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冷青云带回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消息。

“大人,据可靠消息,九门提督府中的主簿梁怀明,最近私下与一名西域商人来往密切。这名商人多次出入提督府后院,似乎与梁怀明在密谈什么。”

“西域商人?”宋慈眉头微蹙,“西域的火药术最为精湛,梁怀明与他们往来,莫非是在为北地盟购买兵器?”

冷青云点头:“确有可能。属下还发现,这名西域商人化名‘哈桑’,但身份来历十分模糊,似乎没有正式的通关文牒。”

柳影恰在此时归来,她补充道:“更有趣的是,这位‘哈桑’商人,昨晚曾与京中另一股势力会面。他们似乎约定,三日后在‘龙泉茶庄’交易。”

“龙泉茶庄?”宋慈心中一动,“那是京城南郊的私人会馆,隐蔽而安静,确实是做交易的好地方。”

龙泉茶庄的秘密

为探明真相,宋慈亲自带队,决定布下天罗地网。他指示冷青云与柳影分别扮作茶庄的仆人和送货商,提前潜伏;而他自已,则扮作一名富商,带着一群“随从”前往茶庄包下了一间厢房。

三日后,“哈桑”果然如约而至。他并未察觉宋慈等人设下的埋伏,而是带着一批木箱,与梁怀明和另一名神秘人会面。

“这些箱子里是上好的火药。”哈桑得意地说道,“只要价钱合适,其他西域的货物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

“很好。”梁怀明低声道,“但我们要确保这些东西不会被城守府发现。”

“放心,我与提督大人早有协议,他会亲自掩护这批货物。”梁怀明身旁的神秘人说道。

宋慈听到这里,心中一惊。九门提督府的高层果然与北地盟有所勾连,而这位提督大人,竟然牵涉其中!

他向冷青云打了个手势,示意立即行动。

瓮中捉鳖

捕快们瞬间从四面八方冲出,将梁怀明、哈桑以及其他随从团团围住。

“梁主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宋慈负手而立,冷冷问道。

梁怀明脸色煞白,但仍然试图辩解:“宋大人,我……我只是在替提督大人处理些公事!”

“公事?”宋慈冷笑,“火药交易也算公事?若我猜得不错,这批火药正是北地盟谋逆的重要武器。”

哈桑见势不妙,企图掏出怀中的火折子引爆木箱,却被柳影一箭射中手腕,火折子坠地。宋慈上前踢开木箱,果然发现里面装满了火药和引信。

更深的阴谋

押解梁怀明和哈桑的路上,宋慈突感不安。他翻查木箱,意外发现了一封隐藏的密信。密信中提到,“北地盟的真正目标并非京城,而是一座位于东南的兵器库。”

宋慈将密信交给柳影,语气严肃:“看来,我们的敌人比想象中更狡猾。北地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们真正的目标,或许在京城之外。”

冷青云问道:“大人,难道我们要放弃九门提督府的调查,直接前往东南?”

宋慈摇头:“不能轻举妄动。东南兵器库至关重要,但若不拔出九门提督府这根毒刺,敌人迟早会卷土重来。”

柳影点头:“大人高见,那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

宋慈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敌人以为我们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北地盟上,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冷青云,你继续监视九门提督府;柳影,你负责查清密信中提到的兵器库位置。我们要在敌人发动前,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

东南风起·谜局初现

宋慈没有片刻耽搁,立即召集冷青云和柳影,布置下一步的计划。经过连夜的分析,他已然明白,东南兵器库的阴谋不仅关乎朝廷的安危,更可能与九门提督府和北地盟的幕后指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九门提督府的暗影

冷青云奉命继续盯住九门提督府。他化名为一名账房先生,巧妙地进入了提督府中,伺机搜寻证据。三日后,他发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线索。

“宋大人,”冷青云低声道,“提督府内藏有一座地下密室,入口伪装成后花园的一口枯井。属下夜探密室,发现里面存放着不少书信和暗器。其中一封书信提到‘三江会盟’,似乎是某个重大计划的代号。”

“三江会盟?”宋慈眉头一皱,“北地盟是起事的先锋,而九门提督府提供掩护。他们的真正计划会不会是要在三江地区汇合更多反叛势力,共同起兵?”

