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正是风云激荡之时。洛阳城,号称“神都”,繁华如画,昼夜不息。然而,在这座恢宏的城市背后,却隐藏着未解的黑暗。
某个深夜,神都城南一座气派的府邸里传出一声尖叫,划破了平静的夜空。府邸主人,乃礼部侍郎沈旭,次日清晨被发现惨死书房。死状骇人,双目圆睁,胸口插着一柄短剑,鲜血浸透了书桌。书桌上还留有一张血书,写着:“血债血偿。”
武则天闻讯震怒,命大理寺卿速查此案,然而数日过去,案情毫无进展。传言四起,有人说这是亡魂索命,也有人猜测是权力斗争所致。就在大理寺焦头烂额之际,女皇亲自下旨,命天下闻名的狄仁杰督办此案。
当狄仁杰接旨时,他正独坐书房,执笔拨弄香炉中的檀香。青烟袅袅间,仿佛透着一丝未卜的玄机。他抬起头,对送旨太监拱手道:“臣定不负女皇所托。”
翌日清晨,狄仁杰带着心腹助手元芳,乘马车悄然来到沈府。沈府门口张贴着告示,上书“封查”二字,府内静谧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不动。
元芳低声道:“大人,此案众说纷纭,传言甚多。不知真相究竟如何?”
狄仁杰微微一笑:“流言止于智者。元芳,此地每一处细节,或许都藏着真相。”
二人步入沈府书房,只见案发现场已被封存,陈设未动。狄仁杰环顾四周,目光如鹰,逐一扫过书案、地板、墙壁。他缓缓开口:“元芳,将血书抄录一份,仔细查看字迹背后的含义。”
元芳应声而去,狄仁杰则蹲下身,仔细观察地板上散落的血迹。他用手指轻轻触摸短剑,发现剑柄上刻着不甚明显的纹路。他喃喃道:“此剑来路不凡,剑匠之印绝非寻常之物。”
半个时辰后,元芳带着抄录回到狄仁杰身旁,道:“大人,血书的笔迹苍劲有力,似出自练家子之手。”
狄仁杰点点头,又在书桌抽屉中翻找,竟发现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件。信封上没有署名,信中却提到:“沈侍郎,若执迷不悟,后果自负。”
狄仁杰捻着信纸,若有所思:“看来,这不仅是谋杀,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局。”
当天夜里,狄仁杰与元芳查阅沈旭的生平和人际关系,发现他生前与一名商人曹源交往密切。而曹源,恰好在案发前一夜离开了神都。更令人不解的是,曹源走得匆忙,甚至未向官府报备。
狄仁杰沉吟片刻:“元芳,曹源或许是关键人物。明日一早,我们亲访曹府。”
翌日,狄仁杰一行来到曹府,却发现曹府大门紧闭,院中人迹罕至。狄仁杰命元芳强行破门,进入后发现一具悬吊的尸体,赫然是曹源!尸体旁边有一张纸条,上书:“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元芳面色凝重:“大人,此案愈发扑朔迷离。”
狄仁杰看着纸条,眼中闪过一抹凌厉:“这不仅仅是报复,背后恐怕另有深意。元芳,天黑之前,找到曹源所有的商账和信件。我要知道,他究竟卷入了怎样的漩涡。”
夜色渐深,狄仁杰独坐灯下,手中摩挲着沈旭案发时的短剑。他低语道:“一个血书,一把利剑,两个死者,两条线索。这场棋局,到底是谁在运筹帷幄?”
一场智斗与真相的追逐,才刚刚开始……
迷雾中的棋局
曹源之死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但狄仁杰深知,案件表面越复杂,背后真相往往越接近人性最深的欲望与恐惧。
元芳按照狄仁杰的吩咐,在曹府搜出一本厚厚的账簿和几封往来的信件。回到临时驻地后,狄仁杰翻开账簿,迅速扫视,发现其中多次提到一个名为“青莲阁”的场所。
元芳疑惑道:“大人,这青莲阁听起来像是烟花之地,可为何与曹源的账目往来频繁?”
狄仁杰轻轻摇头:“凡事不可轻下结论。青莲阁或许不仅是销金窟,极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次日,狄仁杰与元芳装扮成商贾,来到青莲阁。阁中香烟缭绕,丝竹声声,歌舞一片繁华。狄仁杰一边品茶,一边暗中观察,发现青莲阁虽表面热闹,但角落里却隐藏着几个目光警觉的壮汉,似在监视着什么。
片刻后,一名妩媚的女子款款而来,自称“青莲夫人”。她笑容盈盈,朝狄仁杰行礼:“两位客官初来乍到,可有特别的需求?”
狄仁杰微微一笑:“久闻青莲夫人名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与这位兄弟初入洛阳,听闻此地奇货颇多,不知可否一观?”
