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成功登上皇位,号称太祖皇帝。登基那天,天空晴朗,一丝风也没有,气氛显得格外庄重。众臣纷纷前来拜贺,仪式结束后,朱温将天复四年改为开平元年,宣布大赦天下,定国号为大梁。随后,他降下旨意,封昭宗为济阴王,让他前往指定的地方居住,并且规定,没有皇帝宣唤,济阴王不许入朝。同时,朱温还对大臣们进行了封赏,封张文蔚、杨涉为平章事,封苏循、薜贻矩为左右仆射,封王彦章为马步禁军都元帅,王彦竜为保驾上将军,巢将尚让、齐克让等人都被封为节度使。
李英见自已的功劳不小,却没有得到更高的职位,便向朱温进言说:“臣为陛下夺取天下立下大功,与其他人不同,陛下为何不给我升职呢?”朱温听后,勃然大怒,骂道:“你这个逆贼,竟敢还提此事!朕想想,昭宗皇帝有什么亏待你的地方?你在朝廷里卖官鬻爵,只为了让自已的妻儿享受荣华富贵,唐朝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才会走向灭亡。如果留你在朝廷,其他大臣都效仿你,那国家还怎么治理?”说罢,朱温喝令武士将李英推出斩首。有诗为证:“害人人害祸先招,祸福灾殃却怎逃。只想百年人富贵,岂知今日中钢刀。”
到了开平二年春正月,济阴王的命运走到了尽头。梁王朱温派遣王彦竜前往,将济阴王缢杀,之后追谥他为唐哀皇帝。
与此同时,有人将朱温弑杀昭宗、自立为帝,还在积极训练军队准备出征的消息,传到了太原的李晋王那里。李晋王听后,悲痛万分,整日痛哭不已。随后,他命令百官身着孝服,面向北方进行哭祭,以悼念昭宗皇帝。
第二天,有人前来禀报,说有一队千余人的人马,全部打着红旗,穿着红袍,骑着赤马,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李晋王亲自出营查看,原来是潞州王李杰。李杰见到李晋王,伏地痛哭,详细地讲述了昭宗被弑、朱温篡位的经过,还说:“皇兄您的番汉人马有四十多万,如此雄壮,为何还按兵不动呢?我特意领兵前来,希望能助您一臂之力,共同为昭宗报仇。”李晋王感慨地说:“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存孝去世后,我身边没有得力的人可用。既然侄儿有此志向,我马上发檄文通报各道,召集王子王孙,让他们都起兵前来助战。”李杰听后,十分高兴。
当天,李晋王便召集各位将领,商议起兵之事。此时,岳彦真、赫连铎以及各镇节度使,还有文武官员们,整齐列队,每个人都怀着报仇雪恨的决心,渴望恢复唐朝的荣光。他们率领着四十多万大军,离开并州,一路直奔宝鸡山,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天下的王子们纷纷响应,起兵勤王。当时,河南王李善、青州王李毕、苏州王李演、四川王李辅、江夏王李逊、胶州王李汉、云南王李弘等,唐室宗亲的兵力有多有少。关外二十七镇诸侯也一同起兵,总共汇聚了九十四万人马,对外号称一百万,名将有八百四十员,还有虚号一千员。文官武将们纷纷投奔到宝鸡山,各自安营下寨,营地连绵三百多里。
李晋王宰牛杀马,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宗室成员。众人相互施礼后,按照爵位高低和年龄大小,分两列依次就座,开始商议进兵的策略。潞州王李杰说道:“如今我们举兵讨伐逆贼,是为了给君主报仇,大家都要听从晋王的指挥,不要以强凌弱,也不要倚多欺少,一定要齐心协力,尽到臣子的本分。”众人纷纷表示:“一切听从命令。”李晋王接着问道:“谁愿意担任前部先锋?”二太保李嗣昭站出来说:“儿臣虽然不才,但愿意担任前部先锋。”李晋王同意了他的请求。
