和其他权臣的阴谋。若我们能在他们行动之前先发制人,就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皇帝沉思片刻,最终下定决心:“狄爱卿,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朕决定,你继续主持调查,不仅要揭露李光的阴谋,还要控制宫中的局势。无论如何,太子必须坚守其位。”
狄仁杰深深一拜:“陛下,微臣必定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几天,狄仁杰与郑义展开了更加隐秘的调查。与此同时,李光的阴谋也渐渐暴露出来,但他显然已经意识到了有人在追查他。为了防止暴露,李光开始加紧了对宫中外围的防备,甚至有意制造一些迷惑性的假线索,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然而,狄仁杰并未受骗,他深知,李光越是慌乱,越是暴露了自已真正的意图。此时的狄仁杰,仿佛已经置身于一场看不见的博弈之中,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但他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就在狄仁杰准备进一步推进调查时,宫中突传消息——太子又一次遭遇刺杀!
消息传到狄仁杰耳中时,天色已晚。太子再度被刺的消息如同一记闷雷,震得整个宫廷一片喧嚣。狄仁杰心中一紧,立刻命令郑义和其他侍卫准备,迅速赶往太子的宫殿。
“太子殿下再度遭遇刺杀?”狄仁杰在马车上低声问道,眼神沉静,“这次的凶手,是谁?”
郑义低头回道:“消息尚不清楚,但据说太子侍卫发现刺客身上带着一枚异样的印章。这个印章,似乎与宫中的某些权臣有关。”
狄仁杰心头一震。刺客身上的印章,必定是某个权臣的私印,这暗示了背后更复杂的宫廷斗争。“立即调动所有线索,追查这枚印章的来源。”狄仁杰沉声命令,目光中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锋利。
马车急速行驶,不久便到了太子殿前。太子面色苍白,靠在床榻上,身边的医官正在紧急治疗。狄仁杰没有急于靠近,而是站在门口,仔细观察。
太子的侍卫纷纷跪下,向狄仁杰汇报情况。“大人,太子殿下已经被救治,目前伤势较重,但无生命危险。我们在刺客身上发现了这枚印章。”
狄仁杰接过印章,仔细端详。印章上的图案古朴而复杂,一时间,他并未能立即辨认出其中的含义。然而,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狄仁杰知道,这并非普通的印章,而是某个大权臣私下流传的符号。
“这是李光的私印。”狄仁杰低声道,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李光?”太子虚弱的声音传来,“难道这次刺杀真的是他所为?”
狄仁杰缓缓点头:“此事背后,必定是李光和他的同党在暗中策划。他们的目标,早已不单纯是您,太子。若再不采取行动,整个朝廷将陷入动荡。”
太子面色凝重,忽然抓住狄仁杰的手:“狄大人,您必须尽快查清这件事,不能让他们再次得手!这一次,他们想要除掉我,下一次就会是整个大唐的局势。”
“太子殿下请放心,微臣必定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狄仁杰的话语如铁石般坚定。
随后的几天,狄仁杰开始了更加严密的调查。首先,他派人追查刺客的来源,并且在宫中秘密搜查李光的相关证据。与此同时,狄仁杰继续深入分析李光与其他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试图找出更多有力的证据。
但李光的行动也变得更加隐秘,他不仅加强了自已的防护措施,还开始操控一些假线索,制造混乱,迷惑调查人员。
在一场经过精心布置的追踪行动中,狄仁杰终于找到了李光的一处秘密藏匿地点——一个位于长安城边缘的废弃工坊。这里人迹罕至,四周被高墙包围,狄仁杰知道,这个地方很可能是李光的隐秘据点。
“狄大人,这个地方看起来极为不寻常。”郑义低声说道,眼神警觉地扫视四周。
狄仁杰点头:“我们小心一些,不可冒然行事。李光若真在这里有动静,肯定早有准备。”
两人悄然接近工坊的后门,透过破旧的窗户,他们隐约看到几名身穿便衣的男子正在议论什么。狄仁杰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人面容陌生,显然并非普通宫中侍卫。
他轻轻推开窗户,借着夜色掩护,探头偷听。果然,他听到了李光和几名大臣的对话。
“事情已经进行到这一步,太子的支持者不可能再有反抗的机会。”其中一名男子说道。
“若再拖下去,其他皇子们也会察觉,届时局势更加难以控制。”另一人补充道。
李光的声音随之传来:“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太子已经伤重,不久之后,便会被迫退位。到时,我们便能彻底掌控局面。”
狄仁杰听得心头一震。他知道,李光的阴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他们再拖延。