青莲夫人眸中闪过一丝警觉,但很快恢复镇定,娇笑道:“客官说笑了,小女子这里只是寻常烟花之地,哪有什么奇货?”
狄仁杰不动声色,继续道:“既然如此,我们便随意小酌。夫人若有闲暇,不妨与我们聊聊洛阳风月。”
酒过三巡,青莲夫人渐渐放下戒备,提到不少洛阳商贾的隐秘往事。狄仁杰忽然问道:“不知夫人可曾听说过曹源与沈旭?”
青莲夫人脸色微变,勉强一笑:“曹源倒是常来,只是最近似乎遇到些麻烦,许久未见了。至于沈侍郎,小女子怎敢妄议朝中大人?”
狄仁杰点点头,却在心中加重了对青莲阁的怀疑。临走前,他暗中留下一枚刻有特殊符号的铜钱,用以观察阁中动静。
回到驻地后,狄仁杰分析道:“青莲阁看似寻常,实则是一个情报中转站。曹源的账簿提到的‘货’,或许并非普通的商物,而是一种足以引发命案的东西。”
元芳赞同道:“大人所言极是。那青莲夫人虽言笑晏晏,却处处藏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狄仁杰沉思片刻,拿出曹源的信件逐字逐句地分析,终于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个谜团——信中多次提及“金丝玉匣”,似乎是一件极为重要的物品。
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金丝玉匣或许是这场风波的核心所在。元芳,我们明日去找一位人称‘百晓生’的老者,此人消息灵通,或许能提供线索。”
第三日清晨,二人来到洛阳城外的一处竹林小筑。百晓生果然隐居于此,见到狄仁杰后,颇为欣喜:“久闻狄公智慧过人,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狄仁杰拱手道:“不敢当,今日冒昧前来,是为一桩命案寻求帮助。”
他将金丝玉匣的线索告知百晓生,老者沉吟片刻,道:“金丝玉匣,传闻是一件来自西域的奇物,内藏绝密机关。它原属于大食商队,数月前却离奇失踪,后来有人传言它流入了洛阳。而曹源,正是当时与西域商队交易的中间人。”
狄仁杰闻言,眉头紧锁:“若此物果真落入曹源之手,那便能解释他为何被杀。但这匣子究竟藏了什么,竟能让人不惜连环下手?”
百晓生叹道:“此物或许关乎朝廷秘闻,也可能是江湖仇怨。狄公若想查清,恐怕需要冒更大的风险。”
就在狄仁杰离开竹林小筑时,有一只信鸽从天而降,落在元芳的肩头。信中只有短短几字:“匣动神都,慎之慎之。”
狄仁杰将信纸翻来覆去查看,忽然目光一凝:“元芳,这纸质非同寻常,乃是宫廷专用的贡品纸张。这说明,知晓金丝玉匣秘密的,不仅是江湖中人,更有朝廷权贵。”
元芳大惊:“大人,难道此案背后牵扯到更高层次的斗争?”
狄仁杰神色肃然:“元芳,这案子远未结束,而我们已置身局中。接下来,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夜幕降临,狄仁杰坐在烛光下,凝视着案卷。他知道,沈旭与曹源的死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之下,埋藏的是足以颠覆神都的秘密。
就在这时,元芳匆匆而入:“大人,刚才有人送来一封密信。信上提到,今晚子时,青莲阁后院将有一场秘密交易。”
狄仁杰霍然起身:“走,今晚我们要揭开这迷局的真相!”
夜探青莲阁
夜幕深沉,洛阳城陷入一片静谧,只有街头偶尔传来夜巡士兵的脚步声。子时将至,狄仁杰与元芳悄然来到青莲阁后巷,隐身在一片阴影中。
青莲阁后院的景象与白日截然不同,平日的繁华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气氛。院中点燃了几盏昏暗的灯笼,隐约可见几名黑衣人正来回巡视,警戒森严。
元芳低声道:“大人,这场交易必定非同寻常,我们是否要立即行动?”
狄仁杰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不急,先静观其变,看看局中人会亮出哪些底牌。”
片刻后,两辆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后院。第一辆马车上下来一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神情冷峻,目光如鹰。他身后跟着几名侍从,手中抬着一只雕工精美的漆木箱子。
狄仁杰低语道:“此人是户部侍郎李恒,据说为人贪婪狡诈,手握不少见不得光的生意。”
第二辆马车上,则走下一位神秘女子,蒙着面纱,仅露出一双冷艳的眼睛。她身后跟着数名黑衣护卫,手持兵刃,气势凌人。
元芳皱眉:“这女子身份成谜,但看她的随从,绝非寻常之辈。”
两方人马在院中对峙片刻后,女子率先开口,声音清冷:“李大人,不必多话,东西带来了吗?”
