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沉思片刻:“这件事必须小心翼翼,我们先记下石门上的符文纹路,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再做决定。”

两人迅速记录下符文的细节,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来路返回。当他们走出暗道时,赵兰正站在阵法内,警觉地注视着四周。

“宋大人,你们回来了。”赵兰松了一口气,“暗道中有什么发现?”

宋慈将暗道尽头的石门告诉了她,并展示记录下的符文。赵兰仔细看了一会儿,目光变得更加凝重:“这些符文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之前见过的任何阵法,它们一定藏着某种难以想象的秘密。”

宋慈点头:“所以,我们必须谨慎。下一步,我们需要回到大理寺,查清灵符谷和这些符文的关系。”

赵兰与柳伯都表示同意,而宋慈的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安。他总觉得,这一切不过是更大阴谋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黑暗,仍在更深处等待他们。

隐秘的追踪

三人迅速离开灵符谷,返回驿站暂作休整。然而宋慈的心情却丝毫没有因为暂时脱离危险而放松。他伏案细细描绘暗道石门上的符文,脑中快速思索这些魇文的深意。

赵兰站在窗边,看着天边翻涌的乌云,低声说道:“宋大人,这件事若牵涉魇文与镇魂之祭,恐怕不仅仅是一个灵符谷的问题。如此强大的禁术,不可能毫无缘由地出现。”

“你说得对。”宋慈放下笔,语气凝重,“如果灵符谷的符阵只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那我们接下来面对的,很可能是一张精心布局的网。”

柳伯坐在一旁,沉声道:“宋大人,你觉得我们是否已经被某人盯上了?这灵符谷的怪异事件,会不会是某种刻意安排的试探?”

宋慈点了点头,目光锐利:“从发现第一个村民失踪的线索开始,这件事的发展就太过巧合。每一个细节都像是引导我们走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尤其是那块石板,它出现得如此‘及时’。”

赵兰听后眉头紧锁:“宋大人,难道我们一路以来都在别人的算计之中?”

“很有可能。”宋慈缓缓起身,“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既然那扇石门需要钥匙,我们就从钥匙入手,看看能否逆转这场棋局。”

柳伯点头道:“宋大人英明。那钥匙若果真存在,一定藏在灵符谷附近,或者与那些被害者有关。”

宋慈沉吟片刻:“那些失踪的村民,或许才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我们需要重新调查,尤其是他们的生前轨迹以及与灵符谷的关系。”

赵兰立刻明白:“宋大人,我去查村里的档案和供词,看能否发现什么新的线索。”

柳伯则自告奋勇:“我负责探查灵符谷附近的山林,那里或许隐藏着其他未被发现的线索。”

宋慈点头安排:“你们都要小心,务必保持联络。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立刻撤离,不要硬碰硬。”

三人迅速分头行动。

赵兰的发现

赵兰独自来到村中,找到村里的年长者询问那些失踪村民的生前行踪。她很快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所有失踪者在消失之前,都曾进入过灵符谷附近的一片林地。

“那片林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赵兰问一位村中长者。

长者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压低声音说道:“那林子叫‘夜禁林’,是村里的禁地。几百年前,据说那里埋着许多不该存在的东西。”

“什么东西?”赵兰追问。

“没人知道。”长者摇头,“但据说,凡是擅入夜禁林的人,都会被诅咒。”

赵兰眉头微皱,随即将这条线索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向宋慈汇报。

柳伯的遭遇

柳伯独自在灵符谷外围的山林中搜寻。他的直觉告诉他,那石门的钥匙很可能就藏在这片荒凉的山林深处。

天色渐渐暗下来,林中的风声愈发凄厉。柳伯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像是有人在低声呜咽。他警觉地靠近,发现一个身影正跪在一块破旧的祭坛前,口中念念有词。

柳伯屏息静气,悄悄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他注意到,那人似乎是在进行某种祭祀。祭坛上放着一个奇怪的物品,看起来像是一只雕刻着复杂纹路的手掌。

“那是……”柳伯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极可能就是打开石门的钥匙。

正当他准备上前抢夺时,跪拜之人忽然转头,露出一张苍白得毫无血色的脸。他的眼睛空洞无神,嘴角诡异地扬起一个弧度,发出一声刺耳的笑声。

“你来了……也是献祭的一部分……”那人低声说道,随即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向柳伯。