“属下也有此疑虑。更重要的是,那封书信提到一个名字:梁敬侯。”冷青云的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他似乎是这场计划的核心人物。”

宋慈若有所思:“梁敬侯……朝中并无此人,想必是化名。我们必须进一步查明他的身份。”

柳影的东南探秘

与此同时,柳影也传来了她的消息。她在密信中提到的地点附近徘徊多日,终于发现东南兵器库的一些蛛丝马迹。这座兵器库的确隐秘,位于群山之间,外表伪装成一座废弃的盐场。

“大人,这兵器库果然被北地盟的人盯上了。”柳影说道,“我发现一批南洋来的火枪已经被偷偷运进山中,他们显然正在筹备大规模行动。”

“南洋火枪?”宋慈眼神一冷,“看来他们不仅勾结西域商人,还联合了南洋势力。这是一场更加复杂的局。”

“更糟的是,”柳影补充道,“这批火枪的护送者中,有一人看似普通,却身手不凡,疑似暗器高手。他还在盐场外围设置了许多陷阱,防止有人靠近。”

宋慈点了点头,迅速制定了一套分步计划:“柳影,你继续在东南潜伏,盯住这批火枪的去向。冷青云,我们要把九门提督府的证据整理好,然后找机会将其呈交圣上。”

棋局再动:围堵与试探

就在计划推进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了。

京中传来消息,九门提督府的主簿梁怀明竟在狱中暴毙。据守卫报告,他是在晚间服毒自尽,但宋慈隐隐觉得,这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梁怀明是个狡猾的人,他会这么轻易认罪而死?”宋慈喃喃自语,“或许,这是对方灭口的手段。”

柳影则通过东南的探查发现,那名暗器高手的身份似乎与九门提督府有关。他曾在多次交易中提到“梁大人”这个称呼,这与梁怀明的名字不谋而合。

“梁怀明已经死了,”柳影在密信中写道,“但有趣的是,这名暗器高手提到的‘梁大人’似乎并非他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身份的代号。”

“梁大人”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势力。宋慈意识到,自已可能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挑战:对手不仅仅是北地盟,更是一个跨越东西南北的庞大叛乱网络。

临危受命

为了让朝廷重视此事,宋慈主动向圣上请命,调兵前往东南平乱。然而圣上深知东南问题的复杂,派出另一位钦差大臣与宋慈共同负责此事。这位钦差正是曾在边疆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铁面侯”林仲威。

林仲威年过五旬,性格刚直,善用兵法,与宋慈曾有过一面之缘。此次再次合作,两人对叛军的剿灭计划有了初步共识:先破东南兵器库,再清九门提督府的余党,逐步瓦解三江会盟的力量。

但就在他们整装待发时,朝中却传来另一个消息:朝廷内部有人私通九门提督府,这位高官竟然是……

内奸现身·危机四伏

密报传至宋慈的案头时,他正与林仲威商议下一步行动。信中详细记载了朝廷某位权臣与九门提督府的密切来往,甚至还透露,这人背后或许就是“梁大人”的真正身份。

宋慈缓缓展开密报,眉头渐渐蹙紧,随后沉声道:“竟然是……礼部侍郎张承炳。”

林仲威闻言,脸色一沉:“张承炳?他位高权重,负责南北贡品的流通,如果他勾结叛党,这局势只会更加复杂。”

“这也解释了为何九门提督府的兵器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东南。”宋慈一字一句地分析,“张承炳作为礼部侍郎,表面上掌管礼仪,实际上却是京城与地方往来的重要枢纽。他若是内奸,三江会盟的计划恐怕已经部署得极为周密。”

林仲威点头:“我们必须将他绳之以法,但也要万分小心。张承炳深谙权谋之术,贸然行动可能打草惊蛇。”

宋慈思忖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可以布一个局,让他自投罗网。”

诱蛇出洞

宋慈决定以“南洋火枪”为引,设下一个圈套。他向圣上请求了一道密旨,宣布将在东南进行一次大规模兵器清查,而此次行动的“负责人”将由林仲威公开担任,实则暗中由宋慈负责布局。

与此同时,宋慈暗中散布消息,称清查行动的目标是追查一批被截获的“关键证物”。消息很快传到了张承炳耳中。果不其然,他派人秘密接触九门提督府,试图提前销毁证据。

“张承炳已经动了,”冷青云带着线报赶来汇报,“他派心腹从九门提督府取走了一批书信和账册,今晚会送到他在城外的一座别院中。”

宋慈目光一亮:“别院?正是动手的好机会。”

别院之夜·真相浮现

当天深夜,宋慈带领一队精锐悄然包围了张承炳的别院。别院四周戒备森严,但冷青云早已潜入其中,伺机而动。

半夜时分,一队马车悄然驶入别院。车上载着密密麻麻的箱子,显然正是张承炳急于销毁的证据。就在这时,别院大门突然被撞开,林仲威带兵冲入,喝道:“张承炳,证据确凿,束手就擒!”

