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这姑娘复杂滴狠
“这些灰老汉...哎!”
一边轻快地蹬着自行车,小娟一边吐槽给叶小川听。
“他们想让我去他们县里当个编外人员,然后看我的表现,以后再给我转正...也不看看对象!”
小娟此时的声音,远没有黄鹂啼谷那么婉转,那么好听。
而是如同不停吹拂在脸上的、那种临近黄昏的夏日微风...不冷,但也已经没了多少温度。
叶小川不语。
“看我表现...哼!那位王主任的眼神我太熟悉了,就像老家的草原狼,围着毡房打转的样子。”
暗暗皱眉,叶小川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样子?”
“想下嘴,却又有点怕呗!”
背影苗条,纤细的小蛮腰好似能盈盈一握的小娟姑娘。
此时她说出来的话?
却像是一个守寡了10多年、已经不堪闲汉骚扰,经验老道且满腹怨气的漂亮小寡妇。
“什么让我去深造,让我接受指导...我看是指捣吧?啊呸...现在我有小川哥哥您,还有冉婷姐姐的提携。
有小川哥哥您照着!
我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一定会当上...像淑芳大姐那样的大歌星的!”
刘淑芳,被称为音乐使者。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她将我国很多优秀歌曲,向第三世界国家的兄弟朋友们做了倾情演绎。
她并不是这个时代最为著名的歌星。
但由于小娟姑娘采用的唱法很新颖,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流行歌曲’那种唱法。
所以并不喜欢美声,不喜欢传统的、那种慷慨激昂的女声唱法的小娟?
她最为崇拜的人...就是这位刘淑芳了。
静静聆听着,叶小川并不置一词。
——自己已经许久未曾真正去了解一个人,未曾试图去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从而全面剖析他这个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品性如何?
那么。
今天自己就当个忠实的听众,好好听听小娟姑娘的心声吧!
自行车,在乡间小道上前行的很轻快。
小娟的声音也越来越自信。
而叶小川的一颗心,却是越来越下沉...如同一只陷入了沼泽泥潭的孤狼。
“我的歌唱的好,又有小川哥你给我提供的那么好的歌曲,还有冉婷姐姐她们,帮我在四九城里搞关系、让我有机会去音乐学院深造。”
只听小娟冷哼:
“放着现成的康庄大道不走,我偏要那些老头子贴上来拉扯、一辈子被他操控么?
让我去一个县级广播站当个播音员?
或是去文工团里当个歌手,闲暇时候,还得陪着这些老头子出席酒局啥的...我剑啊??
啊呸...小川哥你是不知道。
先前的时候,那个主任嘴里的烂牙所发出来的腐败气息,差点没把我恶心的当场吐了!”
‘呼——’
默默吁出一口浊气。
叶小川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时竟不知说点什么好...
小小年纪。
却深谙人心人性,并在夹缝中辗转腾挪,应对自如。
——这是小娟姑娘以前和她爷爷还有妹妹弟弟,辗转流浪于陕北苦苦求生的时候。
出于为了得到两毛钱的打赏,或者是两个杂面馒头...而逼不得已练出来的求生本领。
环境逼人。
叶小川早就看出来了:
小娟...甚至包括她那年幼的弟弟,还有妹妹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社会习气。
只是因为后来。
叶小川帮助了他们,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安稳的容身之所之后?
有叶小川的强力打压和正确引导,小娟身上的一些旧有的坏习气,才得以被强行压制住了。
并慢慢逐步改正,变淡...
但察言观色、曲意奉承,甚至是偶尔手脚会不太干净、当遇到和她一样凄惨的底层,彼此之间很容易相互倾轧...等等这些略根性?
一旦刻在骨子里、渗透进在性格当中了...虽说因环境的变好而会变淡。
但却绝对不会彻底消失!
——这是没办法的,只因以前小娟他们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小娟她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能让自己瞎眼的爷爷和饿的瘦骨嶙峋的弟弟妹妹,吃上一口冷馍馍、半碗冷粥?
那时候的小娟姑娘,只怕是啥事儿也干得出来的...