李嗣昭领兵直奔宝鸡山,同时发布了檄文:“唐晋王向唐诸宗室、诸侯王、二十七镇节度使、诸大臣百官百姓宣告。朱全忠原本是盐徒出身,后来聚众叛乱,走投无路时才来归降。我先帝念他如亲生儿子一般,即使他像偷食的鱼一样乞求活命,先帝不仅赦免了他的死罪,还赐予他官职,对他的恩德可谓深厚,情义也不淡薄。可如今朱全忠却不忠不义,心怀不轨,劫持天子迁都大梁,还篡夺了皇位。他这个匹夫的无道行径,已经达到了极点。弑君的逆贼,人人都应诛杀。我如今率领诸侯大军百万,战将千员,所到之处,愿意望风投降的,我们接纳;助纣为虐的,绝不姑息,必将斩杀。特此檄文通告,希望大家都能知晓。”
此时,把守关隘的将领们,严密防守,同时派遣流星马火速前往皇城告急。梁帝自从即位后,每天都饮酒作乐,常常到深夜才散去。当天,他接到告急文书后,大吃一惊,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如今李克用聚集了各镇王子的人马,直逼关前,想要为昭宗报仇,各位将领有什么拒敌的良策?”王彦章应声而出,说道:“臣愿意领兵前去破敌。”梁帝听后大喜,加封王彦章为天下兵马正征讨,调拨马步军十万,让他和世子朱友珪星夜兼程,前往迎敌。丽泉有诗写道:“梁晋交兵二百场,残唐五代动刀枪。打虎将军太原死,今日才兴王彦章。”
李晋王在宝鸡山扎营后,远远望见王彦章率领的十万精兵,已经排成阵势。李晋王见对方军容严整,心中不免骇然,一时不敢让太保出战。他转头对河南王李善和步将郑绩说:“早就听闻你们河南有猛将,为何不出去与彦章一战?”郑绩欣然领命,绰起长枪,飞身上马,直出阵前。
王彦章横枪立马,站在门旗下,他的模样就像灵官下凡,威风凛凛。看他的装束:头戴一顶经过千锤百炼打造的紫金盔,前有抹额,后有扇肩,双凤翅装饰,叉缨尖锐,能抵御刀斧槌鞭,缨带如烈火般飘动;身穿一件由王母褶样式、玉女所穿款式改良而来的大红袍,上面绣着獬豸图案,颜色鲜艳,盘着蛟龙,绣着彩凤,是由蚕丝纺织、嫦娥织就的十段锦,犹如猩猩血染就;身披一副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黄金甲,经过神火炼制,镶嵌着玉钻,能损坏枪头、箭杆,使斧口、刀剑受损,是随身护体的宝物;腰间束着一条狮蛮带,里面装饰精美,外面镶嵌着八宝,由七丝攒成,玲珑钉和玛瑙镶嵌其中,红扇黄带,光芒四射;右手边挂着一条竹节虎眼鞭,寒飕飕的,是火将和诸侯的随身之物,千军万马见了都害怕,拿在手中连鬼神都担忧;左手边挂着一把锟铻剑,亮闪闪的,像雪一样洁白,三尺长,四指宽,装在沙鱼鞘中,常常沾染鲜血,削铁如泥;飞鱼袋中插着一张宝雕弓,由龙甲梢和虎筋弦制成,画面是黄花;走兽壶里插着几根连珠箭,金线豆装饰,能倒马伤军;手中握着一条浑铁枪,由金串杆制成,一丈八长,是宾州铁打造,锋芒毕露,红缨舞动如蛇吐舌,犹如怪蟒出钱塘,能穿透衣袍,令人透心凉,是追魂取命的利器;胯下骑着一匹赤兔胭脂马,两耳尖尖,四蹄圆润,能攀登峻岭,行走高山,日行千里,犹如火龙从九重天上飞下。逸狂也有诗称赞道:“大将威风手段高,金盔金甲大红袍。等闲不敢抬头觑,带马连人似血交。”
郑绩拍马冲向王彦章,王彦章大喝一声,纵马相迎。两人交战不到三个回合,王彦章手起枪落,一枪刺中郑绩,郑绩当场死于阵前。李晋王见状,大惊失色,说道:“真是一员勇将啊!”