张承炳慌乱中试图点火烧毁箱子,但早有准备的宋慈迅速扑灭火焰。他冷冷地说道:“张大人,这些书信与账册足以证明你与九门提督府勾结谋反,还要狡辩吗?”

张承炳脸色惨白,却仍试图辩解:“宋大人,这……这是诬陷!你有什么证据说我谋反?”

宋慈淡然一笑,从箱子中抽出一封书信,高声念道:“‘梁大人计议甚妙,九门提督府必成三江会盟之要冲。火枪一到,东南必定大乱。’张大人,这封信上的印章可是你的!”

张承炳彻底瘫坐在地,喃喃道:“梁大人……不是我,我只是个……传话人……”

“哦?”宋慈冷声问道,“那梁大人究竟是谁?”

张承炳迟疑片刻,忽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宋慈,你以为抓了我就能阻止三江会盟?你们永远不知道,真正的梁大人是谁!”话音未落,他猛地一仰头,咬破了口中的毒囊。

宋慈大喝一声:“拦住他!”但为时已晚,张承炳当场毒发身亡。

更大的阴谋

虽然张承炳伏法,但他的死并未结束这场风波。随着箱子中的书信被逐一整理,宋慈发现了一条更令人震惊的线索。

书信中提到,“梁大人”并非单指一人,而是一个代号,用来指挥整个三江会盟的核心领导层。每一代“梁大人”都有不同的身份,而张承炳不过是其中之一。

更让人心惊的是,书信还提到一个具体的日期:中秋之夜。那一天,三江会盟将在南昌城外的一座废弃古庙中汇合,并计划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动。

宋慈意识到,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出发南昌·生死一线

宋慈与林仲威马不停蹄地带兵前往南昌。一路上,他们不仅要提防三江会盟的伏击,还要秘密安排人手潜入古庙,伺机打探情报。

柳影此时也传来消息:三江会盟的真正目标可能不仅是兵器库,而是企图在中秋之夜攻占南昌城。南昌是东南的门户,一旦失守,整个东南地区将陷入混乱。

“大人,三江会盟内部似乎还有一位极其神秘的指挥者。他被称为‘无影’,行踪诡秘,甚至连内部成员也不知他的真容。”柳影在信中写道。

宋慈握紧拳头,心中暗道:“无影……梁大人……三江会盟。无论你们隐藏得多深,我定要将你们一网打尽。”

南昌前夜·危机四伏

南昌城外,秋意深沉,云层低垂,似乎预示着一场风雨即将到来。

宋慈一行人秘密驻扎在南昌城东的一片树林中。为了不惊动敌人,他们采取分散行动,由柳影带领的密探小队负责刺探情报,而林仲威则负责布防,以确保大军能在关键时刻封锁三江会盟的退路。

当晚,柳影传回了一份紧急情报——废弃古庙周围已经聚集了大量可疑人员,他们多穿着商贩或挑夫的衣饰,但举止间却透出一股不寻常的戒备。

“这些人表面上伪装成普通百姓,但他们身上暗藏兵器。”柳影低声说道,“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已经出现,他自称‘左护法’,似乎是三江会盟的核心之一。”

“左护法……”宋慈喃喃重复这个名字,目光如炬。“很好,我们就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

计中计·掀开面纱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宋慈决定先行潜入废弃古庙,探明三江会盟的真实布置。同行的只有冷青云和柳影。

三人化装成赶路的药贩,背着沉重的药篓,在夜色掩护下缓缓靠近古庙。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三江会盟的巡逻,最终在一棵老槐树下停住脚步。

“前方三十步,有三人暗哨,”冷青云低声说道,“西南角隐约有火光,可能是他们临时搭建的营地。”

柳影随即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机关弩,用极其精准的手法将三支带有麻醉剂的弩箭射向暗哨。片刻后,三人无声无息地倒下。

宋慈示意二人继续前行。很快,他们找到了古庙的后门,并通过一道隐秘的小窗潜入内部。

暗流涌动·梁大人真容

古庙内,烛火通明,一群身穿青衣的三江会盟成员正聚集在大厅中。为首的一人正是柳影提到的“左护法”。他面容冷峻,手持一柄描金折扇,正低声向众人布置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