为了生活。
那时候年龄小小的小娟姑娘,不得不弯腰,不得不去曲意逢迎。
但与此同时。
她还得挺起柔弱的腰板、攥紧了一双小拳头,勇敢地去和同行们相互倾轧、互相伤害!
就好比以前。
小娟一家人在路边集体饭店里唱酸曲儿、唱十八摸,唱什么哥哥妹妹滚草坡啥的高危节目。
以此来获得那些爱好低俗的顾客,纷纷叫好和打赏...
——就这种受尽白眼、被人当玩物一样看待的低级营生?
其实。
她们同行们私底下的相互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
毕竟一家小小的路边店,容不下两支卖唱的队伍同时存在。
而往往为了争抢一家生意比较好,客户打赏起来比较大方一点点的路边店?
要说小娟没和同行们相互上眼药、私底下相互搞小动作...那,那又怎么可能呢?!
越是最底层的倾轧,其实越是酷烈!
像冉婷冉苗两姐妹,或者是张海丽看不上的半个冷馒头?
对于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小娟这些人来说,那都是不得不争,不得不拼了命去抢的宝贵资源啊!
或许...那半个冷馒头,所能提供的那点微不足道的能量。
就能让一个人又多熬一夜。
或许,半碗别人喝剩的糊糊,就能帮助他多抵御一会儿,来自冬夜里的凛冽寒风...
所以。
这些混迹于最底层,生命脆弱的、随时有可能像一颗枯草般随风飘逝的人儿哎!
他们之间相互出手,反倒往往是最最致命、最最狠毒的!
那可真的称得上是刀刀见血,招招要命啊...
所以。
现在经济条件已经大为改观的小娟,别看她平时在人前总是低眉顺眼,伏低做小的。
总是左一个‘海丽姐姐’、‘沐晴大姐姐’,‘小蕊姑姑’...啥的。
叫的很甜,甚至是甜的让人心碎...
但在人后呢?
在不为人知的骨子深处呢?
只怕一些后天恶劣环境,所给她留下的深深的伤害...会陪伴终身。
永不消弭...
哎...算了!!
一人一命。
小江姑娘以后她到底能走多远?走的到底稳不稳健...那只能由她自行去掌控了。
而自个儿呢,需要做到的就是:给小娟提供一个健康,一个充满了阳光的成长环境。
至于阳光,最终能不能彻底驱散她内心深处的阴霾?
这就不是自己所能掌控得了的事情了...
与其把全部心思放在小娟姑娘身上,说实话,还不如好好替自家妹妹叶小曼把把关。
还不如用点心,去替小曼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呢!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爱...也是有限而且自私的。
与其去苦苦操心别人的事,争一个虚头巴脑的‘有大爱’之名,嘁....还不如把自己有限的爱,多放点在自己身边的亲人身上哩!!
一车两人。
各自嘴里虽说聊着其乐融融的天,各自都在骄傲三十里铺现在的新气象,所给人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愉悦感受。
相谈甚欢
但叶小川清楚:自己与小娟姑娘之间,从此刻起已渐行渐远...
等来到庄子入口处。
在道路的一侧,便是原来由三十里铺大队和白家沟大队联合新办的村办小学旧址。
按照那时候不管是公社还是大队,都喜欢追求“小而全”的思路来讲。
每个生产大队,其实都应该自建一所村办小学。
就像任何一座公社,不管它实力如何,也不管市场需求怎么样?
公社该有的行政机关、中心卫生院,初级中学
畜牧站,食品站,粮站,水利站,农机站以及什么电管所、邮电所,税务所、工商所....
等等这些“七站八所”,还是都得有的!
所以按照上级规定。
一个生产大队除了大队部、饲养室之外。
还得有卫生室,保育室,村办小学...等等这些东西。
而那时候三十里铺大队和白家庄子,社员人数少。
适龄儿童自然也就不多。
这个没办法了,两边一合计...那就干脆咱合伙盖一所村办小学吧!
所以才有了这座由两个大队,共同出钱处理办起来的村级小学。
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白家沟富裕,三十里铺大队穷!