“他们的计划太过周密。”郑义低声说道,“如果我们不赶紧将证据公之于众,恐怕太子殿下真的会被置于死地。”
“正是。”狄仁杰缓缓点头,“这场宫廷之争,已经不仅仅是对太子的刺杀,而是一次彻底的政权洗牌。我们必须尽快揭露李光的罪行,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
狄仁杰和郑义准备动手,却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有宫中侍卫赶来。两人迅速隐蔽在阴影中,等待着机会。
几日后,狄仁杰终于得到了决定性证据——他找到了李光与一名外来势力之间的秘密往来信件。信件中详细记录了李光与其他权臣以及外部势力的合作协议,以及他们计划中的具体步骤。
这份信件的内容,无疑为李光的阴谋提供了铁证。狄仁杰立即将其呈交给皇帝,并加紧部署,准备一举揭发李光的罪行。
皇帝看到证据后,脸色骤然沉重。“狄爱卿,看来李光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这份证据足以让他彻底无路可走,但我们必须一举出击,不给他反扑的机会。”
“陛下,微臣已准备就绪。”狄仁杰低声道,“这场斗争,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时刻。”
第二天,宫中的气氛愈加紧张。太子依然卧床,伤势虽然不再危及生命,但仍需休养。而李光的阴谋,则如一颗埋在暗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狄仁杰走进皇帝的寝宫,面色凝重,手中紧握着那份至关重要的证据。“陛下,李光的阴谋已经水落石出。根据我们掌握的证据,他与宫中的某些权臣,以及外部势力,已经联手策划了一场旨在推翻太子的政变。”
皇帝一愣,随即面色铁青。“竟然如此嚣张!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暗中勾结外部势力!”
狄仁杰沉声道:“是的,陛下。李光不仅盯上了太子,他还在背后图谋更大的权力。他的目标,不止是一个太子,更是整个大唐的政权。我们如果继续拖延,恐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乱。”
皇帝双眼微微眯起,心中已然做出了决定。“狄爱卿,你的调查十分细致。既然李光已经如此大胆,那我们便不再忍让。将这份证据交给朝中大臣,公之于众,揭开李光的罪行。”
狄仁杰点头:“我已经准备好了。只是陛下,李光的势力根深蒂固,我们必须确保这次行动周密无误,才能彻底铲除他的势力。”
皇帝深深叹息,点燃了案上的香烛:“这次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若李光继续生根发芽,整个朝廷恐怕都要为他所掌控。你做好准备了吗,狄爱卿?”
狄仁杰眼神坚定:“微臣准备已久,定不负陛下所托。”
在宫中的另一边,李光已经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他通过一些耳目得知,狄仁杰已经掌握了他与外部势力的勾结证据。于是,他立刻决定采取行动,试图先发制人。
“事已至此,不能再犹豫。”李光对身边的心腹冷冷道,“将一切证据销毁,务必让狄仁杰无法翻盘。”
“是,主人。”那名心腹答道,转身就去执行命令。
然而,李光并不知道,狄仁杰早已预料到他会有此举动。几天前,狄仁杰已悄悄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提前将李光的一些密信和档案送至了朝中信任的大臣处。这些信件,一旦公开,足以彻底摧毁李光的阴谋。
就在李光开始着手销毁证据时,狄仁杰已悄然进入了他的秘密书房。这是一间深藏在宫殿内的隐秘空间,四周布满了重重机关,连最普通的侍卫都无法轻易进入。然而,对于狄仁杰来说,这样的地方,简直如同家门一样熟悉。
他小心翼翼地翻动桌上的文件,一张张纸上记录的内容,不仅揭示了李光与外部势力的交易,还涉及到一些朝中大臣的名字。这些大臣,表面上支持皇帝,实际上却是李光背后的支持者。狄仁杰知道,这些证据一旦公之于众,朝廷必定会发生剧变。
然而,就在狄仁杰准备将这些文件带走时,忽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李光的心腹们已经察觉到了异样。
“动手!”狄仁杰低声命令,身旁的郑义与几名亲信侍卫迅速行动,将书房入口封锁。
“你们不想活了吗?!”李光的心腹气急败坏地喊道。
狄仁杰冷笑一声:“李光的阴谋,今天就要曝光!”
他一挥手,指挥侍卫们将书房内的文件和证据一一搜出,准备带回宫中交给皇帝。就在此时,李光突然现身,面色苍白,眼中充满了愤怒与绝望。
“狄仁杰,你到底想做什么?”李光冷冷问道,声音中充满了威胁。
狄仁杰毫不退缩,目光如电:“揭穿你背后的罪行,打破你对大唐的控制,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阴谋已经到了尽头。”
李光一时间有些愣住,随即冷笑道:“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吗?你不过是一个替天行道的傀儡罢了。你以为陛下会信任你吗?”