李嗣昭见状,上马持矛,冲到阵前,大骂王彦章:“我今天一定要杀了你!”王彦章并不答话,两人交马只一合,王彦章便一枪将李嗣昭挑下马去。李存直见状,请求出战,李晋王同意了。李存直拍马而出,与王彦章交战。战了几个回合后,李存直拨马便走,王彦章纵马赶上,一鞭挥去,将李存直的头打得粉碎。王彦章趁势砍杀了许多士兵,才回营去了。
李晋王见接连折损了两员太保,心中十分忧闷。当天傍晚,第二天一早,王彦章的弟弟王彦竜,披挂整齐,绰枪上马,领兵到阵前挑战。李晋王问谁愿意出战,太保存龙、存虎、存海、存豹、存江、存受六将闪出,叩头说道:“儿臣六将愿意出战。”李晋王同意了。六将出营布阵,问来将何人,王彦竜答道:“你们可认得我是保驾大将军王彦竜?”李存龙持矛大叫:“逆贼休走,谁认识你!”便与王彦竜战在一起。各路诸侯在一旁纷纷助威。
李存虎见李存龙的枪法渐渐散乱,而王彦竜却越战越勇,精神抖擞,便抡刀跃马而出,加入战斗。王彦竜见状,舍弃李存龙,转而与李存虎交战。后面李存海等四将也一拥而上,围住王彦竜。然而,没过几个回合,王彦竜便用枪刺中了这六将,众军见状,纷纷四散奔逃,王彦竜这才勒马回营。
没过多久,王彦章又来挑战。此时李晋王心惊胆战,回头问众将:“谁敢再去迎战?”阵中一员将领纵马挺枪而出,众人一看,原来是同台节度使岳彦真。两骑相交,战不到五个回合,岳彦真便被王彦章一枪刺于马下。岳彦真的儿子存训见父亲被杀,抡刀跃马,想要为父报仇。两人交战几个回合后,存训被王彦章一鞭打死在马下。王彦章在阵中横冲直撞,左突右杀,无人能敌。背后青州王李毕、苏州王李演、四川王李辅、江夏王李逊等人一起上前合战,王彦章这才退去。这一战,四处的军队都损失惨重,只好后退三十里下寨。众王子和节度使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破敌之策。
正在大家忧心忡忡之际,小校前来禀报,说王彦章又来挑战。刘知远披挂上马,绰起安汉刀,出阵迎战王彦章。两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后,王彦章大怒,取出鞭子,大喝一声:“看鞭!”刘知远措手不及,被一鞭击中,打得抱鞍吐血,狼狈而逃。
在大寨中,李晋王升帐,流星马前来禀报刘知远大败的消息,李晋王大惊失色,说道:“没想到知远竟然败在彦章之手,大家快商议对策。”潞州王李杰说:“前日进兵,已经损了许多将士,今天刘知远又败在这个水手贼之手,我们的锐气大挫。”诸侯们听了,都默不作声。
正在商议间,探子来报,王彦章率领铁骑,直接来到寨前大骂挑战。李晋王感慨道:“我们这么多军队,竟然敌不过一个王彦章,这样下去,怎么能消灭朱温呢?”话还没说完,郓州的赫连铎站出来说:“我愿意前往迎战。”李晋王大喜,便让赫连铎出马。没过多久,就传来消息,赫连铎与王彦章交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被王彦章斩杀。众王子大惊失色。
河南王李善说:“我手下的上将乐荣可以斩杀彦章。”李晋王急忙下令将乐荣唤来,乐荣应声而出,手提大斧。然而,去了没多久,就有飞马传来消息,乐荣又被王彦章斩杀。众王见状,都大惊失色。
李晋王感叹道:“可惜我的存孝已经死了,如果他还在,哪里会让王彦章如此嚣张!你们这么多王子和将士,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迎战王彦章吗?”众人听了,都无言以对。李晋王说罢,痛哭了一场。