柳伯立即拔剑,剑气划过空气,直劈对方。然而,那人竟在剑气击中前化作一团黑雾,迅速消散在空气中。祭坛上的物品却还留在那里,散发出幽幽的光芒。

柳伯不敢大意,快步上前将那物品取下,却发现它冰冷刺骨,仿佛握住了一块从地狱深处取出的寒冰。

“果然是钥匙。”柳伯冷静地将物品收好,迅速离开这片诡异的山林。

宋慈的推断

赵兰和柳伯先后返回驿站,将各自的发现汇报给宋慈。听完二人的叙述,宋慈的脸色越发凝重。

“夜禁林、祭坛、这把钥匙……”宋慈将这些线索逐一整理,得出结论,“有人在故意引导我们接近真相,但同时又在利用这些禁忌之物制造恐惧和混乱。”

赵兰疑惑道:“宋大人,这种做法是想掩盖什么,还是想达成某种目的?”

宋慈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符文拓印,冷冷说道:“可能两者皆有。对方既不希望我们轻易找到真相,又想通过操控这些禁忌力量达成自已的野心。”

柳伯问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宋慈的目光落在柳伯带回的钥匙上:“无论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必须打开石门,彻底弄清灵符谷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将暗中的敌人逼出来。”

赵兰和柳伯对视一眼,同时点头:“遵命!”

三人再次整装待发,向灵符谷的暗道深处迈去。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石门后的秘密,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更大威胁。

石门之后的深渊

夜幕低垂,灵符谷的空气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巨掌压得沉重。宋慈、赵兰和柳伯携带着柳伯找到的钥匙,再次回到了那道刻满魇文的石门前。

钥匙是一只雕刻着复杂纹路的掌形石块,放在手中冰冷刺骨。宋慈细细观察着石门上的符文和锁眼,将钥匙对准嵌入的位置,却发现手心处隐隐传来一阵刺痛。

“宋大人,小心些!”赵兰提醒。

宋慈点了点头,将钥匙缓缓插入石门的锁孔。一阵低沉的轰鸣声随即从石门内部传出,仿佛深海中的巨兽在苏醒。

咔嚓——

石门缓缓开启,一股寒气夹杂着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石门之后,是一条狭窄的石梯,向下延伸至无尽的黑暗中。

柳伯皱眉道:“这里……像是通往地下的墓穴。”

宋慈打量了一下周围,确认石门没有陷阱,才说道:“既然已经到这里,就没有退路了。走吧。”

三人点燃火折子,迈步进入石梯之中。

石梯之下的异象

石梯蜿蜒曲折,仿佛没有尽头,脚下的石阶每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回响,像是被黑暗吞噬。随着他们逐渐深入,周围的空气越发潮湿,墙壁上竟然开始渗出黑红色的液体。

赵兰蹲下,用布条蘸了一点液体,放在鼻下嗅了嗅,面色顿时一变:“是血……带着腐败的味道。”

宋慈蹙眉道:“这些血不是自然渗出的,应该是某种仪式的痕迹。继续前进,小心四周。”

走了不知多久,三人终于来到一片开阔的地下大厅。火光照亮四周,发现这是一处巨大的祭祀场。中央是一座高台,高台上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口向外倾斜,隐约可见黑红色的液体从中流出,汇聚成地下河般的溪流,流向远处的黑暗。

赵兰轻声道:“这地方似乎是某种祭坛,但它的规模……比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地方都要大。”

柳伯走近青铜鼎,眉头紧锁:“这些血迹……从鼎里流出来的,应该不是自然形成的。这里到底死了多少人?”

宋慈的目光落在祭坛四周的墙壁上,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与石门上的符文一脉相承。他拿出拓印纸比对,惊觉这些符文似乎在记录一段隐秘的历史。

“这不是普通的祭坛,”宋慈低声道,“这是一座通灵之地,用来连接生与死的界限。”

赵兰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大人,难道这是为了召唤什么东西?”

宋慈点点头,声音沉重:“召唤,或者封印……但无论是哪种,都说明这里的存在是极为危险的。”

黑暗中的异动

正当三人仔细勘察时,地下大厅的空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一阵低沉的风声从四周响起。

“谁?”柳伯警觉地抽出长剑,眼神如鹰般扫视四周。

火光晃动中,一个身影从黑暗中缓缓走出。那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身披破旧的黑色斗篷,双眼深陷,仿佛死水一般毫无生气。他的手中握着一根雕刻着符文的拐杖,低沉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你们不该来这里……”

赵兰厉声问道:“你是谁?”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奇怪纹路的脸。他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这里是生与死的交界,擅入者,终将成为祭品。”

话音刚落,四周的墙壁突然开始震动,符文发出刺目的红光。青铜鼎中的血液猛地翻涌,化作一道道血色的流光,冲向大厅的四角。

宋慈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喝道:“小心,这里可能有阵法!”