狄仁杰没有被他的言辞所动,反而冷静道:“我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被揭示出来,无法逃脱。”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狄仁杰带着这些铁证,向朝中大臣逐一公开了李光的罪行。每一份文件都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整个朝廷鸡飞狗跳。各个势力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自已的立场,一些本来与李光亲近的大臣,开始转而支持太子,甚至开始密谋联合狄仁杰,推翻李光的势力。
皇帝决定召开朝会,召集所有大臣审议李光的罪行。狄仁杰站在宫廷中央,面色沉稳,环视一圈,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
“李光的阴谋已经暴露。”皇帝的声音如同雷鸣,“他与外部势力勾结,企图推翻太子,夺取大唐的政权。此事关系到国家安危,必须彻底查清。”
李光此时被押上朝堂,面色苍白,身形颤抖。他低着头,似乎已无力反驳。
“陛下,您听我解释!这一切都不是我做的,我……”李光的声音充满了恐慌,但已经没有任何力气。
“都已成事实。”狄仁杰的声音清晰有力,“李光勾结外敌,密谋推翻朝廷,叛国之罪,重如山!”
一时之间,朝堂内外众人哗然,李光的罪行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被揭露出来。
随着李光被彻底揭露,背后的阴谋也终于水落石出。狄仁杰深知,这场斗争并未结束,接下来将迎来更多的挑战。而太子,是否能在这场政权斗争中保住自已的位置?大唐的未来,仍然悬而未决。
李光被揭露出罪行之后,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那些与李光有着深厚联系的大臣纷纷感到恐慌,开始急于寻找后路,而其他臣子则趁机暗中结盟,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权力分配。
狄仁杰站在宫廷的长廊中,注视着远处的太子宫殿,思绪万千。虽然李光的阴谋已经败露,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太子,您的伤势恢复如何?”狄仁杰走进太子的宫殿,问道。
太子依旧面色苍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但他的眼神中已经恢复了一丝清明。他轻声道:“狄大人,李光被除掉之后,局势看似平静,但我心中却越来越不安。虽然李光的势力被摧毁,但背后的一些权臣仍然在暗中谋划。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狄仁杰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李光的倒台只是冰山一角,宫中还有一些势力,未必完全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就在这时,宫中传来急报——有一名重臣在夜间遭遇刺杀,生死未卜。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再次震动了整个朝廷。
“谁敢在此时刺杀重臣?”狄仁杰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
“这件事,恐怕并不简单。”太子低声说道,“宫中的权力斗争,远没有结束。”
狄仁杰立即展开调查,按照消息追踪到被刺杀的重臣府邸。这名大臣名叫程峻,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内阁侍郎,素来深得皇帝宠信。刺杀发生的地点,正是程峻的私邸。刺客显然十分熟悉程峻的行踪,甚至能在夜深人静时突破重重防卫。
“狄大人,您看,这里似乎并无明显的打斗痕迹。”郑义在程峻府邸的内室内仔细检查,发现地面上几乎没有任何血迹,刺杀似乎没有进行太多挣扎。
狄仁杰走上前,蹲下身来,轻轻触摸桌上的一张纸条。那是一张折叠过的便笺,上面写着简短的字句:“此时不除,你便成历史。”虽然字迹并不显眼,但字面上的威胁却足够令人警觉。
“这是什么字迹?”狄仁杰若有所思地问。
郑义低头仔细看了看:“这字写得极为工整,应该是某位文人所书。我看过一些官场上的书法,应该是程峻与某位书法大家有着较为亲近的交情。”
“看来,这并非单纯的刺杀,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警告。”狄仁杰目光深邃,心中渐渐有了猜测,“这个字条,似乎是在暗示着程峻的某个选择。更有可能是宫中某个权力中心在通过这种方式,逼迫他做出选择。”
狄仁杰与郑义交头接耳片刻,决定迅速调查程峻与其他大臣之间的关系,寻找出隐藏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阴谋。
经过几天的缜密调查,狄仁杰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程峻与朝中某些大臣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秘密往来。更令狄仁杰吃惊的是,这些大臣的背景并不简单,他们与李光的旧部,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程峻被刺杀,背后恐怕另有隐情。”狄仁杰的眉头紧锁,“这不仅仅是针对程峻个人的行动,而是针对整个朝廷的权力格局。”
与此同时,宫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变化。太子虽然未受到致命威胁,但他的支持者在朝中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新的权力斗争似乎正悄然升温,而太子的地位依然岌岌可危。
