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破虏盛世曙光现
朱祁镇身着金甲,屹立于战鼓擂动之处,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黑压压的瓦剌大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肃杀之气弥漫在整个战场上。
“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随朕杀敌,建功立业!”他高举宝剑,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云霄。明军士气大振,山呼海啸般回应着皇帝的号召。
瓦剌大军率先发动攻击,如潮水般涌来。明军盾牌手组成钢铁防线,长矛手伺机突刺,弓箭手则箭如雨下,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朱祁镇身先士卒,挥舞着宝剑,如同天神下凡,所向披靡。他斩杀敌将,激励士气,明军在他的带领下,顽强抵抗着瓦剌的猛攻。
战场中央,朱祁镇与也先狭路相逢。也先身披重甲,手持狼牙棒,气势汹汹地朝着朱祁镇冲来。“大明皇帝,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也先狂妄地笑道。朱祁镇冷笑一声,“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挥舞宝剑,与也先展开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交错间,火星四溅,仿佛要将这弥漫着肃杀之气的战场点燃。他们周围的士兵都不自觉地让出一片空地,不敢靠近这两大强者的对决。狂风呼啸而过,吹起地上的沙尘,迷了众人的眼,却丝毫影响不了两人的战斗,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生死的决绝。
也先本以为朱祁镇会按照常规战术作战,却没想到朱祁镇排兵布阵,暗藏玄机。号角声骤然一变,明军阵型如同水银泻地般迅速变化,原本严整的方阵瞬间化作无数灵活的小组,穿插于瓦剌军阵之中。瓦剌士兵们原本凶狠的眼神瞬间被惊愕取代,嘴巴大张,眼睁睁看着原本严整的方阵瞬间化作无数灵活的小组,如鬼魅般穿插于已方军阵之中。他们慌乱地举起武器,却不知该刺向何方,脚步错乱,互相碰撞。
“杀!”朱祁镇一声令下,明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郕王朱祁钰更是身先士卒,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勇猛无比。他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如同一把尖刀般直插瓦剌军阵的心脏。所过之处,瓦剌士兵纷纷倒下,血染沙场。
明军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动地,瓦剌军队溃不成军,四处逃窜。也先眼见败局已定,心中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原本胜券在握的局面竟然会在一瞬间逆转。他狠狠地瞪了朱祁镇一眼,不甘地调转马头,仓皇逃窜。
夕阳西下,血红的残阳映照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朱祁镇站在高处,看着溃逃的瓦剌军队,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明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缓缓地举起手中的宝剑,指向天空,“大明必胜!”
“陛下!”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朱祁镇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于大人……于大人他……”
士兵气喘吁吁,鲜血染红了衣甲,颤抖着指向战场一侧,“于大人…他…被瓦剌的残兵…偷袭…” 朱祁镇心头一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于谦!
他顾不得战场尚未完全清理,翻身上马,朝着士兵所指的方向狂奔而去。
残阳如血,映照着满地狼藉。朱祁镇远远便看到于谦半跪在地上,一手捂着胸口,鲜血顺着指缝汩汩流出,染红了身下的黄沙。
“于谦!”朱祁镇飞身下马,冲到于谦身旁。于谦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强撑着抬起头,看到朱祁镇,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回忆起战前对朱祁镇说的‘陛下,臣愿以死护我大明江山’,如今虽受伤却不后悔,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陛下…臣…无能…”
“别说话!”朱祁镇一把扶住于谦,撕下自已的衣襟,紧紧按在于谦的伤口上,声音颤抖,“太医!快传太医!”
周围的将士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一股压抑的气氛在战场上弥漫开来。
战鼓声渐渐停息,厮杀声也逐渐远去,只剩下风吹过荒野的呜咽声,仿佛在为这位忠臣的伤势悲鸣。
御医匆匆赶到,为于谦紧急包扎。朱祁镇一直守在于谦身旁,目光一刻也不曾离开。
待于谦的伤势稍稍稳定,朱祁镇这才松了口气。他环顾四周,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明军将士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朱祁镇站起身,高举手中沾满鲜血的宝剑,对着三军将士高呼:“此战,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击溃瓦剌!朕心甚慰!朕,要犒赏三军!”朱祁镇的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痛,脑海中浮现出战场上牺牲的士兵的面容,他深知这胜利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这荣耀背后的沉重只有他这个皇帝能体会。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朱祁镇的目光落在不远处同样满身尘土的郕王朱祁钰身上,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烧,烤肉的香味弥漫在军营中。将士们载歌载舞,庆祝着胜利。朱祁钰走到朱祁镇身边,略带调侃又尊敬地说“皇兄,今日这胜利可真是畅快,不过日后还得仰仗皇兄继续带领咱们大明走向更昌盛的未来。”兄弟情谊,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更加深厚。
朱祁镇看着眼前欢腾的景象,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了,但大明王朝的危机远未解除。他转身看向京城的方向,目光深邃,“是时候回去了……”
“陛下,”李贤弓着身子,双手恭敬地递上密信,眼睛低垂不敢直视朱祁镇,声音低沉又带着一丝紧张,“京城…来人了…”
朱祁镇率领大军凯旋,旌旗招展,一路浩荡回京。百姓夹道欢迎,山呼万岁,声浪震天。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溢。
朱祁镇踏入午门,仿佛踏入了新的时代。他立刻召集群臣,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他严惩了克扣军饷的官员,将张延龄抄家问斩,以儆效尤。然后,他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年轻官员,例如于谦的得意门生,充实到各个部门,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他重视农业发展,减免赋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大力发展商业,鼓励贸易,使得国库充盈,经济繁荣。在军事方面,朱祁镇加强了边防建设,训练精兵,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抵御外敌入侵。同时,他注重科技发展,鼓励发明创造,提升了明朝的军事实力。
数年之后,大明王朝焕然一新。田野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丰收景象。城市里,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朱祁镇站在紫禁城的高处,俯瞰着繁华的京城,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盛世,终于来了!
一日,朱祁镇独自漫步于御花园,欣赏着姹紫嫣红的景色。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他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回想起土木堡之变的惨痛教训,以及瓦剌的野心勃勃。他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方,眉头紧锁。
“陛下,”李贤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漠北……”他欲言又止,将一封密信递上。
朱祁镇接过信,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传朕旨意,召集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