果然,那些流光在墙壁上盘旋片刻后,凝聚成四具高大的血色傀儡。它们形态各异,眼中燃烧着猩红的光芒,仿佛活物般向三人逼近。

柳伯毫不犹豫地冲上前,与其中一具傀儡交手。他的剑气迅猛,但每一剑斩在傀儡身上,只能激起一片血雾,根本无法伤及根本。

赵兰迅速拉弓射出数箭,但箭矢在接触傀儡的瞬间竟被血雾吞噬,毫无作用。

宋慈冷静观察片刻,发现傀儡的行动似乎受到墙壁上符文的影响。他立刻喝道:“攻击那些符文!它们是傀儡的力量来源!”

赵兰闻言,迅速调整方向,一箭射向墙壁上的红光。只听“砰”地一声,一片符文被摧毁,那具血色傀儡的动作立刻迟滞下来。

柳伯抓住机会,猛地挥剑斩断傀儡的手臂。然而,就在这时,老人突然举起拐杖,低声念诵起一串晦涩难懂的咒语。血色傀儡的动作瞬间恢复,力量更是增强了数倍。

“糟了!”柳伯心头一震,“这老头是操控它们的核心!”

宋慈眼神一凛:“我来对付他,你们继续破坏符文!”

说罢,他拔出腰间的短剑,径直冲向老人。老人挥动拐杖,试图用符文力量阻止宋慈,但宋慈的剑法快如闪电,带着一股无形的正气,将袭来的血雾一一击散。

“你……竟然能破开这些力量?”老人难以置信地看着宋慈,神色首次显露出一丝慌乱。

宋慈冷冷说道:“正邪不两立,你的邪术再强,也敌不过天理正道!”

趁老人分神之际,赵兰和柳伯合力摧毁了剩下的符文。随着最后一片红光熄灭,那些血色傀儡如同失去支撑的雕像,轰然倒地化作一滩血水。

老人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身体竟在顷刻间化作一团黑烟消失。

谜团加深

大战过后,三人满身疲惫,却不敢停下休息。他们环顾四周,发现随着符文的破坏,祭坛也变得暗淡无光。

柳伯长叹一口气:“总算解决了。”

赵兰却皱着眉头,低声道:“大人,这个老人究竟是什么人?还有这里的祭坛,难道仅仅是为了制造这些傀儡?”

宋慈摇了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这里的一切,似乎只是更大阴谋的冰山一角。”

他走到祭坛前,发现青铜鼎底部刻着一行小字。借着火光,他读出了那行文字——

“血祭未尽,天启将至。”

宋慈的眼神沉了下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幕后主使。否则,大宋或许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背后的推手

回到地面时,夜已深沉,灵符谷四周寂静得如同死域。宋慈、赵兰与柳伯三人虽解决了祭坛中的险象,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笼罩着未解的谜团。

赵兰望着月光下显得阴森的谷地,忍不住问道:“大人,那句‘血祭未尽,天启将至’,究竟意味着什么?”

宋慈负手而立,深吸一口气:“如果我们推测无误,这个祭坛不仅是一个封印之地,也是一个危险的通灵节点。所谓‘血祭’,恐怕并不局限于这一个地点,背后可能存在更为庞大的阴谋。”

柳伯点头道:“那名操控傀儡的老人,他的力量来源显然与祭坛有关。能驱使这样可怖的血傀,说明这背后有一股极为邪恶的力量在操控一切。”

宋慈的目光微微一凝:“而这力量,显然不仅仅是为了那些血傀。他们在追求更大的目标,甚至可能和朝廷目前发现的诡异案件都有联系。”

赵兰闻言眉头紧锁:“我们接下来的方向是——”

宋慈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从头到尾,这起事件的源头都指向一个关键点——灵符谷里那些莫名失踪的人口,以及这里长久以来被封存的秘密。我们需要查清楚那些被祭坛‘血祭’的生灵是谁,他们的消失是否和地方官府有关。”

调查的转折

翌日,三人离开灵符谷,回到镇上进行秘密调查。宋慈一早便召集镇上的官吏和百姓,对过去十年间的失踪人口进行了详细盘问和统计。

一个惊人的发现浮现眼前——

镇上每隔三年,都会有数十人莫名消失。这些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他们的身份有一个共同点:多为孤儿、鳏寡之人,或者生活贫苦、无人问津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