“狄大人,您认为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太子焦虑地问道。
“太子殿下,我们需要让所有的势力看到您的决心。”狄仁杰缓缓说道,“现在正是考验您的时刻,必须坚定立场,坚决回应任何试图威胁您的势力。”
“但宫中已经有不少人在背后策划,您看……”太子沉思片刻,语气更加沉重,“即便是我身边的近臣,也开始有了动摇。我不怕敌人,我怕的是背后没有忠诚。”
狄仁杰点了点头,理解太子的心情。“殿下,您的身边确实有一些人看似忠诚,但也可能藏有心机。我们必须在这场斗争中,重新评估每一个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狄仁杰决定主动出击,开始拉拢宫中一些尚未完全选定立场的大臣,并借此加强太子的支持基础。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密切关注程峻所牵涉的幕后势力,逐步找到了与外部势力勾结的关键线索。
狄仁杰的行动逐渐让宫中那些曾试图动摇太子支持的势力感到恐慌。随着一系列关键人物的倒台,太子重新稳定了自已的支持基础。
然而,狄仁杰心中始终有一丝未曾解开的疑虑——这场宫廷斗争,远远没有结束。一个更深层次的阴谋,似乎正在悄然成型。
狄仁杰深知,虽然太子的地位暂时得以稳固,但宫中的权力暗流依旧汹涌,随时可能爆发新的冲突。程峻的刺杀事件让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而李光的旧部和外部势力依然蠢蠢欲动。为了避免太子再次陷入危险,狄仁杰决定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
“太子殿下,我们必须尽快清除那些潜藏在朝中的叛徒。”狄仁杰在太子宫殿中与太子商讨。
太子面色严峻,沉默片刻,终于开口:“狄大人,您说得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迟早会给大唐带来祸乱。我信任您,但我也明白,这一场权力斗争,注定不可能平静。”
“是的,殿下。”狄仁杰点头,“如今我们面临的局面,已不单单是太子的继位问题,而是整个朝廷的未来。我们必须铲除那些背后操控一切的黑手。”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急报——程峻的妻子、程家嫡长女程婉,突然失踪了。这个消息再一次打破了朝中的平静。
“程婉失踪?”狄仁杰眉头微皱,心中一动,“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太子也显得格外关注:“程婉向来深得程峻宠爱,而且她在宫中有不少联系。她失踪,难道是有人试图利用她来操控程峻?”
“我怀疑,程婉的失踪与此事有着直接关系。”狄仁杰低声道,“她若被某些人利用,那势必会影响到程峻的判断,甚至引发新的权力斗争。”
于是,狄仁杰立即派人搜寻程婉的下落,想尽一切办法揭开她失踪背后的谜团。
几日之后,狄仁杰终于从一名侍卫口中得知,程婉最后一次出现在一处偏僻的别院,而那座别院,正是当年李光秘密接触外部势力的地方。
“难道程婉被人软禁在那座别院?”狄仁杰心中一动,决定亲自前往调查。
当夜,狄仁杰悄然带领郑义等人,偷偷潜入了那座别院。院中寂静无声,四周的墙壁被浓密的藤蔓覆盖,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我们分头行动,务必仔细搜寻。”狄仁杰低声命令。
几番搜索之后,狄仁杰终于在一间偏僻的屋内,发现了程婉的踪迹。她正被锁在一间阴暗的房间里,面色苍白,神情显得异常慌乱。
“程婉姑娘,您还好吗?”狄仁杰急忙上前,轻声问道。
程婉看着眼前的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缓缓开口:“狄大人,您终于来了。我被软禁在这里,已经几天了。我知道我父亲的事,可能会对整个朝廷带来很大的影响。可是,我无力改变什么。”
狄仁杰听她这么一说,心中更加警觉。“程婉姑娘,您能告诉我,您为何会在这里?是有人威胁您,还是……”
程婉摇了摇头,眼中有些泪光。“我父亲程峻,他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无辜。我发现了他与宫中的一些大臣,甚至与李光的旧部有着更加复杂的关系。我本以为这些关系只是权力的交易,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我父亲和这些人之间的联系,已经远超了我所能想象的范围。”
“您是说,程峻与李光的旧部有更深层次的勾结?”狄仁杰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
程婉点了点头,声音有些颤抖:“是的,我发现了一些他与外部势力的密信,这些密信中提到了一个代号‘天机’,这是一个神秘的组织,背后隐藏着比李光更加庞大的势力。程峻被卷入其中,甚至可能在暗中策划推翻太子。”
狄仁杰的心中一震:“‘天机’?这个组织我从未听说过,但看来它的势力极为深远。”
程婉深深叹了口气:“我本打算将这些证据交给陛下,但我父亲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怕我泄露出去,便将我软禁在此。若不是狄大人您及时赶到,我恐怕永远也无法逃脱。”
狄仁杰凝视着程婉,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程婉姑娘,您所说的这一切,至关重要。现在,您必须帮助我们找出‘天机’的真相,否则,整个大唐都会陷入更深的危机。”
程婉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我愿意配合狄大人,我父亲所做的事,我不再支持。我已经下定决心,揭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