李恒冷笑一声,拍了拍漆木箱子:“货在这里,但我要先确认你是否带了银票。”
女子挥了挥手,一名随从递上一个包裹,李恒接过后打开,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
狄仁杰屏息凝神,低声对元芳道:“这笔交易的核心,或许就是金丝玉匣。我们必须在他们交易完成前出手。”
正当双方交接之际,忽然一道厉喝声从屋顶传来:“大胆贼寇,竟敢在神都猖狂!”
一队捕快从四面涌入,将后院围得水泄不通。为首的是大理寺少卿李元忠,他高声道:“尔等通敌叛国之事已被查明,速速束手就擒!”
院中顿时乱作一团,李恒大惊失色,转身欲逃,却被捕快按倒在地。神秘女子虽有护卫相随,但寡不敌众,最终也被擒住。
狄仁杰站在阴影中,眉头紧锁,轻声道:“这场围捕来得太快,像是提前知晓了交易时间。”
元芳点头:“大人,是否有人故意设局引我们来?”
狄仁杰轻声道:“极有可能。我们先跟着这些人回大理寺,看清楚局势再做判断。”
在大理寺,李元忠亲自审问李恒与那名女子。李恒战战兢兢,连连喊冤:“大人,我只是个商人,与叛国之事毫无关联!”
女子冷笑:“李恒,你以为他们会放过你?我们不过是替人办事,真正的幕后之人却躲在暗处笑看我们互斗。”
李元忠拍案而起:“住口!是谁在背后操纵你们?”
女子却闭口不言,只是冷冷地盯着李元忠,仿佛在看一出荒唐的戏剧。
狄仁杰始终在一旁默默观察。他发现女子虽被严刑拷问,却始终面色镇定,显然对此早有准备。而李恒则早已慌不择言,透露出不少关键线索。
当夜审结束后,狄仁杰对元芳道:“这女子的身份非同寻常,她的镇定说明她背后有更大的靠山。而李恒,虽是个贪婪之徒,却未必是主谋。”
元芳问道:“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狄仁杰沉声道:“幕后之人既然设局逼我们现身,那就说明他已知我们在查此案。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明日必须主动出击。”
翌日清晨,狄仁杰带着元芳来到大理寺,要求亲自检查昨夜缴获的漆木箱子。当箱子打开时,狄仁杰的目光顿时一凝——箱中确实有一只金丝玉匣,但匣子上却贴着一道奇怪的符咒,仿佛在隐隐警告触碰者。
狄仁杰轻声道:“这是西域的一种封印术,若强行打开,极可能毁掉匣中之物。”
元芳皱眉:“大人,这匣子似乎另有玄机。”
狄仁杰点头:“这个匣子或许藏着足以颠覆朝局的秘密。我们必须找到破解之法,而线索就在青莲阁内。”
狄仁杰当即决定,再次深入青莲阁,查清此匣的真正来历。然而,他未曾料到,此行将带来更大的危险与挑战……
青莲迷影
青莲阁依旧灯火通明,仿佛昨夜的风波从未发生。然而,狄仁杰心中明白,这繁华掩盖下的秘密比想象中更为深邃。
狄仁杰与元芳乔装成江湖散客,再次悄然潜入青莲阁。这一次,他们的目标直指阁主——青莲夫人。
二人进入阁内,一名侍女迎上前来,面带笑容问道:“二位可有预约?”
狄仁杰微微一笑,压低嗓音道:“劳烦通报青莲夫人,就说南方的‘故人’来了。”
侍女眼中闪过一丝犹疑,但还是转身进去禀报。不多时,青莲夫人现身于楼梯口,远远望着二人,眼中带着几分试探与防备。
“这位公子,似乎面生得很。”青莲夫人掩嘴轻笑,缓步走下楼梯,语气中透着一丝戒备。
狄仁杰微微一拱手,假意客气道:“夫人见谅,在下虽未与夫人谋面,却曾听闻您的名声。此次特地前来,是为一桩生意。”
青莲夫人巧笑倩兮:“哦?不知公子所指何事?”
狄仁杰不动声色,俯身低语:“金丝玉匣。”
此言一出,青莲夫人的笑容瞬间凝固,但她很快恢复镇定,转身道:“两位,随我来。”
青莲夫人将狄仁杰与元芳引入一间隐秘的内室,室内布置雅致,墙上挂着山水画,案几上燃着幽香,令人放松警惕。然而,狄仁杰却注意到,房间四角都藏有暗卫的身影。
青莲夫人坐下后,脸上再无笑意,冷冷道:“两位,既然提到金丝玉匣,想必已知此物的分量。可否告知你们的来历和意图?”
狄仁杰淡然一笑:“夫人不必试探,在下不过是想解开一个谜团。我们并无恶意,只想知道金丝玉匣为何与数条性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