既然掏不起钱,那就多掏点地吧...这就是村办小学,为什么会办在三十里铺庄子地界上的原因所在了。
现如今,白家沟大队已不复存在。
已经被拆解为两个生产小队,并入了三十里铺大队。
而这座村办小学?
现在正面临着重大改革。
重大到连学校里的孙平安、柳青青还有张启正他们,也压制不住村民们的强烈反弹和质疑!
这次学校改组,其具体的改革思路就是:
将原来的村办小学。
破格升级为集小学、初中,以及中等专科学校为一体的、让人有点说不上来,它究竟是个什么复杂综合体的新式学校!
按照孙平安老师和叶小川所商定好的那样:
这所学校里的小学生们。
上午主要以文化课为主,下午主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等到他们上了三年级之后,每个学生身上的兴趣点、以及他擅长做什么...已经基本上能观摩的出来了。
往往到了这时,就会开始给这些小学生分班。
愿意继续读书,继续进行应试教育、愿意按照以前的传统模式念书的学生?
那就让他进文化班。
学习内容和别的大队村办小学,还有公社的中心小学里面的教学内容。
是一模一样的。
而对于那些专注力不够,对课本知识的悟性不是太好...说白了就是【有点天生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但他对别的事物,却又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且具备一定天赋的学生?
则可以让他们一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一边开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两者并重,并无偏差。
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面,使之更为宽广,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文理基本知识。
以便为他们以后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等到这两批小学生念到初中阶段。
学校,还会给学生们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究竟是接受传统教育,然后去参加中考呢?
还是说。
愿意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还想学习一技之长?
按照叶小川和孙平安两人的基本设想。
到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如果他愿意学习传统文化课?
那么学校里也有文化班,会给他们配备最好的文化课老师授课。
他们就只管安安心心的学习书本知识好了!
到时候。
对于这部分学生完全跟着上面的招生政策走,到点就去参加考试就是了...毫不影响!
而对于那些不想走常规路、心里已经开始打算着要去进厂工作,或者到社会上去磨练、想学习营销实践的学生?
这座新式复合型学校里。
则会让他们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技能课程。
学到一定程度之后。
学校会组织这些学生去三十里铺集体的下属工厂实习。
——工资肯定得给,但是不多。
其中表现优异,干工作干得非常好的学生,厂里当然会破格提拔。
会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去,从而正式参加工作。
如果不想进厂,不喜欢那种日复一日、枯燥而又重复的生活?
那么这种学生可以去化妆品厂、粮食精加工厂的驻外销售机构实习。
让他们开始系统性的参与到市场营销活动中去...
而对于那些,...可能是少部分想学的很专精、还想好好夯实自身基础,还想大力提升自身技能的优秀学生?
他们有可能不想过早地去厂里工作,或者是去社会上摸爬打滚。
而对于这部分学生?
学校会安排他们升级到中等专科学校,对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技能学习,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深造。
其实,往往这种学生?
他们都应该是三十里铺集体企业中,未来的精英骨干所在了!
是既有理论知识,又还有娴熟实操技巧的管理干部的预备力量!
所以,得把他们当成重点,得好好去培养培养他们...
不过。
以上这些东西,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
而要想将它一一落到实处?
随后将要面临的各种阻挠和困难,叶小川还是有所心理准备的!
如今。
叶小川就是想趁着自己还在三十里铺地界上混、趁着自己在乡亲们心中还有点威望。
趁着自己手头上,现在还有点没人敢质疑的绝对权力!
就是打算趁着这个时机,将这些设想强行推行下去!
如若不然?
等以后自个走了,整个三十里铺大队再也没有谁能做到一言堂、谁也达不到自己这么高威望的时候?
那时候在想推行这些东西?
恐怕,就难啰!
所以...只要是真正对社员们有利的事情,无论他们理解不理解!
该强硬的就得强硬。
该用强力手段推行的东西,就得用强力手段去强制实行!!
真理,并不总是掌握在大众手中。
尤其是搞基层工作,有时候真还没法和民智未开、只盯眼前利益的的社员们太过于客气的。
真要那样干的话,说实话...只怕啥球工作都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